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外界的桥(外一篇)
当初,我未能用学业,让自己走向外面的世界,去看喧嚣尘世的无奈与精彩。好在有书,为我搭建了一座心灵的桥,让我通过文字看世界,帮我运用语言去憬悟生活。
那时的书,基本是借,形形色色参差不齐,有的软沓沓脏兮兮的,有的出身不好有的身份隐晦,我以“开卷有益”为准,摒弃不想要的,捡取想要的,读得理智看得机智,所以不曾受侵扰染毒素。哪本书走进我的生命,是命运决定的,让哪种精神养分留在生命中,却是我自己决定的。如果做不到筛选,如何提取言语的菁华?由好读书到会读书,是考验你的眼力,由多读书到读经典,是考验你的心力。得到一本书,是一段不小的机机缘,看到一本好书, 是一份不错的良缘。如果把书读到字句安稳,意境深邃,就是有一定鉴赏能力了。
带着对书的依恋,我从乡村来到凤城,书和我不离不弃,我与书和平共处,书的本数在增加,我的阅读质量也在叠加。书拓展了我的空间和时间,也拓宽了我的岁月与心境。书像我口袋里的零钱,哭了时买块糖哄哄自己,痛了时买点止痛药止止痛。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我更觉渺小,而每每认真读一本书,渺小的我便找到了存在感。有人说现实是“监狱“,肉身囚禁其中,而阅读是让精神“越狱”,这比喻甚好。一本书是一个点,多本书是多个点,我用谦卑点点相连,就组成了心灵的桥,在桥上,我遇见了好多善读的人,我们在桥上看风景,同时也成了一道别样风景。
在生活里打的滚多了,自然就学乘了,在书里打的场多了,自有粮食满囤。在好书里情感丰沛逸兴遄飞,在不太好的书里披沙拣金去伪存真,让过桥的你底气有人气有骨气,让走向外面世界的你有颗参禅的身心,成个心气超群的人。
获奖作文《名声》
1987年,我还在上中学,自己所订阅的某期《作文》里,刊登的《名声》,获全国中学生作文邀请赛一等奖,作者是河南省商丘县观堂乡花坟中学的郝红梅。作文有小说的成分,却读得我暗自流泪,因为我和文中的主人公有类似的心灵创伤。
获奖作文大意是:一位女中学生,因为借一支钢笔给同桌男生,而被冠以两人“好上了”的恶劣名声,学习优秀的她竟想自杀,最后不得不离开了校园。“深夜,她躺在床上,泪水湿透了枕巾,回想她几年的生活道路,是多么曲折,多么坎坷,她擦干眼泪,在昏暗的灯炮下,又打开了日记……”我读一遍,流一边泪,再读一遍,再流一次泪,随手用圆珠笔在空白处写下“我们有相似之处!”“我要和主人公一样坚强!”。之后,有同学要借我这期的《作文》看,我没多想便借给了她。当它再回到我手上,我重读《名声》时,发现竟有同学在我写下的那两句话上,打了大大的“X”,还写上“装什么装!”(从字体上,我能辨出是谁写上去的。)我趴在书上,又偷偷地哭了。我只不过是在自己所订的刊物上,写了一句感同身受的话,他们竟如此恶劣,还有我平时不过是用日记的形式来练习写作文,只是想提高作文罢了。而我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一次次嘲笑我,编排我诋毁我,并向老师告状,说我在日记里骂老师……
《名声》获奖的第二年,郝红梅被商丘师范学校录取。师范毕业后,郝红梅如愿成了商丘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成为学校的骨干,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郝红梅曾对记者说,《名声》中写得事,实际是发生在她上小学的时候,只不过是一次同学起哄说她与某位男生“好”,谁知,进入中学后,流言仍缠着她,《名声》即缘于此。
我在无数次的风波后,狼狈地结束了中学生活,在青青绿绿的庄稼地里,几度挣扎与思量,我又握笔开始读书记笔记练笔背诗词 ,从乡间田园到轰鸣车间。只要我的梦想是正确的,不挡别人的道,不碍别人的事,我就坚持走下去。我痴爱的文字,一次次地救起在生活中溺水的我,一年年陪我泅渡命运的薄待。获奖作文改变了郝红梅的当年命运,生活里的她用三尺讲台,为名声写出了优秀与不凡,文学也一直提升着我的心境。
近几年,在报纸上看见“校园霸凌”这个词时,它已引起了当今社会的足够重视,愿每个少年都留下一段美好的学生时代。少年间的痛苦经历淬练了我,更坚强了我,当再一次次面对成人世界的倾轧与算计时,我用一定的免疫力来抵抗与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