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叱干留的头像

叱干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28
分享

迟来的文学“梦”

文革中永乐街小学停课,我无学可上。那两年我看了好些古典书,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说唐》、《说岳》等,我对文学的兴趣大概从此时萌生。

后来,谁知阴差阳错,上大学却学了理科(当时流行学理工科好,我那时理想是在工厂里做个工程技术人员),再加上教书也是教了多年物理,即便后来转了行,一直忙于俗务,就是动笔也只是写些刻板的公文,跟真正的文学靠不上。

仔细想起来,更兼有这年里人心浮躁,一切向钱看,即使在岸边观望,也静不下心来,时不时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一事无成,还没得清净,以致几十年里对文学也没有了感觉,连看文学书也懒得。

尘世喧嚣,往往扭曲人性,也泯灭人的爱好。我这人自制力又差,经不了商,升不了官,却心有不甘。直到进入知天命之年,眼看着大势已去,心才渐渐冷了下来。不过,纷纷扰扰的大环境未变,自己是个俗人,随波逐流,就这么混着日子。

退休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了正业,于是曾经的爱好——下棋就成了主业。有一段,坐在电脑前,利用远航游戏下棋挖坑,通宵达旦,最极端的一次是从先一天晚七点开始,一直下棋到第二天早八点,连续十三个小时。后来,前列腺发生了问题,给我看病的是位陕北医生,他说,你再不管可,可要完蛋可。我知道问题严重,便下决心改变自己。

退休了,总得有个事由,没有个事是无聊和可怕的。于是我便“寻找初心”,重拾文学。我在图书馆办了借书证,开始看书了,读书是可以躺着的,这就解放了前列腺。我爱看路遥作品,我先看了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我也爱看史铁生的作品,他的《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很感人。我这人孤陋寡闻,原来不知道有个史铁生,是一次在网上看到纪念史铁生的文章,才翻到了他的那些作品。我还看了陈忠实、贾平凹和本地一些作家作品。看了一段时间的书,我的前列腺也慢慢好转,就有了写的冲动。

退休了,一切多余想法没有了,心也就安下来,就有条件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了。开始我写过两篇小说,一个短篇一个中篇。写小说对我来说,难度有些大,我这人脑子不灵活,思维也单纯,不是写小说的料,我于是把它暂时搁置起来,又开始写散文。

我的写作大都是自娱自乐,抒发心中的积蓄,不为出名,也不想得利,所写文字保留在电脑里自己看,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觉得满意一点的最多是放在自己的博客上。后来上了老年大学的诗词班,第二年又同时上文学班,开始只是看群里别人文章,属于潜伏于水中的那种,只看不说话不评论。看了别人好多文字,自己写的文章也不发,有点自惭形秽,这样持续了一年多。

一次偶然的事件,使自己萌生了打破孤芳自赏的自缚,试着往文学班群里发了一篇散文,这一发就停不下来了。什么事情都一样,有第一次就有了第二第三次。文章发出去,就有学友关注和点赞,给我增添了些许的自信. 大约发了三、四篇文章,我的文字被文学班唐爱玲老师看到了,恰逢秦都作协辛建斌主席带领他的团队来咸阳市老年大学,其中就有一项是“招贤纳士”,她就推荐我加入秦都作协。

说到这里,我很感激唐老师,她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没有这个平台,我不知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到何时,或许就走不出我那个小圈子。进入到了文学圈内,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领域,视野大开,能接触到一些文学平台。我的文字不再只是自娱自乐,也不只是发在博客上、发在文学诗词群里,可以发到网络文学平台,与更多的人交流。这样就增添了我写作的信心。

后来,咸阳日报副刊、家乡记忆大美咸阳、大美西部观察、今日作家、彬洲文苑等文学网络平台先后发了我几篇散文。一向对我有些不屑一顾的女儿,竟然也成了我的粉丝,一有作品在平台刊发,她就发到她们学校系里的群里。我发的第一篇散文《店子头》,是家乡记忆大美咸阳平台刊发的。大概由于女儿的缘故,她的同事,包括她的导师都看了,有的还作了点评,着实热闹了一番,女儿调侃说我成了“明星”。我想,大概是那些老师、教授怀着好奇,想看一看叱干(学校同事称女儿为叱干)的这个名不经传也从未谋面的父亲能写出个什么名堂,才这么“火”了一番。这是我第一次在网络平台上发的首篇文章,一“登场”点击量就一千六百多。我的《永乐街小学的那些往事》刊发后,在那个小学上过学的文友也加入讨论,还为我提供了一些我已忘记的资料。《月是故乡明》在大美西部观察平台发表后,家乡的一些文友和过去的老同事,加入评论、点赞,给了我很大鼓舞。

加入作协,成为我文学创作新的起点,使我的文学之路一下子宽阔起来。秦都作协是一个充满激情、很有亲和力的团队,在这里面,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无形的凝聚力。协会安排我们这些新会员参加文学讲座交流,进行创作培训,提高写作能力。前年九月,我加入了咸阳市作协,去年九月,又加入陕西省散文学会。

说到这儿,我很感激秦都作协,很感激辛建斌主席。我这人有个毛病,自信不足,自卑有余,他——他们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勇气,使我有了信心。尽管我起步晚,何止是晚,套用一句小品语,那是相当的晚。这也算是迟来的文学“梦”吧,当然这个梦字还要加个引号。

加入秦都作协、咸阳市作协和陕西省散文学会,使我在短短的一年里不断跨越,这算得上是我人生中“辉煌”的片断。相比之下,自己过去在职时晋升是多么艰难多么慢呀,踏破青山仍不动,甚至十几年原地踏步(几句调侃语)。

作协里的文学人才济济,在这里面,自己好像个小学生。这里的老师文友,有的成就颇高,有曾出过几部小说,有出过散文集、诗集,有的是很有名气的作家。尽管我多了几分自卑,但更多的是激励。不曾想过,已经退休的我,竟然加入到作协,竟然对文字痴迷起来,这是我过去没有想过的。

作为我来说,在文学的路上,我还是新手,但我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用心去书写生活,书写自己的所感所悟。

当然我也掂量了自己,都这样的年龄了,还是这么个水平,文学写作又是个苦差事,在文学路上自己又能走多远,何必不自量力,自找苦吃。说到这里,有两位写作者对我影响很大,一个是东北八十多岁的姜淑梅,这位六十岁开始识字,七十五岁开始写作,如今八十多岁,写了几部书,她写的作品精彩传神,好评如潮。一个是我的老年大学校友,也是我的同班学友,年已九旬的强秋芳,她出了一本二十万字的《耄耋絮语》,同样受到好评。虽然我达不到她们那样的高度,但她们是榜样,给了我方向和继续向前的勇气。

文学也是人学,只要用心写了,无论水平高低,总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理解。正如有人所说:“高山大河有它的磅礴,小丘溪水也有自己的风韵”。且不论结果,能喜欢上文学,何赏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它丰富了生活内容,给退休生活增光添彩。

当然,我的文学之路才开始,我的力量还很微弱,但我结识了一批文友,虽很少当面交流有的甚至从未谋面,但我们之间彼此欣赏,相互鼓励,共同努力,使我感到了新的激励和力量,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正由于如此,我才能在写作的路上乐此不疲,无怨无悔,一直走下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