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迎春的头像

赵迎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5/30
分享

行至中年

我们都是生命的旅者,因为偶然的机缘来到这世上。过去近50年的生命旅程里,有过欢喜,有过忧虑,经过痛彻心扉的绝望,也享受过忘我逐梦的酣畅。如今盛年即逝,在生命逐渐转入下半场的时候,愈加渴望要了解: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儿去?于是,读书、看世界,问天、问自己——

 

一 关于成功

很喜欢美国作家爱默生的一段诗:赢得聪明之士的尊敬和儿童的喜爱;争取坦率朋友的欣赏,忍受虚假朋友的背叛;多多从别人身上寻找优点;离开人世的时候,让世界变好一点点:留下一个健康的孩子,一小块花园,一种修补过的社会情况;知道了有一个生命因为你的缘故而呼吸得更顺畅。我想这便是成功的人生。

无论在什么时代,人们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什么时代并不重要,何况我们也无法选择,重要的是如何自处。这世上与史上,并无一个完美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光荣与忧伤、美丽与哀愁。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时代的臆想与抱怨,而是如何在一个残缺的时代安身立命。

人处世间,一定要想清楚三个问题:我有什么,我要什么,以及我能放弃什么,没有人可以不放弃就得到一切。而一个人终其一生是否无憾,还需问自己三个问题:身后留下点什么没有,可曾挑战了自己的人生极限,有无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若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看是否从阅读或阅历中见出疑问,这样才可能向权威挑战;向权威挑战的过程,也是逼近自己人生极限的过程;在不断的挑战与超越中,身后自然会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于是,我们只有一次的短暂人生,也因此变得无悔而丰盈。

二 生态位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另一条是想走的。我们只有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有机会走想走的路。理想很简单,现实很丰满。失败固然痛苦,保持现状,却更加悲哀。平衡功名之心,节制口腹之欲!位置不在乎高低、左右或前后,只在乎恰当与否。恰当的位置,使人心神安宁,面临挑战不拘谨,面对赞赏不乖张,张弛有度,知进知止。我们一生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找到的人是幸福的!

悠闲是一种生态品位,是生命本体的一种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里,躯体与灵魂一起消融、扩散、虚化、安详和舒适。像山间的小溪舒缓地流淌,像天空的白云悠悠倘佯。这是阅尽人间兴衰更替之后,生命与自己和解,并回归本来的一种欢愉自适状态,一种大自在。如果无所事事是空旷萧索的荒野,悠闲便是旖旎瑰丽的自然山水!人,不能一世悠闲,也不能一生无闲。悠闲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调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调整,以吐故纳新,不断获解新的生命能量。

天命,就是个人素质与客观时势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对人的制约。但就其本质来说,不过是天道也就是客观规律在人生境遇中的呈现。身心合一,其实就是人的本性与天道的通达。人通过身心的统一,才有可能拨开种种世俗的迷雾,而不迷失本性,并使本性借助身与心共同构成的通道,实现与天道的顺畅联通。“身”是人的行为实践的载体,我们首先都是直接用身体去接触感知事物的。“心”是知识与思想的载体,是人对事物各种反应的源起,与人的本性是相通的。所以每个人在不经意间,选择了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是有性灵的生命。活出我们的性灵,拥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是作为人的使命。人的命运,都有一些必然性,有一些因为时势、自身过去的造作而形成的惯性、习性。但命运既然跟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那么我们通过养护身器、磨练见识以及广结善缘,是可以改造我们的命运的。“缘”意味着一个人、一个事物跟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联系,有今天的部分,也有先天的部分,它是无穷尽的,就像一张层层交织的网,由里向外,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有些缘积累成熟了,就变成了现实,所以我们需广结善缘,近可护己周全,远而泽被后世。“器”主要是指体力、耐力、气质、气脉这些指标,一个人的身器先天的成分居多。身器质量好的人,生命基础能量要大,对于人生路上的挫折锤炼,往往更容易承受得住。“识”主要指见地,一个人的识量完全是后天的,通过读书或生活经验积累而成。识量包括心量的大小、观察事物的敏锐性、思维的敏捷程度、思想高度等。识的质量,能够对先天的身器起到补充作用。当我们觉知天地间的确有一大账本,一切的发生都是有缘由的,如此便自在了。珍惜身前影后,我们与万物同在,苍生安度。

