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长作庐州人
2017年国庆前夕,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合肥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所与《未来》编辑部联合承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合肥之美》散文名家看合肥文学笔会”在肥举办,众多散文大咖云集合肥。23日,一行六七十人到国家5A景区三河古镇采风,中午就餐时,无论是外地来肥还是本地文友,无不对三河米饺称赞有加,但多吃一个是不行的,因为,一桌有几位客人就上几个米饺,于是喜爱者、深欢人只能望盘兴叹。
其实,在合肥,好吃得还有很多。庐州烤鸭,鸭皮酥脆,脂肪也不是很厚,再用面皮包上,绝对是一大特色。巢湖银鱼,体细长如银,透明似水,味道鲜美。下塘烧饼,脆、香、酥,一样让你馋涎欲滴。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的“四大名点”,不仅风味独特,更是用作待客、馈赠的上好礼品。
2006年10月我转业到合肥,战友宋哥便在铜城路上一家吴山贡鹅饭店请吃饭,到了才知道,老板是他的一个亲戚,既邀了我和几位哥们,又照顾了他的生意,一举两得。坐定、茶水,闲谈、上菜,宋哥笑着问,没吃过吴山贡鹅吧?没,真没!那就好,今天就请你尝尝贡鹅的滋味、听听贡鹅的传说。贡鹅的传说?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于是,在宋哥对我进行吃货普及的同时,早已耐不住已上桌的贡鹅诱惑,迫不及待地将之入口,果真如宋哥所说,色泽清爽,香气浓郁,味美醇厚,老板还在一旁补充:具有健脾养胃,益气补虚,清热解毒之功效!是否如此,暂且不提。
后来上班,地点就在步行街文昌阁楼上,楼下正好有家合肥老母鸡店,平时没带饭的时候,我们三二同事就凑合着在店里消费,虽然价格有点贵,但禁不住老母鸡的那份引诱,因此,还是会经常到那里打打牙祭。虽然就是只鸡,但他们简直把品种做绝了,有清炖,有红烧,有腌渍,鸡的各个部位也被他们开发到了极致,腿、翅、内脏做法各不相同,味道主要以辣、咸、清香为主,加之是快餐连锁经营,设计典雅,环境舒适,服务优良,生意火爆的不得了,经常是人满为患,去迟了,根本就没有位置。如今已经上市,并改名为老乡鸡,但生意依然火爆的不行,每每路过,用心留意,此言绝对不虚。
吃到庄墓圆子,机缘还是巧合。2013年植树节那天,我们到长丰,中午在庄墓镇政府食堂就餐,中间上来一份圆子,如果不是当地人介绍这是她们那里的特产,还真没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向我们介绍,独特就在于它的做法。猪肉要选上等五花肉,面粉也要上等的,肉煮熟以后切成细小丁状,馍馍揉搓成粉末状,用面筛过滤,然后以猪肉、馍馍须、猪板油为主料,葱、蒜、姜、盐、老母鸡、味精等为佐料,搅拌后揉成面团状,再用绿豆粉滚面一次,然后放进开水锅里煮一下捞上来放在白菜叶上冷却。吃的时候,把圆子轻放在铺有纱布或千张的蒸笼上,旺火烧二十分钟左右,中间点一次凉水,这样上桌的圆子质软、甜滑。在过去,吃圆子的场合特讲究,多是在结婚喜宴上、家里来了多年未见的亲友等重要时刻,而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乡亲们接人待客、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
后来,有次陪领导到他原来驻点的肥东梁园,更是品尝到了特色菜肴――泥鳅下挂面。说真的,我还真不知道这道菜到底是饭还是菜,因为他是作为菜上桌的,但又像道主食。外表看根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我一样的外地人初看往往不屑一顾,如果不是老书记的介绍,还真吊不起胃口:这泥鳅都是田间新捕的,鲜嫩可口;挂面也是当地的手工挂面,经过多到工序纯手工精制而成,柔韧,有劲道,细软鲜香,不是提前订购根本就买不到。听这么一说,自然是大块朵颐了。还真如老书记所说,泥鳅嫩滑而不腥,挂面柔韧而剔透,就连汤也火辣鲜香,那感觉恰如同小时过年一般。
