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雨觞
当代教育界,有一个神话,其实,她更是一则传奇。这则传奇,是一个记载中国人英语学习热潮的传奇,是一个成就学子海外留学梦的传奇,是一个鼓励学生不畏失败勇往直前的传奇,是一个突破当代中国应试教育制度弊端的传奇,是一个引导学生乘着梦想的航班启程的传奇。这个传奇,不言而喻,她就是新东方。新东方,爱之所筑,心之所向;新东方,忆之所萦,梦之所往;新东方,课之所精,学之所庠;新东方,情之所系,思之所想。新东方,我们人生的航班;新东方,我们命运的导向。
当一段爱情已经走到尽头,当一段往事已在心底回眸,当我不愿再看到你而只想在心底思念你,当你不愿离开我却要说出分手之语,这便印证了一个事实——过往的一切都已尘封在了记忆里。盛夏光年里,记忆随着灼热的空气蒸腾在太阳的光线中,热浪袭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翻涌着心海过往中的尘世沧桑,点点滴滴,甚为难忘。往事如烟,在这个缤纷落尽的季节中,随着天宇间蒙蒙的雾气飘散开去,苍茫之中,这凡间的一切似乎已经注定要如此这般地成为传奇。
夏至之日,是北半球白昼最长而夜晚最短的日子。这一天,北京晚上八、九点钟时,日光依然可见。《恪遵宪度抄本》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每年此时,校园里都会呈现一派期末复习的火热景象。
夏至日,鳞璐儿在自己家的书房里,复习着期末考试科目内容。读了博士以后,璐儿有时真觉得自己已变成男士、女士、女博士中的第三类人了。在人们的印象中,女博士不食人间烟火,是这个社会中较为另类的群体,早已远离了红尘,远离了纷扰,而隐遁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了。
博一下半学期开学时,鳞璐儿正式搬入了新家。半个学期的适应,如今,璐儿的内心已经有了一份安全和安定感。有了自己的家,再比照租住人家房子的感觉,二者确实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眼下期末复习,璐儿再也不用跑到自习室或图书馆去挤占座位了,离开租住的房子,在自己家里复习备考,璐儿感觉学习效率比往年高出很多。
想想此刻在校园的某个角落,疯狂准备着期末考试的北大同学们,此刻的他(她)们就是曾经的自己,而现在的自己就是曾经的他(她)们。恍然之间,璐儿有了一种苍老的感觉,努力过后,拼搏过后,有了自己的房子,反而觉得心念空空了。这,也许就叫做成长吧!
学业和写作,是鳞璐儿翱翔于文学天际的一对翅膀,继续学业,坚持写作,才能展翅高飞,从中阅尽尘世沧桑。一年了,《谍战之魂》的销售热度已过。在文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名家名作竞相争妍,今天是鳞璐儿的《谍战之魂》热销,明天就是莫言的《司令的女人》、《生死疲劳》热销,璐儿要想在文学市场中站稳脚跟,还要再不断推出新作才好,否则,没有了版税收入,自己以后便要坐吃山空,那将后患无穷。
一个作家,有了一些创作实绩后,很容易固步自封,在原地打转,不再前进,这似乎已成了一条不用言明的创作循环规律。任何一个作家进入到一定的创作高度后,都需要以清醒的头脑认清这个阻碍自己继续创作的规律,之后,用实际行动跨越这个在原地踏步的阶段,以让自己能够走出此时的创作低谷,看清这个低谷内有碍视线的重重迷雾,以便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再度攀抵文学创作的顶峰。
然而,如何跨越这一步?怎样跨越这一步?自是要因人而异。对鳞璐儿来说,一方面,攻读北大中文系的博士学位课程,在开拓视野、加深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自身的写作素养自会得以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自身知名度的扩大,璐儿会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签售活动,阅历丰富了,眼界便更为开阔,创作灵感也会在其中不断闪现。量变累积而成质变之时,璐儿便可以突破自身固有的创作模式,寻找到文学写作的新方向,从而迎来下一个写作高峰。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芙蓉》的灵感源自暑假时的杭州行,到了江南水乡,璐儿内心情丝涌动,创作灵感勃发,到几个著名旅游景点走走看看,游游逛逛,《谍战之魂》的创作压力在此间逐渐散尽,自然地,下一部小说的创作构思便于其中出现雏形。
那日,鳞璐儿走过西湖边,看到湖边盛开的荷花,亭亭玉立,朵朵含羞,娇艳如刚出浴的美人儿。这时,心中念起了“出水芙蓉”这个词,芙蓉,人名,这样想着,璐儿开始深入构思,脑海中闪现了写一部唐代宫廷题材小说的念头,名字定为《芙蓉》。
离开杭州回到北京的寓所后,一周的时间,鳞璐儿便已完成了《芙蓉》故事梗概的写作。之前几部作品的完成和畅销,为鳞璐儿的作家人生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但同时,璐儿心中也忧患忡忡,害怕自己继续写作时思路受阻,害怕新作上市时前景堪忧,种种,种种,烦乱,困顿。
完成《谍战之魂》至今,鳞璐儿极力地让自己从以前的文学创作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摆脱既有的文学写作套路,尝试着在新的方向上进行小说创作。这个学期,每天课后回到家中,璐儿都习惯性地进行着小说写作。
已经完稿的新作《芙蓉》,便是在这个方向上的新的探索和尝试,这部新作的创作思源,除了缘于去年暑假的杭州之行,在动笔创作时,还受到了本科阶段读过的一篇唐传奇的启发。
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多以记、传之名为题,以史家笔法为依,清新隽逸的描写人世间的男女之情,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学遐思。
