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谋破阵日重光
2017年初,电视剧《大唐荣耀》播出后,收视率高居不下。《大唐荣耀》的一条故事线索便是向观众们演绎了沈珍珠、李俶和安庆绪之间的爱情纠葛故事,剧作对故事人物命运的安排有其特定的艺术处理。
在我心中,安庆绪是深爱沈珍珠的,和《大唐荣耀》电视剧中的情节设置不一样。我心中的安庆绪为了沈珍珠,能够放弃自己的性命。我觉得,这样的爱,才是人世间的真爱,哪怕安庆绪是叛军首领安禄山的儿子,哪怕安庆绪谋害了自己的生父。
人性,总有善恶两面。千年之前的安庆绪究竟是怎样的,阅读史料可见一二,但放在这篇散文小说《剑之影》中,安庆绪的形象是善恶分明的,且有一点始终不变,那便是安庆绪的心里只有沈珍珠,安庆绪为她生,为她死,为了她,宁可不要江山,只为心中那一点点的爱意。
而沈珍珠呢,最终在安庆绪死后,将安二哥的影子留在了心底。安庆绪成功了,纵是一死,也要让沈珍珠永远记住自己。沈珍珠的命运在《醉卧沙场笑霓裳》中,小说情节设置和《大唐荣耀》不一样。在我心中,沈珍珠是善良的,应是在乱世之中归隐,无疾终老。所以,我为沈珍珠设定了自动离开李唐皇室的情节。
小说就是这样写作的,现实与虚幻在头脑中的融合,再加上自己情感的融入,之后文中呈现的人物、故事情节,便是小说。小说的情节和现实的历史会有一些出入,但基本的史实是不变的,这是历史小说写作者应该遵循的写作法则。
基于此,我在上一个章节《醉卧沙场笑霓裳》中,写了一些自己心中沈珍珠和安庆绪、李俶之间剪不断理犹乱的爱情纠葛,只是蜻蜓点水的一笔带过,我想,在我今后的小说中,对此三人的爱情描写,会有更为精湛的笔触。
由小说衍生的影视艺术作品带给观众的,是内心的满足和情欲的渴求,内容应是积极有益且健康向上的。如果影视传播会造成负面影响,将会危害社会,这个不容置否,消极内容的影视作品根本不会被允许播出,此不赘述。
看了《大唐荣耀》电视剧,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电视剧中安庆绪和沈珍珠的爱情有些偏执,和我心中所想大相径庭。于是我在《醉卧》中,用小说的写作手法,写出了我心中安庆绪和沈珍珠之间那断接断续的微妙情丝。
这就是我心中文学感觉的文字呈现,我盼望有一天,自己能创作出与《大唐荣耀》相媲美的小说。沧溟水有她的痴迷,而妤娣我自有本心的醉意。
无独有偶,早在2013年我的首部小说《倾雨一梦拾玉觞》即将完稿之时,在《倾雨》的写作中,缘着鳞璐儿这另一位女主的人物设定,已然带出了我心中下一部小说题材的选取构思——唐代宗李豫和沈珍珠、独孤镜之间的爱情故事。事有巧合,2017年电视剧《大唐荣耀》播出后,一炮而红。
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完整地看了《大唐荣耀》的第一部,第二部没怎么看,因为播出时间有些晚了。当然,我对取材于这段历史内容的小说构思,和《大唐荣耀》演绎的很不一样,像沈珍珠的命运,李豫和独孤镜的爱情,如是种种。更多细节,还在构思创作中,期待某天,能给读者一个完美的故事呈现。
这部古代题材的小说一放就是四年。这四年,我经历了很多很多,在北大继教院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到英语专业的学籍转换,北师——鲁院连续两年的文学创作的考研,以及与此研究生班擦肩而过的遗憾回眸,还有现在的工作历经……
当一切恩怨纠葛化作漫天尘埃,随风远逝,我已在心底将此前的种种化为句点。着手下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我知道,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落幕的繁华,终究是一场回味无穷却又感慨万千的缠绵。
期待你我在《芙蓉》中的情思缱绻。
梦过醉过,回望来时路,已寻不见昔年心底的浓情蜜意。曾经的沧海之水,到哪里能够复奔至海?青春的如花思梦,怎经得起尘世的这般苛刻雕琢?世事浮沉,倘若错过了心中的祈愿,便真的已是覆水难收?