当然,这一次采风活动没有去长丰,也不曾到肥东,自然没有品尝到这些特色菜肴。进了李府,看了包公园,接着去观赏巢湖。从包公园到巢湖,作为一个合肥市民,那是对家的了解,绝不陌生。
在包公祠里,我们看到正殿正中端坐的包公塑像,通身金色,高大威严,正气凛然,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分列两边,塑像正上方“色正芒寒”四个大字足以让人肃然起敬。祠旁有座玲珑小巧的六角亭,亭内有口廉泉井,井沿上一条条深深的凹痕,足以见证它的历史。包公墓,苍松翠柏、肃穆幽静,由主墓区、碑画廊、附墓区、地下墓室和展览馆等组成,墓园前有一照壁,上书“包孝肃公墓园”。清风阁,高42米,是座明五暗四共九层的仿宋风格的塔式阁楼,从阁顶可俯瞰合肥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园的秀丽景色。而坐落于包河水面的浮庄,绿水潆洄,莲荷盈盈,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河边长垂透绿的柳枝在微风的吹拂中亲吻着清澈的河面,阵阵涟漪一圈一圈地漫延开来,直至消失在晨光潋滟的波纹深处。晨练的老人,聚集在九狮苑、包公祠前或清风阁下,轻盈舞动着手中的折扇或宝剑,伴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将包河渲染的年轻而又脉动。夜色渐浓,四周景色、灯光、建筑一起倒映在河中,将整个包公园构勒和映衬的更加灿烂、更加亮丽。虽然没有漫山碧透、草长莺飞,没有溪水清流、蝶恋燕舞,也没有炊烟缭绕、鸡鸣狗吠,更没有乡间田野夜晚的蛙声鼓躁,然而,她像一条镶嵌在城市钢筋水泥建筑之间的绿色翡翠,让人体味小桥流水人家的别致与况味,让人徒生对雨中江南的怀念与向往,此时,就连题写着“中国包公园”五个大字的门楼都在彰显着那诱人的魅力。
2011年经过区划调整,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就成为了合肥市的内湖。巢湖岸边,矗立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浓阴密匝的森林公园,把自然与历史、畅意与凝重融为一体。八百里江淮,最美是巢湖。它不仅是“商汤放桀于巢湖”“伍子胥过韶关”“楚霸王乌江自刎”的纪念地,而且也是丁汝昌、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戴安澜等名人故里。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成为歌颂巢湖的千古名句,陆游“何曾蓄笔墨,景物自成诗”也成为宣传巢湖的最好名片。
不说姥山岛,但就湖四周的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仙人、紫薇、王乔、华阳、伯山五大溶洞,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等,就足以让人感到她的美妙。如今,环巢湖大道的畅通,更让我们领略了她那迷人的风采与容貌。唐代大诗人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的就是当涂县境内的西梁山与东梁山,临江悬崖之上,王羲之书摩崖“振衣濯足”石刻至今隐约而见。而鼓山,因亚父范增之故里而得名,登临山顶七级浮屠,古老而又繁华的巢湖市区近在足下,八百里烟波浩淼之巢湖尽收眼底,风徐徐、云缈缈,如若仙境。而最奇特还是银屏山,皆因洞口悬崖之上生长着一株苍劲翠拔的奇花——“银屏牡丹”而扬名,每至谷雨前后,牡丹盛开,游客纷至,形成一年一度的“牡丹观花节”。
如果说包公园是长在深闺的小家碧玉,那么巢湖就是走上世界舞台的大家闺秀。从包公园到巢湖,观的是山,游的是水,泡的是泉,而且还可以看看长临河、烔炀等千年水乡古镇街,感受巢湖的博大浩瀚,体会巢湖的人文荟萃,享受巢湖的风景如画……
