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二楼的头像

十二楼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09
分享

 

十二楼

 

去晋祠,见难老泉。她像一口井,汩汩翻滚,涌出来,通过一条暗道,从另一侧小孔洞中流出。许多游客,排成队,掬一捧,清洗烦恼,期盼年轻。但她却不似趵突泉那般敞亮,上面盖了个亭子,犹如一层薄布,遮住大地的眼睛。而且,她只有一眼泉,而趵突泉,却是三眼,水丰季节,甚至更多。

小时候,家乡的土井。在水田中央,粗石码成,井口四周铺以碎石,约摸有四五米深。生活的二十年,从未见其干涸过。一个自然村,二十二户,近百人,都依赖这一口井。父亲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扁担挑起两只水桶把水缸装满。往返两次,来回四趟,每趟约二百米。后来,姐姐大了,专职此事。等到我能挑动水桶,也经常干起挑水的活,才知道,那几十斤重的担子压在肩上是多么的痛苦与不堪,于是,挑半桶,但感觉依然没有减轻,而风里、雨里、雪里,更迈不了步,实在走不动,只能半路歇一歇。我多会如此。

十岁的时候,父亲把我送去他的老家--江苏泗阳,才见识一种井--压井。露在地面的,是一截铁制的直径约十公分的管子,横向一个压把,用活扣与管身相连。压把的另一头有个皮垫,塞在铁管里。取水的时候,不停地上下压把手,水便一点一点地通过管子另一侧的孔中流出。虽然是寒假,玩起来却不亦乐乎。后来,读到一篇文章:

 

有一个旅人走到沙漠深处,远远地看到前面有一间土坯房子。他冲进屋里,发现里面有一口压水井,旁边放着一个盛满水的小桶。桶边有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为了保证后面来的人都有水喝,请先把这桶水倒入井里,把水压出来,然后再喝,走的时候别忘了把桶压满!”这人犹豫了半天,假如把水倒入井里,万一压不出水怎么办?但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把水倒进井里。没费多大功夫,清凉的井水从井管里流出来了......最后按照木牌上说的,把那个小桶里压满了水。

 

我想,这就是在老家看到的那种压井。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后来又有许多人经过,都按这种方法做了。有一天,一个好心的过路人发现了其中的缺陷。他想,如果准备一个大一点的水桶,那些疲惫的路人就可以避免压水的劳动了。于是,他把原来那个小桶扔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从遥远的地方买来的一个大桶。这种方法使人们得到了很多便利。但是没实施多久,这个大桶却被淘汰了。因为后来从这儿经过的人们发现大桶里的水多,足够几个人喝,还够他们路上带的,最后还能剩下不少。来得容易就丢得容易,人们渐渐养成了浪费的恶习。更糟糕的是,他们都觉得再从井里压水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于是那个大桶经常空着,致使后来者无水可用。人们不禁又怀念起当年的那个小桶。

 

文章有文章的作用,现实却各有各的不同。坎儿井,蓄水窖,浇灌的机井......当兵在山东长清,四面环山,一面不临水。在营房的门口,有口大井,十几米深,好大一个水泵,每天早中晚,老赵师傅(多年来我都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定时开机抽水,三十分钟,到点就关。即使如此节约,每年春天依然断流,于是,不得不到附近的村庄拉水。村庄叫东苏,隔条通往济南的公路,另一侧的村庄,叫西苏。水桶是个汽油桶改造的,上面开个口子,原桶口装截皮管,朝平板车上一放,左右各用几块砖垫住。于是,就成了拉水的车。好使。后来进机关,去了济南,才知道,井并不都是这样。原来,泉城的老居民们,好像家家都有一口井。在院里,在房中,都见过。再后来,老城改造,家家井都填了,平了。井水,被自来水替代。

时代在进步,井也在变化,即使还在,好像也失去了往日的峥嵘,没有了岁月的烟火,成了摆设,成了文物,甚至成了遗弃。去蜀峰湾,见湖中陆地,偏偏置一口井,绿荫环绕,却铁栏相封。到科学岛,木子博物馆,亦有两井,井上有亭。馆员介绍,见井沿勒痕,便知此井甚有历史,也是从他处购来,安置在此。这样的井,逍遥津中也有一口,与小儿观摩多时,也没搞明白个所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亦不知其所以然。而淮河路步行街上的李府,也有两口井,这倒好理解,就是咱李家自己喝水的井,只是,曾经见敞口,倒能见水,近日前往,却一般模样--被水泥盖封住。为了安全吗?那也不见得。没见包公祠中的那口井吗,虽然有亭,亭上还有名--廉泉。没封,也没盖,可近观,亦可遐想。

而有时,井还成了作家笔下的故事。井底之蛙,蜗牛爬井......不一而足。井边夜话,井边情话,甚至,井,还成了生死地。金钏儿、珍妃、糜夫人......投井而死,比比皆是。曾经租住过清溪路与合作北路交口西北角的一处民宿,小院中有口井,住着二十来户房客,不成想就有天,一年轻女子因感情问题而投了井,等到发现已经没了呼吸。一上午,对,仅仅隔了一上午的时间,下午,井边便聚集起众多浆洗涮涝的房客,家长里短,谈笑风生......

井是生活,但早起担水男人们的吆喝声,没了;井是烟火,但围井浆洗的姑娘媳妇们的絮叨,散了。依然健在的,也不再有了往昔的颜容,到底是缺了生气,少了故事。但曾经,多少人生活在她的眼泪中,多少故事书写在她的记忆里。

井,大地的眼睛。她一直在观察着世事变迁,体悟着人间冷暖,感受着岁月烟火,饱含深情,满目期待。正因如此,虽然渐行渐远,但依然活在人们的记忆里,生活中,直到永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