搜索
陈泽辉的头像

陈泽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03
分享

唐鸿胪井碑

鸿胪卿受玄宗遣,千里迢迢赴辽东,

“渤海郡王”唐官号,封与靺鞨大祚荣。

(陈泽辉《唐封渤海郡王》)

唐开元一年(713年),唐玄宗遣鸿胪卿崔訢,从长安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都城位于今吉林省敦化,唐称靺鞨为靺羯)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714年,崔訢到达靺鞨都城,宣读诏书。崔訢完成使命后,于714年夏,原路返回长安。

崔訢途经都里镇(今辽宁旅顺)时,为纪念此次册封盛事,于当地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并于井旁立一高1.8米、宽3米、重逾9吨、单体十多立方米的的驼形刻石——“唐鸿胪井碑”(也称“唐鸿胪井刻石”、“中华唐鸿胪井刻石”)。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注:《后唐书》载唐朝出使靺鞨的使者名为“崔訢”),忻(注:“忻”字为开凿之意)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此为渤海归入大唐版图的历史见证。

重逾九吨唐石碑,开元二年崔訢立。

为纪册封渤海王,凿井刻石于都里。

(陈泽辉《凿井刻石纪册封》)

1895年,清朝将领刘含芳修建四柱石亭(“唐碑亭”)护卫刻石,并于崔訢题刻左侧加刻小字:“此石在金州旅顺海口黄金山阴,其大如驼。唐开元二年至今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光绪乙未年冬前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贵池刘含芳作石亭覆之并记。”

旅顺都里黄金山,鸿胪井碑自唐传。

四柱石亭清末立,碑亭被掠不得安。

(陈泽辉《鸿胪井碑遭日窃》)

日俄战争(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后,日本派人于1905年来旅顺考察此刻石,次年写出调查报告,认为此刻石是辽东一块稀有的唐代石碑。日军后来将此刻石与碑亭运至日本东京。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军大臣斋藤实以日俄战争“战利品”的名义将刻石与碑亭献给日本宫。1911年,日本驻旅顺海军中将富冈定恭,在刻石遗址上建立搬移中国文物的“记功碑”,即今位于旅顺黄金山的“鸿胪井之遗迹”碑。此碑文把唐鸿胪卿“崔訢”的名字断为“崔忻”。日本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明治37、38年战役战利品捐赠档案》的“战胜奉献品”中,载有当年这块石碑越洋过海的资料。“唐鸿胪井碑”现藏于日本皇宫庭园里的“吹上苑”。

“唐鸿胪井碑”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块唐碑,见证了唐朝册封管辖东北的过程,关系到日本遣唐使西去东归学习盛唐的往事,记载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对于研究中国东北史、民族史、文化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唐鸿胪井碑”也是目前已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掠至海外份量最重、体积最大的文物,是中国流失海外的一大国宝。笔者强烈要求日本迅速归还“唐鸿胪井碑”等被掠夺的中国文物。

见证唐朝册封事,载入中国统一史。

被掠日本逾百年,理应回归妥安置。

(陈泽辉《鸿胪井碑应回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