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河山月华凉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唐 李白 《乌夜啼》
千年之前,诗仙李白的《乌夜啼》描写了秦川女“独宿孤房泪如雨”的凄凉之景。同一时代,唐代宗李豫逝后,平民女沈珍珠的境况应是如何?在我的文学构思中,沈珍珠自邺城之战,被李俶从安庆绪身边救出后,便一直归隐于田间,过着普通的农妇生活。沈珍珠阅尽红尘苍茫、尘世沧桑后,一心向佛,断绝了与皇室的一切往来,直至德宗李适与她见面,得以了却尘缘……
一段段悲欢眷恋,一曲曲忧伤缠绵,终不过夙缘一念。盛唐一梦,盛世华章,留给后世感念不尽的离合悲欢。而中唐凄清,战乱不断,何处再寻那霓裳羽衣曲下的仙袂之姿?看过多情帝王李豫的生平后,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澎湃的文学构思。
盛唐转衰中的沈珍珠、代宗李豫及贵妃独孤氏,构筑起了我下一部长篇小说《芙蓉》的写作方向。《芙蓉》以女性为写作视角,却也少不了痴情帝王李豫的笔墨。芙蓉是小说中的女主,由芙蓉石内的仙灵经元始天尊点化而转世成人,之后,在凡间经历人世的七情六欲,悲欢丧喜。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唐 李白 《长相思 其三》
文学写作到课程学习的转换间,已是2018年5月30日,本学期英语专业的课程已结束。同学们在这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埋头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这是17级英语专业课程学习的第三个学期,是我进入北大继教院专升本学历层次学习的第五个学期。自去年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入英语专业后,我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很快,表现最为突出的两方面,就是手机的使用和互联网的使用。
手机使用方面,我去年5月买了第一部iPhone SE手机,玫瑰金色,一直放置未用,一是新买的手机号还需个磨合的过程方可使用,二是新的苹果手机使用还不得心应手。2018年1月14日,我到北大参加英语第二学期精读科目(高级综合英语)的补考,之前12月份精读考试未参加,当时考研复习太过紧张,没有时间复习精读,更别提视听说科目的考试了。
1月14日上午考过精读后,我一直待在北大自习,写作《剑之影》,却是思路混乱,没有头绪。当天晚些时候,我到了西单苹果专卖,买了第二部iPhone SE手机,金色。
四部三星手机用过之后,我开始使用苹果手机,这也是一种时代潮流。由手机的使用,我自会联想到政治,如今的韩国政局稳定,新总统上台,国泰民安,这是普天同庆之事,当为珍惜。同为亚洲共同体成员,我们中国人民同样应该期盼韩国的政局稳定,才能让中韩双方,携手共进美好的明天。
名利场上的闹剧,最能恰逢时宜地说明人格的层级和品性的修养。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无事生非,最终的结果都是人心涣散,政局动荡。
我沉默着,经历了3月份北师——鲁院考试复试,看到4月份的录取结果,在与这个文学创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班擦肩而过后,我已然心灰意冷,毫无念想。唯有文学,可以疗以我内心的伤痛;唯有文字,可以让我寻回心底最为纯真的梦想。
事实无数次地证明,政治变动对社会稳定或许会有一时的影响,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永恒不变的。任何个人的意志都不能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更不能阻碍文明的发展和前行。
并非是我逃避在文学的世界中不愿走出来,不愿再面对现实,而是现实的桎梏已让我无心再去经营,正也好,负也罢,电池已然没电,正负极已毫无意义。被泯灭的人性,被遮蔽的双眼,如何能够领导群众走向美好的明天?基层的政治,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凡此种种,真正能让我释怀的,还是我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如期完成长篇小说《芙蓉》的写作。没有剧透,小说正在创作中。我在如今的工作中,所经历和体悟到的,都会呈现在这部小说中,这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哦!穿越吧?不是的。