三 乐 活

在这无常的世上,唯一可获得真正快乐的方法,就是籍由全情投入的专注,获得不断的开悟,来改善身心的平衡。每个人内心都会有冲突的时候,不同的是有人麻木了无所谓;有人感受得到但隐藏了,久而久之积怨成疾,结果害己又伤人;有人则勇敢面对冲突,通过思考、创造,“知行合一”获解新能量而突围,不断找回内心的平衡,这样的人当然乐享人生。人生最后可以拥有的,除了我们享用过的物质生活外,最重要的是我们心的感受。无论谁都不可能想什么就得什么,但一定是看重什么最终就会得什么!对于自己看重的,人们都会倾尽心力去维护,自然势在必得。有些人之所以觉得没得到自己看重的,那是因为他都不忠实于自己的心,他内心的冲突撕裂了他,自始至终都没能舍得善待自己心的人,当然会觉得世界都亏了他。

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每个人有自己的理想,也都免不了俗。笑得畅快,哭得淋漓;甜得入心,苦得深刻;美得自得,丑得自在;忙时忘我,闲时自爱;坚强时进取,脆弱时修养;乐观时担当,悲伤时生息.....总之,想哭便哭,想笑能笑,不为难自己便是好的生活。

人的一生一直都是自我认知的过程,那些经历的人和事、走过的路和看过的景,都在帮我们看清自己,进而懂得自己。现在考虑解决问题,能先观己心,从内心省发一种力量以突围,而不是只从外部去寻找力量,更不是恐惧担心。因为心若苦万般皆苦,对于那些我们尽人事却无力改变的事情,就接纳吧。就像阳春三月的天,也会飘雪,也会刮刺骨的寒风,但无论怎样都挡不住春的脚步继续向前。春就是这样,在一步三回头中走向绚烂!人生也是在疼痛中,感知幸福的味道!

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轻松,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或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这种宽松,会让行为的选择更贴近人性。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紧绷,他周围的人和环境也会随之躁动不安起来。只有轻松才能使人心安详,以恶是治不了恶的。对于我们这些黄土地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够重的了,复杂的现实和焦灼的人际关系更令人窒息,而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自由舒展的个性和人生意义的追求相结合,形成乐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对天道的尊崇,使一个人知晓适时适可而止,得以摆脱单纯对物质金钱的追求;同时对现世人间烟火的热爱与乐天的态度,又使人不至于变成"道"的殉葬者。这种进退有度的和谐生活,可以产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格,一种不是刻意包裹与修饰自己以迎合世俗生活的人生风格,一种有着丰富精神追求的、达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境界。

 

四 独立女性与社会关系

女人就是女人,首先是独立的人。女人不要总在男人的影子里找自己的位置! 当然男人也不要总和女人比硬度。本来上帝就赋予人类刚毅果敢与温柔美丽的美德,刚柔相济才谈得上和谐幸福的男人或女人,怎么搭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别总瞎掰扯给别人贴标签,更别总是为难自己、画地为牢。高贵不是因为名牌,而是勇于承担命运时的尊严感。人会因崇高的事业而从容,绝不会仅仅因为拥有的财富而高贵。时尚是当生活到了一定的状态,再有很多东西辅助才能撑起来的感觉,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女人的才气,并不只是坐而论道、侃侃而谈,还有柴米油盐好好生活。从小处看,能让自己过得有意思;从大处说,能给人生打开不同的格局,找到别样的机会。

记得有位女同事,因看到职场竞争中的众生百相,而很有感触地问我:“你喜欢自己聪明一些,还是糊涂一些呢?”的确,我从来没有刻意思考过这个问题,只知道:聪明的人糊涂不了,糊涂的人也聪明不起来;同时聪明人也做糊涂事,糊涂人也有聪明时。是糊涂是聪明,随它去吧!完全光明和完全黑暗一样什么也看不见。世间好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有很多灰色地带,往往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别人的不足,也许恰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距离使人体会思念的意味深长,距离使情感蓄在心房;距离提供了空间,里面有自己,也有他人,可以相处轻松,合作愉快。不必靠得太近,还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不必离得太远,只要一个转身就好。让我们慢慢地走近,不必问从哪里来、到哪儿去,遇见就好。如果路不同,就让我们擦肩而过,又慢慢地走远,你依旧带着你的美丽,好让下一个人把你深情凝望。与一个人相处得久了,也未必会知道对方的全部。久了,只是把光阴交给了你,但不是心。一个人能把一颗心毫无保留、深层次地交给对方,一定是灵魂走到了一起。灵魂里,两情缱绻或惺惺相惜,才会有心的完全交付。心的距离,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生命中的贵人,就是那个灵魂里相知的人。言其贵,不是因为他帮过你,而是因为你与他相期未必相遇,一生可能仅有一会。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何有些人会因爱情而高尚与美丽,还有些人却因所谓的“爱”,而更加猥琐与丑陋了呢?糟践自己、威胁别人,都不能赢得真正的爱或尊重,只能收获同情或鄙视,不能以爱的名义做交易!当我们懂得了爱的真谛,学会了珍惜,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的错失感就会少很多。且不管前路如何,今天有阳光,我们就拥抱温暖,当风雨来临时,我们已经储备了足够的能量迎接寒冷。最后即便等待生命的是命运的魔咒,至少我们享受了现在,珍惜了拥有!这样在爱与恨、得与失、悲与喜之间,就有了一条更宽敞的路。对生活执着地追求,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冷漠,不会因为风雨的侵袭而凋零!无论何时,请一定要相信:尽管耳边寒风呼啸,我们的心灵总还有取暖的地方。身边的亲人、朋友和爱人,哪怕是一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他们的善意。接受这份善意和体贴,并传递给他人。

