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安石,我之前是很少了解的,只记得小学时学过他的一首《梅花》,因为自己本身很喜欢梅花的缘故,对他的印象就比较好了。初中时又学过他的《登飞来峰》,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让我对他敬佩不已。可以说,最初时是很喜欢王安石这个人的。
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渐渐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于王安石变法。最初,我认为这会是一场与商鞅变法一样的,会让国家富强、人民安定的变法。可在我近一步的了解之后,才发现这场变法弊大于利。王安石自认为是北宋江山救星却又极自负。一心想着强国没有错误,但错就错在他过于求成,于是,新法推进的太过激进,最终,他失败了。公元1074年,天下大旱,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每每读到这里,我难免会感到几分愤恨,认为他实在是太执拗了,而且这种拗,有点拗的无可救药。林语堂先生把这种拗定义为“不变通思想,不接受意见,不承认错误”,这一点,我是十分赞成的。更何况,因为他的执拗,无数贤明之士如司马光、苏轼因反对新法而接连被罢黜。朝堂里,小人越来越多,慢慢的毒害着政权,更有甚者狼狈为奸,掀起了一场几千年来都令人叹惋的文化之痛——乌台诗案。悲哉!
于是,我对王安石开始越来越反感,因为喜欢苏东坡,而加上他又对苏东坡屡次的打压,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诗文都在我的“黑名单”之中,一篇文章只要看到作者是王安石,我就会直接翻过。这一种状态,不知持续了多久。
终于有一天,一首词映入我的眼帘: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只是扫了一眼,我便已经明白了,这首词是一定不能再直接跳过了。继续往下读后,我陷入了沉思,很久,很久……
“若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怎能看到‘千里澄江似练’的辽阔之景?又如何能够体味到‘征帆去棹残阳里’的萧瑟之情?若是一个沽名钓誉、只想着成为天下功臣的人,怎能够发出‘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的千年一叹?又怎能有对‘六朝旧事随流水’的客观评价以及对商女犹唱后庭曲的警醒?”我不断的向自己发问。
接着,我开始重新向介甫的世界里走去。一番探寻,我终于明白了他的苦衷。他始终是执着的,可这份执着里,分明有几分郁郁不得志的悲伤。因为执着,所以寥落,于是,所有的一意孤行,都带着几分长歌当哭的味道。他的愿望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后,有一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大好气象,可结果却是“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这场与“天下流俗”的孤独战争中,他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败到众叛亲离。可是,他真的错了吗?真的就如周德恭所说的那样他是“古今第一小人”吗?我的回答是:不是的。
让王安石沦落到人人唾弃的地步的,还有这一类人,被我们所忽略——贪官污吏。以变法之一的苗青法为例,所谓苗青法,就是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不得不说,他想的很周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人们幸福的,但实际上,他忽略了地方官吏的执行效果,大量的官员为了贪图利益,强制让百姓贷款、贷粮,久而久之,富人变成了穷人,穷人又因无力偿还而选择逃躲,最终落得流离失所。他身在朝堂,看不到民情,地方有志之士看到了,开始上书朝廷,论述新法不利。可是,固执的他只能相信是自己新法的问题?于是才有了之后一系列的惨剧。所有因贪官污吏带来的灾祸,全部扣在了他的头上,可怜,可悲!
最后,他被罢黜了。从此,官场再无王安石,江宁的钟山上倒是多了一位隐居的老人。也许从那以后,王安石就淡出人们的世界,只有一个自号半山的老者仍还流荡在江湖。“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的山川风物之下,他活的淡然而平静,在“倏然残午梦”中“茫然忘了邯郸道”。灯火与风尘,过客与归人,跌宕成这世间的篇章。
一人,一山,相看两不厌。
也许,那时候的他,也许已经活成了自己笔下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霜雪节操,淡泊自守,与人无争。这是自况,亦是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