初步想来,《芙蓉》是带有神魔色彩的小说,但主要还是以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两代君王统治时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构思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说芙蓉,一位仙灵女,在小说中是纵横唐室和江湖的。
《芙蓉》分为五卷写作,算是长篇大部头的作品。这部小说的写作,对我的写作能力是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插入一段《芙蓉》的简短构思:
麟德二年(665)十月,唐高宗李治率文武百官、外国使臣,皇后武媚娘带领内外命妇,云集东岳泰山下,筑祭坛,准备封禅。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协调天、地、人、神和谐关系的祭典筹神仪式,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封禅祭典。
666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1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2于“登封坛”3;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4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古代祭祀时第二次献酒)。泰山封禅结束后,高宗改元乾封。(注解:1“封祀坛”: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2玉策:亦作玉策,古代用玉版制作之册书,帝王以玉册用以祭祀告天;3“登封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4“降禅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
南岳衡山,赤帝峰。
高宗李治和武后泰山封禅大典,是夜,月圆如玉,月光似水,洒遍神州之地。一颗芙蓉石,自月宫飘出,缓缓落入衡山赤帝峰蕴藏于神界千年的芙蓉石,降落凡世泰山之巅后,色泽越发莹粉润泽。自此,这颗芙蓉石便在衡山赤帝峰,采集着山间的灵气,汲取着日月的精华。
数十年后,735年,杨玉环成为寿王妃的当夜,元始天尊下凡至衡山赤帝峰,点化芙蓉仙灵出芙蓉石体,芙蓉转世为人。天上一日,人间十年。仙界知晓,自玄宗泰山封禅(725)三天后,人间将会遭遇一场浩劫。而人间,755年,距离玄宗泰山封禅30年之后,安史之乱在盛唐治世爆发。
芙蓉拥有和李豫贵妃独孤氏相同的容貌,她是仙神两界的仙神,是为重振安史之乱中的李唐江山,为拯救战乱中颠沛流离的百姓,而下凡救世的仙者。芙蓉在人间以肉身凡人之形而存在,虽为普通世人,却有着通灵的仙家本领。芙蓉是乱世之中,仙神两界对抗妖魔两界的凝神之仙。
生活在盛世中的芙蓉,看过了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帝妃之恋,看过了盛世大唐经历的安史之乱,看过了肃宗皇帝受制于皇后张氏和宦官李辅国,又看过了李俶和沈珍珠的旷世之恋,以及代宗李豫(李俶)和贵妃独孤氏的生死之恋,于代宗薨逝后,独自到了芙蓉园,追寻记忆中的尘念。
779年,李豫薨逝,芙蓉独自来到了芙蓉园。
天地苍茫,落雪纷纷,芙蓉步履轻盈,只身来到芙蓉园,身后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曲水流觞,宴饮欢歌,梦影如昨,而今却人去楼空,再无影踪。这空落落的园子,竟寻不到半点儿丝竹之声。盛唐一梦,繁华尽落,皆是满目疮痍,不忍泪落。
千年的历史沧桑尽收眼底,一年的往事浮沉回眸往西。
一年来(2017年),很多的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北大继教院招收了最后一届(18级)专升本成考学生;而17级英语专业的班主任老师由二位变为了一位,王姗姗老师管理17级英语学生,和部分18级英语学生,也算是费尽心力了。
还有一些变化,比如,去年冬季,16级汉语言文学班的一位Q群管理员把我移出了该群,因为我在群内发了一条北京新东方学校的讲座公告……文化的冲突和共融,确实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当然,还有没有变化的,如我去年9月份的计算机一级两个科目的考试,又没有通过,又如我至今还没有考上北大的研究生,不知还能否考得上?不管今后能否如昔年心之所愿,在通往这条北大考研的路上,我不会放弃。
也许,有那么一天,我真的成功了;但也许,我此生都不会成功,注定我此生成不了北大的研究生。我真真说不清楚了,由此,有了我的小说写作,命运再入重劫?历史再入轮回吗?
