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凌云的头像

传凌云

鲁迅文学院学员

文学评论
201903/07
分享

第广龙:快意文章天下闻 ——读云川儿的散文

散文有随性的一面,也有相应的章法。诗人,小说家写散文,写出来的性情和趣味,和专门的散文家相比,确实有不同的地方。诗人的散文,文字上讲究,却也有走重叙事,偏爱琐碎的路子的,这大约是诗歌写作过久,而愿意相反地用力吧。云川儿是一位诗人,她的散文,能看出诗歌的影子,却又加重了向内心的挖掘,似乎诗歌的情思过剩,而通过散文继续进行别样的表达。

 

有人把诗人的散文称之为诗余,言下之意,用边角料,轻松为之,消闲为之。这个我不同意。诗人写散文,也是跟写诗一样,投入了情感和力道的。如果认为散文写起来随便,似乎诗人把散文不当回事,那真这样,散文也不会是好散文。当然了,诗人写散文,也是一种调节,好比天天吃面的人,也会吃一顿饼子,种洋芋的人,经管了一池子鱼,都是收获,不是应付。阅读云川儿的散文,我感觉到了态度,也看得出功夫。我曾在一些日子,写了大量散文,也得到了一些认可,都有人提醒我不要疏远了诗歌这个本行。实际上,我始终惦念诗歌,只是写不下去了,为突破苦恼,才拿出精力,在散文上营造,反过来,又对诗歌写作,起到了缓冲和蓄力的作用。我觉得写诗歌难写,写散文,也不易。进去了才知道水深,由此我也对职业的散文家充满敬意。云川儿出散文集,我想是不会离开诗歌的,诗歌是一味毒药,中了毒,没有解药。

 

有人说,散文里能看出一个作者的生活,而诗歌里能看出一个作者的全部。有些道理。云川儿的散文,有什么样的生活在其中呢。不知是取舍的缘故,作者呈现的,多为读书的体会,文章的解读,这使得这本集子,弥漫着书香,也显得雅致。每个人都有选择适合自我的生活方式的自由,写作亦如是。这个不能强求。钓友不能嘲笑驴友,飞行员也没有必要看不起开拖拉机的。这也说明,云川儿的读书生活,是丰富的,持续的,这多健康啊。而且,其中许多篇章,都是诗歌方面的,见解上有自己的声音,也能体会出诗歌的意味,开出别样的生面来。我看了都有加深阅读的帮助,这也得感谢云川儿。

 

活到一定年纪,文章会老到。云川儿似乎渐进中年了吧。眼光上,待人对事上,有了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这也是不意外的。不过,能看出云川儿的心劲还很足,也对自己要求严。时间都用到读书上了,人生的境界,也有了高远的况味。说来惭愧,我老了以后,人懒,态度消极,除了早起走路的习惯在坚持,原来在意的,都看淡了。这不好。心里知道,却还是不爱动弹,看书也慢,有时候还看不进去。这个不足我要克服,我要向云川儿学习。

 

渭南地界,文气足。一帮热心文学的朋友,常走动,快乐多,质量高。我冬天去过,夏天也去过,都是参加文学活动。那里的文友,都有包容心,也善于把水土的营养转换为精神。我就思想,渭南有高山,华山乃天下一奇崛;黄河,渭河,洛河三条大河,在渭南交汇,冲撞,泥土却浑厚了。潼关又是大境界,大碰撞处,出进潼关,都是能让关节发出声响!这里出好文章,是常态,是必然,不必奇怪的。云川儿在这样的环境写作,自然顺风顺水,自然获得人生的快意。我真是羡慕呀。 

 

                                                      2014 年 11 月 2 日于西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