与人分享经验不是傲慢或自负,而是贡献和给予。我们不是在宣称‘我是最完美的,我无所不知’,而是在说‘这是我经历的事情,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每个人成长的路上,都有陪伴,有分享,有容忍,还有坚持。但人心智的成熟,并非是需要的越来越多,更不是什么都想要,而是随着岁月生长,一路修剪的过程。保留最重要的,剔除不那么重要的,渐渐成长为自己越来越喜欢的样子。价值规范影响行为选择,我们的选择也彰显着价值取向,而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趋从,但不能否定还有其它非主流的存在。况且今日的非主流往往代表着少数觉醒者对时下冷静的反思,孕育着未来的主流也未可知。

人类社会进化了上百万年,的确不再只满足于单纯地追逐生存与繁衍,但不可否认,这仍然是一个很根本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需求之上。女性的择偶观影响着男性的价值取向,母亲的素质与水平影响着下一代的教育,也影响着她身边的男性,甚至影响着国家的未来。但是,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决定女性持有怎样择偶观的,却主要不在女性自己,而在于男性之间是如何分配社会资源的。而影响男人价值取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文明的教化,即社会约定俗成的价值规范,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那一面。有那么些时候,我们的确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失范——“找情妇是所谓成功男人的标配”、“笑贫不笑娼”,为了挣钱,可以不要良心。爱钱本身没有错,甚至想通过赚钱来娶上白富美也没问题,值得思考的是:只管结果而不问路径,是否可行?爱钱,不管是女人爱钱,还是男人自己爱钱,都不是男人可以犯错的借口。对于自身经济实力够不上自己物质欲望的女性,有些希望通过一个男性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而这些女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择偶观,是因为在当下这个男权社会里,女性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整体弱势地位,催生了一大批经济上、精神上双重“孱弱”的女子。无论男人或女人,只要生命觉醒, 两人的灵魂不在一个频段,就会有不和谐心音,久而久之就走远了、淡了。如今世界,婚姻不再是传宗接代的契约,如果一个人决定离开你了,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你不能再给予她/他能量了。共修是夫妻关系的最高境界,能共修的夫妻有着极深的缘分和福报;不能共修,就一个人走。当一个女性逐渐发展出内在完整的人格,并且找到她辽阔的精神世界时,伴侣如果不能跟上她的脚步,那么她将无法只被物质喂养,也便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婚姻,无疑这也是时下单身女性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两性关系是这个社会最根本的存在,男女都有责从自身做起。

爱的出发点在于引路。引路,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种心地坦荡的大爱爱的根本宗旨,是要给被爱的人找到一条光明灿烂的路子,还要给人以人格尊严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是契约精神(Full Value Contract),而我们遵循三纲五常。这些都是将婚姻双方捆绑在固定关系里,与其说是以维继爱情,倒不如说是为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多年来,女权运动所倡导的两性平等,无论在工作还是家庭中,不仅女性连男性也受益。因为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女性承担了与男人同等的社会责任,而家庭责任由于男女身体构造差异,男性能承担的部分远不及女性。这也是近年来,为什么单身不婚女性越来越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婚姻中,如果庆幸两人一起携手搭建的命运共同体(若干孩子和一个家园)能够经得起风雨:家园虽偶有破败,但还能及时修补;家庭成员尤其夫妻两人虽所站位置常有不同,但尚能彼此看见且常有共情时刻,并能为解决问题努力相向而行;家人虽个体生命成长感受各异(Challenge By Choice),可能精神所属偶有游离,但还能适时回归。那么不管是寄放身体还是安放灵魂的家,才真正经得起岁月打磨,而不会离散。