尘世变迁,沧海桑田,我再不能无视苍茫的天宇之瀚。湛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于广阔天宇尽头的,是无边落日之下飞鸿掠影带走的往事回眸。哪堪寂寞纷纷至,却是无花结果时。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往事可以回转,已然遗失的一切,是否还可以重新再来?
大二时光,青涩而充盈,既没有一年级的稚嫩和懵懂,又没有高年级的生存压力和爱情困顿。这一年,是青涩蜕变为成熟的一年。
我在首都师范大学俄语系的大二时光从2002年9月到2003年6月,第一学期到2003年年初寒假,2003年大二春季学期刚刚开学,京城便非典(SARS)肆虐,外院停课放假,大二第二学期,我基本是在家里渡过的。
2002年9月,秋季学期开课后,俄语专业课程的学业压力,大学公共英语四级的考试压力,全部都压了上来。俄语专业课和英语课的压力太大了,再加上我薄弱的英语底子和不善于学习俄语语法的学习习惯,我的俄语专业课考试成绩通常在及格线上下浮动,而公共英语考试也挂了几次。
如此大的外语学习压力,需要艺术的舒解与重塑。那是唯美的艺术感受,在当时繁重的学业压力下,每每到音乐系上课,都有一种沉醉艺术之中的梦感。从中学便在心底向往的艺术梦,至此能够在声乐的启蒙和舞蹈的韵律中,得以找寻和升华。
经过大一的大学生活,我心底已被打破的艺术梦,得以在现实中重塑,最为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便是我选修了音乐系的声乐课和形体课。艺术的种子在我心中萌发、植根。
难以负荷的学习压力,能够在声乐和舞蹈的学习中舒解释放,我确实应该庆幸自己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这所综合院校,文理学科兼具,艺术院系平衡。在首师的本科四年时光,是我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人生阶段。当然,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占据了我俄语本科学习的部分时间和精力的。
飘逸懵懂的情思,总能在如夏花般绚烂的歌声和舞韵中升腾为虚空缥缈的情梦。歌声悠扬,曲韵婉转,每一曲动人的旋律背后,总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在萦绕。美丽的故事,灿烂的烟花,真真让人流连其中,已然忘返。
当年在俄语系学习,我俄语学得不怎么样,但语音模仿能力还是挺强的。有了一年级的语音基础,辅之声乐课上,对音韵的学习,我习惯性地模仿着光盘中的俄文原唱歌曲,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纺织姑娘》、《小路》、《喀秋莎》等等,都是经典的苏联老歌,在我们的记忆中代代传唱。如此,我的俄语语音能力越来越强,几乎与我的英语语音能力不相上下。
当年互联网覆盖范围有限,凭那时的硬件水平,从网上下载音乐,不像现在这么轻松。我读本科的那个年代,能买到俄语歌曲的原版光盘,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俄罗斯厚重的文化底蕴,可以通过音符得以表达,能够在凝重的音乐声中,倾听俄罗斯的声音。
在我心底,那是一种淳朴的艺术感受,是一种通过演唱、舞蹈,减轻心底各种压力、陶冶情操的艺术体验。在我心中,一直有个艺术梦想,但受条件所限,没有机会实现。这一直是种遗憾,直到高考时,面临专业选择的迷茫,心底那种失落的艺术梦想,已占据了内心的整个空间。
2001年,我以较低的分数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外院俄语系学习,心中自比北大、北外的学生,自愧而不如,几分惆怅,几分失落。但如今回头来看,首都师范大学学科设置的综合性,确实给我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绚丽的舞台。在首师,特别是大二、大三时在音乐系学习声乐和舞蹈,我的灵魂在乐律和舞韵中重塑,什么俄语的压力,英语的压力,都已荡然无存。
