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会双的头像

曹会双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07
分享

网络写作——我人生的作业本


        
2004年以前的杂志阅读里,我知道了世上有个好去处,叫网络,网络里有个好景点,叫论坛。这论坛像文学沙龙一样,可发原创文章,也可参与评论,极其向往的我,决定先从电脑基础知识学起。
        
从未触摸过电脑的我,把五笔字型学得近乎泪奔,也还是半生不熟。面对虚无飘渺的网络,更是一头雾水。徘徊在网站外面,不知什么是注册和登录,不知什么是网易邮箱,也不知什么是灌水和清空,近半年的时间,我都在站外逡巡和琢磨,几近崩溃。直到2005年夏的某一天,我误打误撞走进一个叫齐鲁热线的网站,闯进一个叫听韵山庄的论坛版块,这个版块以发诗歌为主,坛友们发得热火朝天,回得不亦乐乎,这种酬酢应和,多像古人的曲水流觞啊。我试探性地发了几篇旧作,点击率极低,正沮丧时,一位版主老师回复我说:你怎么不加入诗歌大队呢?我问:我该怎么加入?老师回复我说:拿起笔来写呀。我这才醒悟,也才想起自己已有好多年不读诗不写诗了。下线后,我兴冲冲地从市图书馆借阅了徐志摩和李金发的合集,读得不知今夕何夕,练得也天昏地暗。在以往的阅读名单里,我摈弃了诗书,总以为那是青春时期的读物,唯有在那一年的溽热中,才真正发现了诗行的好诗句的美。2005年的夏天,像一道分水岭,友好地走进了我的生活。此前,我的练笔是懵懂莽撞的,此后,我的练笔才有了方向感和依附感。
         
一开始,我发的原创帖的确糟糕,像私下里信手涂鸦的练习本,不忍卒读。面对犀利的回复我汗颜,只恨自己才疏学浅,面对论坛痞子谩骂性的回复,我不针缝相对,只当作是督促是鼓励,并努力改掉堆砌词藻的毛病,与人为善总比与人交恶好。练了几年后,渐有起色,对于我的文字风格,曾三次引起网友们的激烈争论,我只想静心发帖,不想为此而引起事端,面对双方的争执,我真诚地对他们说:谢谢大家的关注,请允许我慢慢进步。五年后,我慢慢找到了感觉,也写出了一点小成绩,并以谢谢读过我诗的眼睛为签名,来答谢朋友们的关爱与支持。我也采纳了某位老师的建议:减少发帖量,沉下心来多读多看多练。就这样,我开始了一种网上网下自由切换的生活状态。打开电脑,边听音乐边在Word文档里敲打事先写好的底稿,打完后检查数遍,分别复制粘贴到论坛或博客中。每发完一次原创帖,我像出色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样轻松和充实,网友们的点赞像老师在作业本上画下的红勾,一直甜到我心底。关上电脑,我是俗人一枚,忙家务忙孩子忙上班忙着追热剧。现实生活给了我一个烟火气十足的真实世界,网络写作给了我一个想要的文字世界。二者并不冲突,被我相辅相成地穿插于俗世。网里,键盘的噼叭声给我精神的驰骋,鼠标的点击送我心灵的自由。网外,我是生产流水线上平凡的一个,素日里与油盐酱醋周旋,与市井八卦同伍。
    自从有了人生作业本后,我不再疏懒,见缝插针地读和写,无暇理会周边的蝇营狗苟,同时也学会了欣赏大千世界,从四季更迭中提炼意境,从平常事物中提取诗意,铺纸捻笔,信手拈来,万物皆可入诗行。我这薄薄的作业本,没有几处出彩的,却是我全身心的投入和半生的积累。经过几百本读书笔记的苦读,经过几百本日记的苦练,让我意识到自己终是秉赋欠缺而笔力不逮,只能算是个文学爱好者而已。为了保持作业本的纸面整洁,在所有的原帖和回帖中,我没有否定过谁更没有嘲弄过谁,大家都是学习者,不必苛责,喜欢就点击,不喜欢就略过。
        
网络并不虚拟,它是众媒体的一个。网络也并不可怕,啥人用成啥样。网络,如同喧嚣红尘,有正有邪有善有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看你怎么选择和运用。不被网络捆绑和奴役,才是世间智者。我视网络为写作的窗口,写好每一篇文,发好每一道帖,是我人生的准则。网络写作是没有门槛,但你自己不能不设门槛,你的一言一行一诗一文,都是你的人性表现和人格体现。
          
三年前,与我一起发帖的,还有十来人,六年前,与我一起发帖的,还有几个人,十年前,与我一起发帖的,只剩我一人。面对漫长的苦读和遥遥无期的苦练,面对重重失败和旁人的哂笑,面对毫无来由地诋毁和打压,我都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旦放弃了,就再也没有勇气捡回我的文字梦了。认真做好每一份作业,已是我的生活习惯和人生信仰。每次书写都是我生命的轨迹,每个帖子都是我的故人,谢谢网络,谢谢写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