从包公园到巢湖,走得是马鞍山和包河大道高架,这是合肥建的第三座高架桥,第一座是五里墩立交桥,第二座是2007年建立的金寨路高架桥。如今,这样的桥在合肥比比皆是。
说桥,就离不开水。合肥是南淝水与东淝水的汇合地,故称合淝。其实,“合肥”,首见于司马迁《史记》,《尔雅》《水经注》《天下郡国利病书》《南畿志》《资治通鉴.地理通释》《嘉庆合肥县志》等也有不同的说法,总之“合肥”是由于“淝”水与其他河流相“合”而得名的,与水有关。
现在的合肥,最大的水体就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顺时针环绕分别有柏堰坝水库、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少荃湖、南艳湖、悲翠湖、天鹅湖,板桥河、匡河、十五里河、南淝河、二十埠河更是环绕东西南北,当然,还有一些水坝、水塘之类的,如环老城区的黑池坝、雨花塘、包河、逍遥津,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内的斛兵塘等。有水的地方,自然应该有桥;有桥,自然也就有故事。
市民广场南侧的县桥街道,从名字判断,应与桥有关。向东穿过市场通道,便能见到一座写着“镇淮桥”的石碑,虽然没有多少人见过该桥长的啥样,但据《合肥县志·疆域志》记载:“镇淮桥,在北门大街,十字街南,一名市桥。”旧时生意兴隆,人烟辐辏,为商业中心。相传隋唐年间,白小玉与出身云南名医世家的段飞在丽友桥上相遇,演绎了一段美丽的传说,并与《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孟姜女》合称为中国六大民间故事。
铜城路上的赤阑桥,因大词人姜夔而有名。姜夔第一次来肥时,结缘了赤阑桥边弹琵琶、抚古筝的两个歌伎,并爱上了弹琵琶的美丽女子。在《送范仲讷往合肥》中写道,“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可见,赤阑桥在姜白石的心中刻下了深深地印记。姜夔最后一次来肥时,金兵动乱,琵琶女不知去向,赤阑桥也毁于战火。姜夔无比的惆怅,留下了“淝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等诗词。
最传奇的应是迴龙桥。相传康熙皇帝一贵妃想回合肥省亲,康熙心血来潮拟亲自陪同,为了让皇帝不经城门直接入城,地方官员准备架天桥从稻香楼越雨花塘到德胜门内,弄得民不聊生,多有怨言,在京的一些大臣闻知上奏,说合肥有梅龙坝、斩龙岗,恐犯圣讳,于是皇帝遂取消御驾合肥,百姓闻讯放鞭炮相庆,将已备好的砖石在城内九曲河上修建一座便民桥,取名“迴龙桥”。如今,“迴龙桥”早已消失,留下的回龙桥巷倒也增加一些历史的意味,给人一些想念。
遗憾的是九狮桥。横跨金斗河,很短,南起长江路,北至淮河路,解放后淮河路改造,九狮河填平成了中菜市,后来在教弩台前,重修了九狮桥,桥身两边各刻有四只小狮子,走到桥顶,才会看到第九只狮子原来卧在桥面上,而且是座旱桥仅供人观赏,几年前大东门改造又把九狮桥给拆了,虽然现在长江路已经修好了,但九狮桥依然未见复建。
这些与水有关的桥,在合肥还有许多。像逍遥津公园的飞骑桥、渡津桥,包河公园内的拱桥,都与周围风景浑成一体。而“孝于人民,肃于律己”横跨南淝河已近千年的孝肃桥,成为刚直不阿和清正廉洁的代名词。事实上,除了因水起桥,越来越多的旱桥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合肥的桥,虽然没有赵州桥那么有名,没有庐沟桥那么具有历史厚重,没有杭州跨海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但一样让人体味到历史的丰韵,人文的厚重,她们与合肥的水、合肥的路、合肥的绿等一道,构成合肥的灵魂,合肥的脊梁,合肥的精神,让人骄傲,令人自豪。