当然,从声乐和舞蹈的艺术世界走出来后,我还是得面对俄语专业课的学习和英语四级考试的学习压力。那时真是很谦卑,纵然在心底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我应该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但选修了那么多的课程,再加上英语占据了俄语的学习时间,我的专业课考试成绩,真的不能让我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
这也是我进入社会这么多年来,在工作中一直不称心意的原因之一。我的本科俄语专业学得就是千疮百孔,使我没有一技之长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从首师毕业十多年来,我的文学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和发展,至今日,我已有能力进入文学领域,成为作家,期待有一天,这个梦想成真。
《剑之影》写到这里,已经是2018年5月中旬,我已经连续两年参加了北师——鲁院文学创作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而且,在2018年3月参加了考研复试,一步之遥,我与北师——鲁院文学创作的硕士班擦肩而过。更多的内容,在《碧水凝眸》中有更为详细的叙述。
目前,我依然没有进入文学行业领域,我还在文学行业的大门外。2018年北师——鲁院考研是一个明证,而更多的,还是我的人生际遇所致吧。命运让我从在首师俄语系学习时起,就开始了文学写作的观察和积累,但当我有能力以通过考研的方式,进入这个领域时,命运再一次把我推出了文学行业领域的大门外。
即使我对着苍天呐喊,终是无济于事。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重整心情,继续前进。错过北师——鲁院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固然可惜,但我还有北大继教院英语专业的学籍。
大学时代的记忆,此生难忘。而这些记忆中,在象牙塔内听到过的故事,辅之以自身的经历,便是无数彩色梦想的编织与描绘,是无数记忆组成的美丽而轻盈的梦境。学业压力繁重时,当你听到图书馆烛光下追女孩的故事时,心底总会涌起澎湃的涟漪,而脑中便自然地描绘起那一幅幅图景,仿佛是在某一部青春电视剧中看到过的,然后,这个场景,就变成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
图书馆深夜断电追女生的故事,已经变成了一个经典桥段,在我们那一代大学生的记忆中,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在我的心里,那不是对成功的祈望,不是对爱情的向往,而是能够升腾于脑海之中的文学梦。
明朝有酒明朝醉,何向醉心问厘头?明日之醉,还需今朝往事的夙愁铸就,可是,回眸之时,却又是怎般无奈、悔恨与怅惘?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曾经过往年华的回忆与回想。而在每一段沉思过后,我们的心底,或多或少都会对这段回忆感念,亦或怀念,亦或憎恨……
尘世的变迁中,总有不经意地巧合,在我的预期之外,带给我意外的惊喜。如果说,当年在象牙塔内,对北大的向往,一步一步把我往作家的人生道路上塑造,那么今天,通过成人教育的方式,进入北大重温大学时光,便是在让我寻回当年的青春梦想。还有连续两年北师——鲁院的文学创作的考研经历,我虽然还在文学行业领域的门外徘徊,但我相信,只要我一如既往地努力前行,我心中的作家梦一定会实现。
曾经的艺术梦,在今日变得那般缥缈,那般不切实际,经历过这些年的一切一切,再度回首十四年前的青春岁月,哪里还有一点点地留恋与情谙?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印记,每一段历史的过往,也都有独属于这段往事的百转千回。成长到这个年龄,看尽了尘世风景的心灵,再也无法找寻当年心底最为纯真的梦。那种最为真澈的艺术感觉,都已被自己这些年的点滴生活磨砺荡平了。
在我心里,少时的艺术梦是真挚而无瑕的,然成长后的艺术梦,在纯艺术领域停滞不前,但在文学领域,却有超乎自己想象的发展。或许,这是上天的馈赠吧,于我,从没有想过要走一条文学的道路,而到头来,却是在走这条近在咫尺的文学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