奇谋破阵日重光,万里河山月华凉。
此生憾事无从诉,唯向梦中索前缘。
上一个章节《奇谋破阵日重光》中,我以小说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心中沈珍珠在安史之乱中的归处,而且设定沈珍珠的命运是无疾而终。盛唐治世遭遇安史之乱,世人的内心终究抹不去苍凉的忧愁,悠悠叹息,亦或仰天长啸,都不能阻止战火蔓延。
安史之乱造成唐朝社会每况愈下,在那样一种繁华不再的境遇中,吴兴才女,名门之后,沈珍珠这个李豫的“皇后”必然归隐。唯此,才能远离纷扰,安然渡过此生。沈珍珠远离后宫的争斗,更是为了儿子李适日后顺利登基。
李豫登基后,遍寻沈氏而不得,郁郁寡欢,足见李豫对沈珍珠的一往情深。千年之前,安史之乱中,沈珍珠究竟是生是死,不得而知。因此,后世便有了无数的猜想和遐思,各类小说、剧作中,对沈珍珠安史之乱后的去向也是众说纷纭。在我的文学构思中,直至李适登基,寻到生母沈氏,沈珍珠此生的尘念已了。
相比较而言,李豫的贵妃独孤氏,便没有那么长命了。书中记载,独孤氏为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颖的女儿,以姿色绝美而被选入宫中。大历三年(768年)二月,代宗封独孤氏为贵妃,专宠后宫。
但是,后宫佳丽三千,独孤氏受宠,定遭其他妃子妒忌。书中记载独孤氏所生华阳公主于大历九年(774年)不幸得病夭亡。细细想来,聪明可爱、深得父皇李豫喜爱的华阳公主,为何早夭?她难道不是后宫争斗的祭奠者吗?
这,真真说不明白。史书中亦或有记载,但我至今没有读到。于我,在文学中,可以假想一个华阳公主早夭的原因,那便是后宫和权势的争斗。书中载,独孤贵妃在爱女华阳公主死后,于大历十年(775年)十月病逝。
独孤氏在世时,李豫一直未封她为皇后。独孤氏死后,李豫追封其为贞懿皇后。可见,沈珍珠虽不在李豫身边,却一直在李豫心中。一位痴情帝王,需要妃子的陪伴,独孤氏便是李豫在位时能够慰藉他内心情感之后妃。
独孤氏美丽善良,知李豫心里始终有沈珍珠,从未有过僭越之思,因而,李豫在皇宫与独孤氏的相处中,也是日笃情深。情深之至,阴阳不离,独孤氏死后,李豫将孤独氏的遗体一直殡于内殿,以天天探视。直到三年后,才将独孤氏的遗体下葬,可见,李豫用情之深。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唐 李商隐 《花下醉》
779年,代宗驾崩,沈氏之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德宗一朝,少风月事,重削藩。
至德宗时,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手握重兵的藩镇直接威胁着唐廷的安危。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更是熊火难熄,朝纲混乱、朝廷动荡。
安史之乱中,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德宗建中元年(780)唐廷实施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把赋役征收的对象由身丁改为以土地为主的资产。两税法的实施,扭转了唐廷财政危机的局面,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赋役负担不平衡的状况。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唐 白居易 《舟中读元九诗》
德宗即位后,面对藩镇的威胁,决心削藩,以巩固中央政权。然而,唐廷以藩制藩的战略,却促成了新军阀的形成。继幽州朱滔、成德王武俊、魏博田悦和淄青李纳四镇连兵称王之后,建中三年李希烈因不满唐朝中央令其重回淮西的要求,也公然反抗朝廷。(《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 下册 张岂之 主编)
泾原兵变,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在长安拥戴前幽州节度使朱泚称帝,派兵围困奉天。邠宁节度使李怀光率朔方军驰援,解除了奉天之围。朱泚围困奉天一月余,未果,退回长安固守不出。而德宗听信宰相卢杞谗言,认为李怀光自恃功高,拒不召见李怀光,激起李怀光叛变,与朱泚联手反抗唐廷。德宗被迫再奔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神策行营节度使李晟重整军中士气,组织长安附近军队平定叛乱, 德宗返回长安,此时已是兴元元年(784)。泾原兵变后,大唐天子威严扫地。经此巨变,德宗一改此前锐意的削藩态度,转而下诏罪己,赦免了除朱泚外的所有叛藩。如此,德宗一朝的削藩之战不了了之。
玉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唐德宗薨逝。太子李诵(761-806)即位,是为唐顺宗,病重的顺宗即位八个月后被迫让位给太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削藩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宪宗之后的李氏皇帝,从唐敬宗和唐文宗时期开始,唐帝国已经出现明显的衰败倾覆之势。到宣宗李忱时期,虽有“大中之治”,但已然改变不了唐王朝衰败的颓势。唐宣宗(810-859)逝后,其子懿宗、其孙僖宗,相继即位,祖孙三代各当了十三四年皇帝,共统治了40余年,一代不如一代。
文德元年(888),皇太弟李晔登位,是为唐昭宗(867-904)。唐室江山已是风雨飘摇,政令不出国门,唐朝名存实亡。907年,唐朝最终被在黄巢民变中发迹的军阀朱温所取代。(《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 下册 张岂之 主编)
什么样的人能够写小说呢?
