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会双的头像

曹会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27
分享

哦,母亲(外一篇)


 

(一)

小学毕业时,我们六个考上了当地一所初中,我积极地准备着开学的事。我们几个去燕家,是想商量一下开学的事。

燕是家里的老三,她大姐初中毕业,二姐没上过学。燕的数学真是好,她做应用题时,做得又快又对,常讲解给我们听,而我呢,总是冥顽不灵。

我们去之前,燕已在请求她母亲要她去上学。她母亲一直低头缝衣服,就是不松口。我们几个帮着腔替燕说话,也没用。燕的母亲说,闺女孩子家认几个字就行了,早晚是人家的人。磨蹭了半天也没个好结果,我们只得悻悻离去。

我们几个高高兴兴地开学了,燕和她的姐姐一起出豆腐卖豆腐,豆腐渣用来喂肥猪,没几年,她家就是万元户了。

我们那几个同学,断断续续地辍了学,最后我也只得回乡务农。

我的母亲不识字,我的父亲也只是略有文化,但对我们四个孩子的上学问题一视同仁:不管是儿子还是闺女同样供,上到哪里供到哪里,就看个人的才分了。于是,在外努力打拼的父亲,在家边种着地,边摊着煎饼的母亲,全心全意地供我们上学。我们一年年地背着煎饼走在求知的路上,最终都未达到预想的成绩,却都识了字。我非常非常感激父母的开明,成用不成用先让我们上学,为的是让我们识大体懂人情悟人生。

有些愚笨的我,当了个“文学女青年”,爱看书爱幻想爱写写画画,所以知识未曾因学业的中断而停滞。我暗想,当年我未能用学业报答父母,学习可是一辈子的事,我可以另僻一径,以写作为路来感父母啊!

岁月更迭,到了这般年龄,经过了一些事见这一些景色后,对父母的不容易越来越感同身受。常有两幅画面在我面前晃:燕的母亲边缝衣服边无情地拒绝了燕的上学请求;我的母亲在鏊子窝里一摞摞地摊着煎饼,并等着我们放学回来……

 

(二)

“外头的事,哪能依咱呀。”这是母亲常对我说的话。

那年,天大旱,有家人在一小水库前,用泵抽水,虽贵得要命,各家还是要排号浇地。母亲想排个号,那个人叨着烟卷说水不够抽了,母亲拿着一盒大鸡烟,说先排上个号再说,对方傲慢地不接,母亲就撵着往他口袋里装,最后那个人说等等看吧,母亲笑着直道谢。

那时,我刚下学,还有点儿“书生气”,怪母亲不该这么腆着脸求人,母亲不让我说话,生怕让对方听见了。那一刻,我感到极度的悲哀。最终水抽干了,我们也没浇上地,那个人再见了母亲客气了不少。

某年,我有点难事,求单位里的某位小领导,可人家冷着个脸,不给一句暖和话。面对这么一个花花事不断的领导,我从心底里恶心,但为了生存,我不得不用两盒烟去求他行个方便,半是悲哀半是悲凉中,我想起了母亲当年求人的场景,直想号啕大哭。

跌跌撞撞了这么多年,我看到了人性太多的恶,也看到了少许的善。老百姓想做点事,一小块石头就能挡住路。再怎么不容易,还是要往前走,无非是想活得有一点点尊严。可为了这点尊严,你不得不一次次把自尊心狠狠地踩在脚下,与那些挺腰腆肚的掌权人,说好话堆笑脸。是啊,“外头的事哪能依咱呀。”母亲常说得这句话,透着太多的无力感!

 


 

沉默的日子里

 

刚看到了一句话,深有同感:“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边抄录这句话,边想起了自己“扎根”生涯。

二十多年前,一位老师和我说,要想写出好一点的东西来,必须多读多练,和我上学时语文老师说得一样。可是得从哪里读起写起啊,满眼里都是好书,却不知读哪一本好,满心腹的感受,提笔却成闷葫芦。那时的我,愿读的能读懂的也只是“知音体”,深一点的文字,根本摸不着庙门;那时的我,写出的尽是些“朦胧体”,无病呻吟状,还是憋了好几天,勉强凑成的。

终于有一天,我下定了决心:抛却“知音体”,从美文读起,循序渐进,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抛却“朦胧体”,天马行空中,一点一滴地练,先成段后成篇。

那些时日,我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地苦读苦练,有螺狮壳里做道场的味道。身边人不断地撇嘴甩白眼,让我扎心让我难受,却没挡住我练笔的路。

后来,我试着投稿,石沉大海的多,冒水花的寥寥,惨败的我还是使劲吸口气,锲而不舍,继续惨败;我又试着参加征文,十多次才听个水响,让一路溃败的我甚是高兴。

惨败和溃败一次次吞噬着我的信念和信心,好歹我记吃不记打,颓废一段时日后,又冒出信念和信心的芽儿,再一次被无情地掐断。在无限纠结,无限循环中,我竟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见过好多文友,烟花一样灿烂几回,便销声匿迹,有的高调出场几回,惊艳又惊鸿,却高开低走,最后只剩下关于他的传说。后劲不足,是许多写者的惯病。写东西,先是拼才情,后是拼长劲。我一直多读多练,就是为了保持一点力气,慢如龟速也是走,再慢也是不停止。

在书里,我拾级而上,看到了广阔和深邃;在写里,我竟有种心中有般若,落墨见菩提的感受。只要在读,就有颖悟,只要在写,眼里的缤纷会多起来,脚脚步步都能入诗。忽明白了老师说得多读多练,就是找感觉,找读的方位找写的角度,合适的书会读出会心一笑,适合的题材会写得热情洋溢,读和写就是触摸生活的肋骨,领会语言的意图,练到庖丁解牛了,落笔就有了勇气和底气,触类旁通的感悟多了,好句式也就纷至沓来。

读了这么多年,写了这么多年,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只能是个陪跑者,深深失落后也接受了这份失败。低智商弱情商的我,跟着别人看看文学的风景也是好的。读书让我认识了世界,写作让我认知了自己,原来我如此平凡,为了这份平凡,我已使出了浑身解数。我拯救不了人类,我改变了环境,我改造不了谁,啥都不是的我,不能给祖国添砖加瓦,不给家人添乱就是英雄+了。

我读我写,读好能理解的内容,写好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就是扎根的过程。把自己整明白了,把日子过安稳了,这一遭也算是没白忙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