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渭北农村,冬天感觉很冷,有一次早上醒来,隔着小小的玻璃窗向外望去,外面雪花飞舞,地上白茫茫的,院子里、山坡沟壑,落下了厚厚的雪,成了白色的世界。一个晚上陡然能落这么多雪,放在现在很少见。大人们早早起来,用扫帚扫开一条路,好让孩子们上学。雪花轻盈,雪下面的黄土还干着,空气很清新,小学生们沿着扫开的路,筒着袖猫着腰走在上学的路上,雪照得人眼睛眯眯的都睁不大。俗话说“下雪不冷消雪冷”,到雪停天晴的时候,早上干冷干冷的,冻得脸和耳朵都痛。
冬天也给人带来了快乐。放学回家,坐在窑洞里的热炕上,吃着热腾腾的包谷糁子,就着浆水菜,蘸着高粱面卷,至今想起仍让人回味无穷。
在教室上课就不那么轻松了。我们上的小学,村上人叫“寺里”,以前是寺庙,后来村里把学校办在了这里,条件简陋,教室空旷,没有顶棚,没有取暖设施。冬天,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冻得人直打战。有的学生端来了火盆放在桌子上,其实就是在一个盆里面装些灰,上面架木屑或树枝点燃取暖,每当一个盆点着,教室里烟雾缭绕,呛得人直咳嗽流泪,眼睛都睁不开,有的学生弄得满脸灰,嘴和鼻子都沾满黑。更难受的是脚冻得很,由痛到麻木,又不敢跺脚,钻心地痛,课也听不进去,一堂课40分钟感觉很长很长,咬牙坚持着。一个冬天下来,有的学生脸和耳都冻裂了,手上、脚上全是冻疮。那时候农村生活很艰苦,有的学生冬天还穿着单布鞋,连袜子都没有,棉衣也单薄,在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日子,装水的缸都冻裂了,那时候的冷就可想而知了。
在那个年代,农村文化生活也单调,冬季是农闲季节,下上一场大雪,地里又没有活路,就串门子。女人家一去邻家就是一大晌,一边拉家常一边做针线活。男人大都几个人凑在一块,找个向阳的旮旯打扑克等,边上有很多人围着看。中午,回家吃高粱面“裹蹄”,生活单调艰苦,却也快乐。大家都这样,谁比谁强不到哪里去。
孩子们盼着过年,过年能吃好的,穿新衣裳。这个时候,贫富就能显现出来,手头有钱的人家能多买几斤大肉,没钱的少买些。有的户很穷,连买盐的钱也没有,口粮也不够,只能靠救济过日子。那时候有救济粮和救济款。
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记忆,如今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孩子们也今非昔比,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变得很好了。我们小时候那样的艰难已成为历史,只能留在记忆里。
沧桑巨变,改变着人们的命运,也衬托出社会的发展进步。我有时心里真羡慕现在的孩子,他们真幸福,赶上了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