《霍小玉传》是一部爱情悲剧传奇故事,也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作者蒋防,字子微,义兴人,善诗文,因著《霍小玉传》,而垂名文学史册。《霍小玉传》描写了:
霍小玉原为霍王之女,只因其母是霍王的侍婢,地位低下,无力保护小玉,小玉终被众兄弟赶出了王府,沦落为妓女。
她与名门望族的陇西才子李益欢会,自感“一旦色衰,恩移情替”,只求与李益共度八年幸福生活后,出家为尼。然而,残酷的现实未曾让她实现自己的愿望,李益一回到家就背信弃约,选聘甲族卢氏为妻。小玉相思成疾,百般设法求见李益,李益嫌其为风尘女子,避而不见。
最后一黄衫豪士“怒生之薄行”,将李益强拉到小玉处,小玉悲愤交集,怒斥李益:
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小说中描写她说完这段话后,“乃引左手握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
这则传奇故事,描写了霍小玉的红颜薄命,描写了李益之流的卑鄙无耻,鞭挞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冷酷无情和封建礼教的丑恶残酷。
写作古代题材的小说作品,阅读大量的古籍文学作品是必然的过程,在先贤作家的文学才思中,汲取适合自己文学创作的营养,可让自身文学创作的生命力旺盛不衰。
唐传奇《霍小玉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颇深,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汤显祖之“临川四梦”,便是中华文学瑰宝,如学界所云:“汤剧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审美意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
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紫钗记》的创作,便是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本事,借鉴了《大宋宣和遗事》中的部分情节而成。汤剧之《紫钗记》演述唐代诗人李益在长安流寓时,于元宵夜拾得霍小玉所遗紫玉钗,遂以钗为聘,托媒求婚。婚后,李益赴洛阳考中状元,从军立功。卢太尉再三要将李益招为娇婿,反复笼络并软禁李益,还派人到霍小玉处讹传李益已被卢府招赘。小玉相思成疾,耗尽家财,无奈中典卖紫玉钗,却又为卢太尉所购得。太尉以钗为凭,声言小玉已经改嫁。豪杰之士黄衫客路见不平,将李益强力挟持到染病已久的小玉处,夫妻遂得以重圆。(《紫钗记》剧梗概引自《中国文学史》第四卷)
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汤显祖
《牡丹亭》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之翘楚,《牡丹亭》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剧作描写一个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思念梦中情人郁郁而终,死前对镜画了一幅自己的小像(《留真》),且在自画小像上题诗:“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并拖春香在自己死后将画像埋在花园中的太湖石下。
三年后,青年书生柳梦梅赴临安赶考,路过南安时害病,遂在梅花观养病。一日,柳在园中游逛,发现了杜丽娘的自画像,且挂在壁上反复欣赏,对画中人日久生情。此后,杜丽娘的幽魂出现,夜夜与柳梦梅幽欢。一晚,杜丽娘之魂告诉柳梦梅,她就是画中人,并要求柳开墓让她复生。第二日,柳梦梅与石道姑一起开墓,救活了已死去三年的杜丽娘。
此时,李全作乱淮安,杜宝奉命由扬州移镇淮安之乱。杜丽娘的私塾儒师陈最良发现杜丽娘坟墓被掘,告知杜宝盗墓之事。至淮安,杜宝派陈最良设计招降李全成功,淮安之乱平息,安抚使杜宝大摆太平宴。柳梦梅自称是安抚使的女婿,闹了太平宴,被抓。杜宝拷问柳时,发现了女儿的自画像,认定柳便是盗墓贼,将其吊打。科考放榜,柳梦梅状元及第,报喜的朝官发现柳正被吊打,将柳带走。后在皇帝面前辩诉,确定杜丽娘死而复生,皇帝出面调解,柳梦梅与杜丽娘喜结连理,剧作大团圆结局。
《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内容离奇庞杂,人物众多,面目各具。《牡丹亭》一经问世,不胫而走,“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据载,杭州女伶商小玲,因演出《牡丹亭》伤心而亡。(焦循《剧说》)而西子湖畔冯小青题诗云:“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美丽而苍白的爱情之花,生长在封建桎梏的冰冷枷锁下,那是一场不合时宜的爱情邂逅,主人公为之生,为之死,出生入死,死而复生,乃天下至情。《牡丹亭》的至情论在青年男女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是以此剧在舞台上常演不衰。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牡丹亭 游园》
这种富于永恒艺术魅力的传世之作,对鳞璐儿接下来的文学创作影响颇深。如此文采,鳞璐儿是之为《芙蓉》写作的方向,不能超越,尚可比及。无妨逊色牡丹,但求问心无愧。
由此,璐儿构思出了《芙蓉》的小说创作背景,梗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