一路行程一路歌。三天时间下来,包河边上的垂钓老人,森林公园写生学生,浩淼巢湖中的点点鱼船,农家小院内的红红石榴,田野里那金黄的稻穗,还有小南河边对对情侣,突然就让我想起宋瑄《过护城》所描写的合肥:“古道当长坂,肩舆入暮天。苍茫闻驿鼓,冷落见炊烟。冻烛寒无焰,泥炉湿未然。正思江槛外,闲却钓鱼船。”李白在《裴大择赴庐州长史》中“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呤”的精彩描述,姜夔更是诉说了“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的景致,而王守仁《立春日合肥道中短述》所描写的合肥则是另一种意境:“腊意中霄尽,春容傍晚生。野塘水轻绿,江寺雪初睛。”
当然,自古就有“江淮唇齿,淮右襟喉”“江南首郡,吴楚要冲”之称的合肥,悠久的历史孕育出深厚的文脉和众多俊杰与名人,独特的地方文化造就出优美的自然景观,也留下众多优美诗篇,单从百花井、稻香楼、雨花塘、赤阑桥、梨花巷、回龙桥、杏花村这些地名,便可以看出和体味到合肥的诗情画意。
清人邵陵诗云:“惨淡郊原落日黄,一声秋笛下牛羊。高楼不见人危倚,依旧西风送稻香”,清晰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田园诗话。罗贯中一首“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肥;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的七言绝句,对三国古战场“逍遥津”当时的战况情景作了精彩形象的记述。唐人吴资曾用一首“曹公教驽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的诗,形象地概括了明教寺的历史演变。明教寺建于教驽台故址,俗称曹操点将台,位于逍遥津南面,与其隔路相望。教驽台基壁峭,俨如城堡,虽历经无数风雨,但始终屹立,并成为合肥兴衰沉浮的历史见证。殿东厢墙壁上诗人刘夜烽手书的“貔貅百万举刀弓,誓夺江东气似虹。横槊高歌雄一世,骑兵无奈遇东风”诗句,依稀可见旧日的气势与恢弘。“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这由合肥知县陈斌题写、书写在包公祠两侧廊柱上的楹联,更让人肃然起敬。
张彦修在《四顶山》中描述:“翠峦齐耸压平湖,晚绿朝红画不如。寄语商山贤四皓,好来各占一峰居。”浮槎山,亦在肥东境内,层峦叠翠,逶迤相连20余里。释用逊在《题浮槎山》写道:“地控好峰排万仞,涧余流水落千寻。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蜀山,应是合肥的绿色之肺,景色宜人,佳句更多。张瀚的“郡城西接蜀山头,夏木千章苍翠浮。蜃起南巢疑贝阙,水环神姥即青丘”,马犹龙的“山拥淮城的,溪流楚塞长。暮云闲出岫,凉月夜侵床。梵响禅扉寂,碑残古殿荒。置身缑岭上,何必问西方?”“岚烟寒不堕,秋树老逾闲。苔砌空门古,云深石磴删”,黄道日的“春色坐来晚,山闲尽日青”,龚志益的“一径鸟声喧夕照,半湖帆影乱湖波”,把蜀山世外桃园景象抒写得惟妙惟肖。
“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旧时合肥八景之一“巢湖夜月”,月光、灯光与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与云影溶成一片,真正的“一湖夜色万倾秋”。康熙年间庐州府学正朱弦在《巢湖夜月》中写道:“当其微风不生,流光接天,静影沉碧,羁人当此神开,劳者对此而机息,恍乎置身于广寒世界也。”“四面睛峰来远黛,一湖秋水浸浮槎”的湖中最大、最美的湖心岛——姥山,上有文峰塔,安谧宁静,景色四季宜人。司马光诗云:“湖岛映微寒,荷菱连水天。”李鸿章留诗:“巢湖好比砚中波,手把孤山当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1964年郭沫若亲临巢湖也留下翰墨:“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 ”
合肥之美,说不完,道不尽。美食,自然想尝一尝;美景,自然想时时欣赏。除此之外,之所以愿作庐州人,更是衷于情,缘于爱。十年前,我没有想到,合肥能有今天这样的景致;但我坚信,十年后,合肥一定更胜今朝。合肥醒了,我来了,在耳畔,在眼前,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