我所理解的幸福,除了财务自由、平等化和精神归属,更多的则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成长的独立思考,对自我实现的努力把控,以及是否一路追随初心,主宰着自己的生命航向。因为没有真正独立的个体生命成长(给自己),就不会有爱的能力的增长(给伴侣),这样的爱(家)无法承担自己,更不可能有多大可供传承(给孩子)的生命力。

婚姻(家)是一面镜子,可随时照见自己、伴侣,还有面向未来的孩子。家的岁月里有消融,也有对抗。岁月里消融的部分是爱的力量在加强,而对抗的部分是爱的力量在消减。在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决定着婚姻(家)的航船驶向何方。夫妻之爱是一个家生长的原点。长久以来,家庭矛盾看似大多是针对孩子的事而起,且每每遇到问题,夫妻二人总是先相互指责(其实质是争夺对孩子的支配权,以揪对方的错来证明自己更有控制力),而孩子不仅没有真正懂得每次事件的是是非非,以及他在该事件中要如何自我承担,还获得一种直观感受就是:自己是个大麻烦,如果没有他,父母就不会吵架。以致渐渐开始盲目全盘自我否定,孩子也因此更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石。有些看似因孩子而起的纷争,恰是夫妻两人自身生命状态(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投射和际会。父母各执其辞,都觉得在把最好的给到孩子,其实只是自己认为的最好罢了,孩子有他/她自主选择接受什么以及如何接受或拒绝的权利。我们都知道,孩子从小就是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中,最先开始认识或习得两性关系,并进而探索认知社会与世界的!父母只有真诚面对自己,并不断积极寻求解决自身生命命题,即便不能领跑,也能伴随着孩子成长的节拍,我们的生命也在一路生长,而没有放荒。

 

五 人生自由与生命理想

当时间越来越值钱的时候,人们不假思索地倾向于选择把时间换成金钱,而不是自由。那是无形的红舞鞋,不声不响地就上了脚,让人舞动到无法停歇。其实财务自由这回事,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挣很多很多钱,多到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二是控制和缩减欲望,让所入足以覆盖开支。就在当下,力所能及地选择自主的生活,能独立生存又能每天做点喜欢的事,活得比较从心随性,而不会总是被选择,更不是时常要以贬损别人来找回自己内心的平衡。适意自己拥有的生活,欣赏别人的生活。真正的自信是懂自己,也懂尊重别人。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无论谁也只能是其中一种颜色罢了,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最得意的色彩,本身就说明你心里的世界太狭隘和无趣。

开辟一条路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设想的那么美好。感受开拓路上的挑战与激情,欣赏路边鲜有人迹的风景,自由畅意的人生大抵就是如此吧。近几年来,时常有人问我在忙什么,刚开始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说没做什么,别人就说:“你好幸福啊,全职主妇有老公养着云云”。后来有人问时,偶尔就说我搞经济贸易的,别人就说:“做什么生意?挣多少了啊?女强人云云”。仔细想想呢,我回答得都没错哈。的确是“煮妇”,每天要考虑搭配好一日三餐,十有八九都是自己料理,偶尔外卖解决一下;还要洗衣、缝补、清扫及伺弄花草。同时也确实是搞经济的,从步行街小摊到网上小店,也鼓捣股票基金啥的。虽说我的客户从国内乡村农民到全球百十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收入有人民币也有美金,还偶尔欧元英镑的,但的确没挣多少!至今无车无名牌,也无贵族气质神马滴,但一样的确是有了,那就是——自由!

是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过想过的日子,会想见的朋友,陪伴所爱的人,看想读的书,当然还有想走就走的旅行,以及想发呆就发呆。痛了就哭,喜了就笑,累了就歇,好了就走。一个有温暖的小女子情怀的人,因为眷恋着那份阳光不想被遮挡,就自己拼命挣扎着长高。偶尔也会倦怠,心里也会下雨,但这些无关高雅低俗,无关成功失败,更无关别人来抑或没来、在意或不在意。我不过也似一只小蜗,背着自己重重的壳,慢慢地、辛苦地、快乐地爬啊爬......下雨的时候,自己蜷起来,因为相信有阳光的日子总是多的,所以傻傻地幸福着自己的幸福。有时,难免有人会嘲弄我的傻、我的小,可你高大就可以遮挡我的阳光吗?一个人的温度不能暖了别人,起码也别寒颤了自己。别忘了,总想遮住别人的阳光,阴影却早已投向你的心头!

