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传凌云寄来的新著《迟到的阅读》,我很高兴。
传凌云,笔名云川儿,陕西澄城人,一九九八年九月,我在北戴河的一次笔会上,认识了她。
那一次,《诗刊》社的丁国成也去了,他刚刚前脚离开那里,我后脚就来到了,两人未能见到面。我们都是作为那次诗歌、散文大赛的评委,应邀去那里与获奖作者们交流,并作诗歌讲座的。
那一次,时间短促,除讲座、交流之外,还一同在北戴河参观,并去山海关、老龙头、孟姜女庙等处观览。
北戴河的鸽子岛,立有一座毛主席《浪淘沙》“大雨落幽燕”的诗碑,伫立碑边,纵览大海,心潮澎湃,心胸无限开阔。
这次笔会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与会者犹若夜空中的一群星星,大家就以自己的那么一次光亮,便相互记住了。已近二十年过去,山东、河南、江苏、浙江、陕西、东北……等全国各地来的诗友们,有不少都还断断续续保持着联系。
我和传凌云,自那次以后,虽未再见过面,但她每有新著,便会寄来给我看,除这本散文集《迟到的阅读》,先期还接到过她的诗集《紫色苍茫》。
她在诗歌、文学的道路上,已逐渐成熟起来。
现在,她不仅写作不辍,而且已经是渭南市作协副主席、市作协诗歌专委会的副主任、秘书长,为渭南市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正在做着自己真诚的努力。
这部文集,内容丰富,从这本散文集中,能够看到她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她的文学见解和理论水平。
我用一周的时间,细细地阅读了里面的全部作品。
从书的名称,就能看出她平时对阅读的重视。
“迟到”一词,带有以后要更加珍惜的意思。
她的阅读随感、小品、生活笔记,和她的诗歌一样,都写得自然、清新而富于表现力。
这部散文集中,最多的,还是一些与诗歌有关的随笔,占了全书的相当的分量。
她的阅读面很广,或新诗,或古诗,或散文,或理论。
平时阅读中,每有所感,她都随时将它们记下来、写出来,这样日积月累,就有了不少的篇什。这些随笔,出自一位诗作者内心的感受,生发开来,每每令人读后不忘。
《悲哀就要落下——读项丽敏诗<</span>烟花,或幸福>》,就是一篇写得很不错的读诗随笔。
项丽敏的《烟花,或幸福》的原诗为;
悲哀就要落下
我知道——
又如何能拒绝
此刻燃烧
暗焰缭绕。夜空
令人心碎
能够伤害我的
——如此美好
显然,燃放烟花的瞬间,触动了这位诗作者的易感的心灵,一种疼痛般的感觉,潜然而生。
这首诗的内涵,并未由文字固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自己的社会经验,来自由地想象、补充。
读项丽敏的原诗,读传凌云的文章,让人受到了双重的感染,读后难以释怀。
这部书中的一篇篇作品,都取自于她的阅读,她的平常生活。
写作的素材,除了从生活中自然汲取,还有,就是平常阅读中的所思,而二者又往往是可以同时兼有的。
《沉默中的“惊天”自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就是这样兼有的一篇。
文中写到,在帮助同事的女儿辅导作业时,从孩子的《语文》课本上,她见到了明代唐寅的诗《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戴,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由此引起了她的诗思,她又联想到了读到过的毛主席的一首《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做声?
又由这些思考到了诗歌写作中诗人的主观精神的问题,自然就谈到了诗歌的气魄,诗人的自信。
这篇文章从日常生活到谈诗,娓娓道来,水到渠成,道理剖析得透彻,情感上也自然朴实,是一篇好文章。
她的这部书中,《一首让我沮丧难过的诗》,写的是偶然阅读到慧玮的诗《一整天》,引起的那种难以排遣的情绪。
慧玮的诗是这样写的:
一整天,没有一个人看见我
一整天,我没有看见一个人
一整天,没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
一整天,我没有给一个人打电话
一整天,我把自己关在家里
一整天,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
一整天,我没有给世界制造出任何响动
一整天,整个世界没留下我的任何痕迹
一整天,我是死是活,好像全是自己的事情
一整天,我是不是就跟死去了一样
这首诗,写了人们或许都有过,却没有写出来过的孤独感。用排比和反复的形式,将一种绝望的情绪传达了出来。
传凌云将这次阅读的瞬间感受,随时记了下来、写了下来。
细细想来,其实也就写出了诗歌创作中一个原则问题:一定要写真实的、真正触动了自己心灵的东西。
诗人所做的事情,就是准确地将这种感情、感觉,这种情绪,传达给别人,让别人也能感觉得到。这就是文学创作中作者主观精神外化的过程。
这种读诗瞬间感受的文章,在传凌云的这部书中,共有十三篇,作者用“怦然心动”作为栏目的名称,集中在一起,这种概括也是十分准确的。她写的是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也揭示出了诗歌创作的规律。这样的文章,细细阅读,就可以知道写作的许多道理。这些道理,其实并不深奥,常常就包含在日常生活和阅读之中。
传凌云的其他一些散文也写的不错。
这些散文,有的是日常琐记,有的是往事的回忆,都不是什么“重大题材”,皆为生活中的真实记录。
这些文章,由于情真,朴实,也就格外能够让人产生共鸣。
我很赞成她的这种随意性写作。把生活、阅读、写作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生活即写作。
阅读、所思、写作,与生活浑然一体。
不刻意,不矫饰,一路走来,自自然然,平平常常,又能使人怦然心动。
(笔名黎阳。江苏句容人。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句容郭庄中学、安徽宣城中学、蚌埠市三中高中语文教师,蚌埠市文联《淮河》文艺双月刊诗歌编辑、市文协副秘书长,安徽省文联《诗歌报》编辑、编辑组长、常务副主编,《文艺百家》执行主编,专业作家。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蝴蝶伞》、《白蝴蝶》、《再生之蝶》、《乔延凤诗选》,散文集《西山飞黄叶》、《乔延凤散文选》,理论集《诗歌苦旅》等。《秧果》获全国散文大赛奖,《碎裂及其他》获《江南》杂志奔马奖诗歌赛佳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