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翻新版《东安县志》,在“路亭”一章里,不觉看到“春晖亭”的有关记述。掩卷遐思,不禁生出不少异样想法。
春晖亭,它原是一座路亭。北靠响马山,南临石期河,扼原东安、零陵两座县城陆路往来之要冲。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5米,屋脊高约5米余。石柱木梁,灰砖青瓦,门拱高耸,檐牙高啄,冬暖夏凉,多年多受路人青睐。
据新县志记载,它修建于民国18年,系邻近一位姓蒋的先生为其母九旬晋一大寿而独资专建。在它那“日正中天”的漫长岁月里,可以说,它真个是“笠戴车乘”,“雪来柳往”,路人如织,热闹非凡。凡曾从那里经过和熟悉它的人,多会对它评头品足,生出许多想象,甚至留下许多难以忘却的美好印象。
该亭的东面和西面,即它的出口与入口处,是两个或车或轿直出直入的高大拱门。每个拱门宽两米,高三米余。全由两块各上万斤重立着的长方条石和一整块一边拱起的厚重弯石构成,两边和上面再精砌青石、灰砖。青石与灰青砖瓦紧密相扣,天衣无缝,看去简直天工巧成,浑然一体。两个大墙垛,虽经多年风雨剥蚀,仍旧完好如新。两墙外向的正中处,各自恰到好处地镶嵌一块与墙同厚约一平米宽窄的弧形镏面大青石。青石正中,又恰到好处地镌刻着“春晖亭”的三个斗口大的阴文。远远看去,不仅墙面气势恢弘,亭名也赫然入目。看到它,会令你想起修建者的良苦用心,想到设计者的匠心独具,想到祖国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
特别是那“春晖亭”三个大字,不仅笔力苍劲,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气势更是不凡,大有令观者顿生傾倒膜拜之情。你若欣然立定,反复观瞻,还会让你认定,那“春晖”二字,不仅是我国传统书法的赫然杰作,更是我国传统美德的朗然折射。它会令你肃然驻足,啧啧称道,久久萦怀,以致于令你不禁想起一千多年前大诗人孟东野先生那千古流传的《游子吟》这篇大作,蒙生起其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厚情怀,进而倐然联想到自己过来岁月没能很好回报养育自己的严父慈母而或全然愧疚,而或仰天长叹。
该亭正中的南北两边,是八支青石凿制而成的石柱。每柱高三米余,面盆口粗细,呈六棱状,两两相对,支撑起整个厚实亭架。每对石柱的正面,分别相对地镌刻着精致的对联和撰写者的身份与姓名。
其对联自西而东分别是——
婺焕天中一路远瞻名利客 恩垂世上四时常荫往来人
笠戴车乘几个敦班荆古谊 雪来柳往此间有寸草春晖
飞雀未回须小坐候瑶池王母 骑牛而过莫错认作老子函关
因树为亭借老幹新条并垂恩荫 当街题柱共来鸿去雁竞祝遐龄
这四副对联,构思自四人之心,书写于四人之手,既有颜体、柳体、欧体、赵体,也有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说是各有千秋各具特长,当然已经毫无疑义。我以为,这些对联,除了他们有意为建此路亭者歌功颂德,还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共同主题,那就是期望世人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熟读圣贤,淡薄名利,造福他人。
我自调入这亭下不远我供职石头围墙里的学校以来,每有空闲,就或单独或邀同伴或带学生,漫步在它碧草丛生的四周,徜徉在它青苔密布的檐下,识记它那平实而又激荡情怀的碑文,拓印它那镌刻在八台石柱上的楹联,谈论它少见的书法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细品透过它们所折射出来的传统美德和伦理内涵,总是胸怀激荡,神情飞扬。
七八十年来,由于生活颠簸,我穿行过县内外以至于省内外许多路亭,也观瞻过许多凉亭和景亭。尽管它们的建筑模式或文化底蕴各有千秋,但无论从构思、从寓情、从文化底蕴诸多方面评议,很少可与此亭同日而语。只可惜,该亭的历史功能,十几年前就被它下缘的公路所代替。且自土地改革以来,又多年未予保护和修葺,更兼附近个别好利者信手捎带,砖、瓦、棅、梁不断残缺,年前,一阵飓风突然袭击,如今,仅剩八台石柱扛抬四条横梁,落寞地立在颓墙残瓦与荒草中。
看它那孤寂、无奈模样,想它那热闹的过去和它这凄凉的今天,我还不禁想到:科技进步固然值得庆贺,但在整个国家各个方面都突飞猛进的同时,少数只顾个人利益、忘掉以至于损害国人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不良行为,确实需要进行很好的教育。
好在去年春天,市科协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指导下,特地组织了一次全市性的对古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的调研活动,我参加了。于是,写下了这篇小记。(2020-07-10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