我想像我这样喜欢奇思妙想,喜欢看影视剧,喜欢读小说的人,才是最能写好、写成小说的。
《芙蓉》的写作既然已经启动,我哪里还有退路?真是羡慕人家本科就是中文系的学生,有专业背景,写起小说来,毫不费力。
我会迎头赶上。这个时代,影视业的发展,给像我这样创作小说的人,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构思源泉。
挣脱不掉的尘世枷锁,逃脱不开的记忆牢笼,把我牢牢地困在了那里,记忆里的往事重重,总在寒冷彻骨之中,让人感受到噬骨的恐惧与惊悚。所以有了这篇《剑之影》,这篇写作了三个学期九万字的散文小说。
在《剑之影》(上)中,我曾提到2003年暑假初到在北京新东方学校学习公共英语六级课程时,老师在课上讲到的练剑的三重境界。为写这篇文章,我特意从网上查找了相关资料,这三句话来自电影《英雄》。
《英雄》是2002年上映的电影,大腕云集,红极一时。无名、残剑、飞雪、秦王、如月、长空,演绎了一场欲刺秦王而放弃的悲壮与苍凉。残剑在三年前放弃刺杀秦王,而在三年后,死在恋人飞雪的剑下,飞雪杀死残剑后,自杀。
三年后,无名刺杀秦王时,秦王领悟到了三年前残剑所悟,即练剑的三重境界,便是:“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第二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第三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
无名听后,像三年前残剑一样,为了天下,放弃了刺杀能够统一中原、让天下不再有杀戮的秦王。而秦王,不能违背大秦律令,无名死于万箭之中。
这第三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在《英雄》中为不杀,为和平。为了天下,残剑、无名最终都放弃了刺杀秦王。而秦王身为帝王,最终还是杀了无名。
一段为了天下苍生的爱恨情仇,一段由爱生恨的生死恩怨,电影取名英雄,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秦王,还是默默无闻的无名,都是英雄。英雄,是那个时代的人物代称。
当年在北京新东方学校六级的课堂上,听到这个以练剑的三重境界来隐喻解阅读题的三重境界的讲解时,我的心中也是半解半不解。如今了然,最高境界,第三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便是解阅读题的至高境界——方法和技巧已化为内功,结合自身的英语修为,以无剑胜有剑,所向披靡。
或许在我进入北大继教院英语专业学习之前,自己还没有体悟到上面这一点,但经过几次英语专业的期末考试后,我发现自己在解阅读题时,已将当年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习得的阅读解题方法、技巧化为了无形,做题的正确率是最佳证明。
我期望在《芙蓉》中,能够给读者一个完美的故事呈现,当下后宫题材的小说层出不穷,《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云中歌》等等, 《芙蓉》的写作,不过是这些优秀作品中的沧海一粟,是朝向心中共同感觉的写作者的思考。
千年前的历史,和十多年的求学经历,相比之下,似有相同,又有不同。连我自己都不知为何,作为一个外语专业的学生,怎会阴错阳差地走上写作古代题材小说的作家人生道路,真真是不可思议至极!
或许这是命运给我的一重礼物吧,让我可以在文思千年的写作中,遗忘过去的痛楚,而寻回纯真的情谊。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在象牙塔内重温那种曼妙的情谊,情亲、友情、爱情,还有我的文学情,那会是一件多么惬意的是啊!
当然,还有我的外语学习,眼下的英语专业学业课程的完成,今后的继续学习,还有还有我心底最痛的俄语专业的学习……
万里河山月华凉,千年前的李唐王朝如是;千年后的妤娣之我,《剑之影》的写作如是。这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回忆,当历史交织记忆而成为一种文学文字时,那是我生命的支点和支撑,我的灵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