感谢生命中有这几年慢节奏的生活!低点与高点之间拓展了人生的深度,从而有机会嗅到生命底色的味道。四十多岁既是人的盛年,也意味着从此跨越生命的分水岭,进入生命曲线的另一半。一个人终极归于何处,在年过四十时一定要清楚明了,否则盛年之后会有很大困扰,给原本就已开始走向衰老的身体更沉重的负累,生命质量自是脆弱得不堪一击。对人的终极关怀,会让盛年之后的生命底色温暖而从容。

四十岁后的人,想的最多的是生命传承问题。我曾就此话题,与一位搞蒙古史研究的博士梅姐一起讨论过:一,历史是有趣的,喜欢历史的人是智慧的。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强烈个人生命思考力的人,才会选择历史。二,研究历史,是走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现在甚至未来。考古学、民族学、旅游学以至文学,都是历史的另外一种(除史籍外)具体存在,他们是不必强意分割的。三,人的成长需要纵横思考。纵向,不断了解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断到达更好的生命状态;横向,需要清醒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找到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位置和自身生命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四,社会发展需要历史性传承、历史性扬弃。站在现在,历史地、哲学地思考来寻找出路,走向未来。五,因为对社会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淡定地把握自己的生命轨迹;因为对自己成长心路历程的思考,我们可以学会做一个好母亲或好父亲。做到了这些,我们的生命存在也就是传承历史的存在。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坚不可摧的?经历了痛苦和磨难之后,重新生长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植物的成熟,是状态的演变,而人生的成熟,是意识的提升。岁月,变得了江山与容颜,却无法让人心自然成长。人生的境界,取决于经历之后领悟了多少,就有多少成长。敢于闯荡,敏于领悟,少年也英雄;若虚度光阴,心智不开,再大也枉然。幸福不会属于总是指责别人的人,而是属于那些愿意向内在寻找问题、不断成长自己爱的能力的人。幸福不是你拥有了多少,而是你担当了多少!看你能否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将自己的生命延长到极致!这个世界,只有回不去的,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相信自己的坚强,但不拒绝眼泪;相信物质的美好,但不为其倾尽一生;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但不苛责虚伪;相信努力会成功,但不逃避失败;相信命运的公平,但也要懂得:当一扇门关上的时候,学会给自己开扇窗。

走向50岁,开始明白:世事并不是非黑即白,黑白之间有更宽广的路。走向50岁,逐步懂得:人生一世无论成败、苦乐与荣辱,都自然如流水,从哪里来还要回哪儿去。走向50岁,日渐体会到:衰老不是从中年才开始的,是从对生活的厌倦开始的,善待真实的人生才对得起自己。生活就是在不断地选择和解决问题,我们一次次选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决定着我们生命的走向。

中国式雅致生活,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以智慧、闲适和觉醒为主要特征的、艺术的人生态度和活法。它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崇尚回归。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出的一种古典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的活法。拥有这种智慧的人: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谦;智而知含,勇而知退,辩而知默,博而知易,明而知蓄。能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智;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像我们年少时在农村生长、成人后生活工作在城市的这一代,自莽撞少年到温暖中年,始终绕不开乡土、乡情和乡间事。而我们的下一代,出生在乡土意义逐渐消解的当代都市,看似成长的生活条件比我们优越得多,可是成长的踪迹却很难寻觅,因为承载他们记忆的一切,都被都市快节奏的更迭迅速覆盖了。虽说成长的积淀在内心,可毕竟走过的路,需要与之相应随行的自然痕迹的留存来印证、来唤醒,生命也因此可望持续葆有激情和创造力。终究,我们需要在物的因循中,找到精神的归依,这样才安然,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幸福。从这点来讲,我们比孩子们幸运啊!

现如今,步入中年的我们还常常在想:我们的根在哪里?离开乡村是多少人年少时的梦想,城市文明化后的我们,反哺乡村那块养育过我们的土地者,又有几人?轻视土地和那些守候在土地上的人们,就如同抛弃我们的母亲般可耻!让每个人的梦想都实现:农民的梦,应该生长在土地;工程师的梦,应该与愈来愈智能化的工厂和生活相关;教师的梦想,该是播种希望在我们孩子的生命逐步起航的时候;商人的梦想,该是通过物品或服务,传递美好的生活方式及人间善意......如果农民不安于土地,工程师不乐于与机器为伴,教师不足以代表人类播种灵魂,商人坑蒙拐骗、巧取豪夺……那样的话,梦想哪有安生之地!梦在哪里?梦在每个生命最神圣的地方栖息,梦在生命被真正激活的时候起航,梦在对生命愈来愈敬畏的时候生长壮大,梦在生命所剩不多的时候愈加灿烂迷人,梦在生命走向终点的时候永恒。


                                                   2018.5---2021.5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