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会双的头像

曹会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1
分享

读书的偏好是品味的分数

1.我在听《寅次郎的故事》《啊,野麦岭》,这些,我二十多岁时,从我那个小收音机里听过,当时,好些东西我虽听不懂,却喜欢听。现在有了相关的音频软件,中外旧电影大部分能搜索得到。

上小学时,我听过一个根据外国作品改编的广播剧,大意是:因为生活窘迫,小男孩的父亲在马戏团,以扮演可爱的动物来维持生计,整天乐呵呵的父亲,并没告诉孩子的真相,这天,小男孩子高兴地和伙伴们也来看马戏团,在一片欢呼声中,表演的绳子忽然断了,可爱的动物从高空坠落下来,拼命哭喊的小男孩,这才知道,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表演,原来是父亲用命换来的……迄今为止,我仍没有查询到相关的音频,更没查询到小说的名字。

我还听过阮玲玉及白玉霜的广播剧,此后,但凡见到她们相关的文章,我都要细读。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一直记在我心底。

我这个乡下孩子,当时是无缘接触名著的,乡下人没几个懂文学艺术的,也没有谁去关注精神生活,能把三顿饭吃饱吃好就很好了。我就是从一个小小的收音机里,蹭着名著的边,蹭着艺术的边,蹭来的东西,一直滋养着我。

当我来到凤城后,生活条件好了些,我告诉自己:要珍惜!要努力!绝不能虚度!三十多岁时,我第一次走进了图书馆,看着那么多的书,我有种想哭的冲动!在求生存的缝隙里,我见缝插针地读了好些喜欢的书,也随着心情写出了自己想写的文字。经过书荒的我,经过前途渺茫的我,经过绝望重重的我,一直在填一个愿望的洞。


2.之所以喜欢做读书笔记,一是出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是处于徐老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三是用边读边记的方式,让自己尽量读下去读进去,哪怕从中学到一个词也是好的,四是平复心情,

心情极度糟糕极度烦恼时,就找来喜欢的哲思美文,摘录其中的好段落好句子,虽当时并不记得什么,过后却是不可多得的心灵“财产”。

每本读书笔记,都有自己的序号,每回在新的封面上,写下一个新的序号,我就多了一个朋友,有空时,我会随手抽出一本来看,不想看了,就随手再出找一本来,见自己如此矫情,不禁哑然失笑,真真是“油条沾白糖,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3.二十多年前,喜欢读《中国青年》杂志,其中有一栏目,是打工者的自然来稿——讲讲自己工作中的难事糗事快乐的事。我很倾心这个栏目,当时也很想投一下稿,只是文笔稀松,投过去也是会被毙掉的——在海量的来稿中。

断断续续地读下来,发现有那么多像我这样的一线工人,悲悲喜喜地过着日子,沉沉浮浮地工作着。为了一份工资,在不甘心中熬尽了青春,几十年下来,个人没有任何的发展,只是为工资而工作。其中有位女工写道:她要在荒漠中,每天来回走几十里,检查生产管道,黄沙满天中,就她一个人在固定的线路上移动。为了排除恐惧和寂寞,她常常是边走边大声唱歌,或是背诵诗词,幸亏没有野兽的出现。我也效仿过这位女工的做法,悄悄地背一首喜欢的唐诗或宋词——在人情逼仄的车间,在人性芜杂的工作中,只是自己没有坚持下来。

前些年,再见《中国青年》,简单浏览了一下,完全没有了当时的味道。类似感觉的还有《女友》杂志,《女友》,那是我年轻时阅读的“白月光”,“她”已变得我一点也不认识了。有些事物,事过境迁后会物是人非,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觉了。


4.通常,创业有两种,一是物质的创业,二是精神的创业。

物质的创业是为家庭攒钱,为家族上升为中产阶级而挣资产。精神创业是文化艺术,为家庭攒书香,为家族升级为书香门第而攒底蕴。

物质创业成功的,世人顶礼膜拜,谄媚恭维。精神创业成功的,世人不屑一顾,边夸赞边撇嘴。


5.有独特风格的写作,是从0到1,这是创造;跟在后面模仿大量相似款的写作,是从1到1万,这叫制造。创造和制造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王者,后者是青铜。


6.“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活于哪个生存层,都有其无法跨越的难处。在人生的第一层,有鸡毛蒜皮的烦恼;在人生的第二层,有蝇营狗苟的困惑;在人生的第三层,有勾心斗角的疲惫;在人生的第四层,有相互倾轧的无情;在人生的第六层,有权欲搏斗的残酷。每一层都有小人恶人善良人,每一层的人都有斗法,都斗得乐此不疲,每一层都有人很好地存活下来。

人最没有价值的,是在第一层窝里斗,且斗一辈子,上演一幕幕“螃蟹效应”。想有所作为,至少要在第三层里,试试红尘的水深水浅,试试人性的冷冷暖暖,俯视里有顿悟,仰视里有迷雾。


7.最开始的读书,往往会读到一些垃圾书。因为没有阅读经验,常是来者不拒,没有一定数量的比较,就没有眼光来进行辨别。读到一定品味后,就能很快鉴别出好书和坏书,能识破垃圾书对你的企图对你的侵害,能很快逃离出三流书对你的精神伤害。

书海如人海,一撇一捺的人群中,总有人对你不客气,总有人对你很客气,总有人无私地教你审时度势,总有人嫉妒作祟泼你脏水。在人海中混几年,你就知道谁对你善谁对你恶;在书海里混几年,你一掂量,便成哪本书是盗版,哪本书是正版。更晓得哪本可扔垃圾堆,哪本书可奉为经典了。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你人生的朋友圈,是你品德的积数,你读书的偏好,是你品味的分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