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志东的头像

张志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30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一滴水能流多远

·张志东

四流山的季节是从那棵山楂树开始的。

站在大别山南麓这座须仰视的山顶,百年老树岿然傲立,一任云卷云舒,岁月轮回,以网状的根须和卵形叶片品味天高地厚。树下不远处,有石岩壁立,苔痕处处,山泉自岩缝汩汩而出,稍事停歇,即纵身而下。水滴穿沙走土,冲沟过坎,斗折蛇行,直抵檀林小镇。

这是鄂皖两省交通要道,也是蕲水涓涓而下冲击出的第一块平地。一河两岸,芳草萋萋,修篁郁郁,鼠架梁、龙潭岩、高山庵古寺星罗棋布,一代名师、“楚北大儒”陈诗,就诞生于此。陈诗祖辈、父辈都走过科举之路,最终均未成气候。父亲含恨而去,仅靠母亲纺织供其课读。陈诗是喝蕲水长大的,懂得积小溪成大河的道理。他“日读三卷,锲之不舍”,夜间常“燃叶照读”,学问一天天地渊博起来。他屡考屡中,乾隆四十三年高中进士,授工部主事。然而,陈诗生性耿直,不奉权贵,念家心切,历二年,即以侍奉老母为由,辞官归乡,在老家八字街陈氏祠堂设馆授徒。乡人不解,他却不易其志。陈诗授徒不体罚、不分男女、不问贫富贵贱,但凡聪明好学家境贫寒者,一律免收学费。他每与太湖学子、嘉庆状元赵文楷,高山庵住持体元和尚切磋佛典,传经布道,也常常登临附近桐山、大桴尖,畅游山水,吟诗作赋,自号大桴山人。小小陈英村,一时间热闹非凡。高山庵有临济道场,香火鼎盛,信众如云。陈诗书馆闻名两省三县,门生学子汇聚了数百人。乾隆五十年,襄阳府鹿门书院延请其讲学;嘉庆七年,荆州府荆南书院聘其任主讲;嘉庆十年,湖广总督吴熊光专请陈诗为武昌府江汉书院主讲,达二十年之久,从其学者甚众,荆楚名士多出其门。其中浠水籍状元、清朝古赋七大家之一的陈沆,蕲州籍探花、两江总督陈銮,皆为其弟子。故其“声誉遂震一时,虽王公大人莫不动问”。陈诗还是著名的方志学家,对近代湖北“乡帮文献,述造甚多”。他主纂的湖广分治后第一部《湖北通志》一百卷,于嘉庆九年出版。陈诗著作等身,涉及面广,主要有《湖北方域志》、《湖北旧闻录》、《史外丛谈》、《大桴山人诗文集》等。

蕲水南下五十里,有白水河汇入,河面豁然开阔,黄沙,水草,鹅卵石,随水流率性而动,勾画着河道图案。紧贴河床,两棵巨大的古树兀然矗立,一棵是樟树,另一棵还是樟树。樟树不愧为长寿家族,更有蕲水滋润,五百岁正值盛年,童童如盖,枝繁叶茂。河岸以东,有小山逶迤,名燕子匍梁。国学大师、训诂学家黄侃长眠于此。黄侃对故土仰山堂感情深厚,浪迹一生,终叶落归根。当年东渡扶桑时,写过《<梦谒母坟图>题记》:“乘拨逆蕲水而上,可百三十里,溪水清泊,平淡弥望。有水自东南来会,是为白水。其右有市,名曰芭茅。对溪孤山,孽然高举,峭不可上,则螭堆也。”螭堆山脚下,即其父母合葬之地。

黄侃生于书香之家,父亲黄云鹄是清咸丰三年进士,官至四川盐茶道,清廷二品大员,也是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其散文《琴泉庭记》写道:“时夜方半,万象寂寥,俄而江月翻波,水风喷岸,豚鱼惊跃,鸥鹤争鸣,予心栗焉。”短短三十言,月夜江上诡谲怪异之景象跃然纸上,同苏东坡《后赤壁赋》中描写月夜泛舟大江,有异曲同工之妙。

黄侃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曾加入同盟会,在友人主编的《大江报》发表振聋发聩的《大难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高校。黄侃幼承家训,长受名师,毕生精研文字学,尤擅长音韵训诂,在经学、小学、哲学、诗赋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训诂学是一门古老学科,始于汉朝,变于隋唐,衰于元明,盛于清朝,即用通俗的、当代的语言,解释汉魏以前古书中的文字。近两千年来,训诂学无论兴衰冷热,都是附庸于经学的学科,作为“章黄学派”的集大成者,黄侃远绍汉唐,近承乾嘉,自成一家,从观念的系统化、现代化,到方法的互训、义界、推音、声训、源流并重、上下推求语源的创新性,都作了全面系统论述,使之成为完全独立的学科。他还精研古音,订古声十九纽、古韵二十八部,提出古音仅有平入二声之说;在训诂实践中,以音说义,以书证音。他的学术理论,前无古人,启发后世。

黄侃曾自立规矩,五十岁前不著书,惜乎英年早逝,只留下大量点校笺识,经后人辑录编成《黄侃论学杂著》、《黄侃论谑杂著续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等。学界探索黄学,踵事增华,使国学研究长盛不衰。

现在该离开大樟树了。蕲水自北向南又三十里,到达古镇刘河,似乎遭遇了什么,突然停下不走了。

这是一百二十年前的早春,一个婴儿,在刘河曹庙骆塆诞生了。骆塆紧靠蕲水,田畴寂寂,野渡舟横,一座木板桥,晃晃悠悠地连接着远岸。正值春雨节气,浑浊的水流从石鼓河、望天畈、莲花庵汹涌而至,将河湾汇成汪洋大泽。茫茫洪水蓄足了力量,猛然调转九十度,向西夺路而去。

世道日艰,纵使草木逢春,成长也十分不易。好在,这是一颗不择水土、生命力顽强的芥菜籽,落土生根,顺风涨苗。作为贫贱家境的遗腹子,骆介子从小深感生活艰辛,成才更难。幸有舅父及族人资助,方得念书机会。他寄居在桐梓河外祖母家,一边读私塾,一边砍柴供家炊,“年方十二岁,砍伐高山头。道远负荷重,一身满汗流”。由于天资聪颖,勤奋上进,他顺利考入了九江同文书院。九江是千年古城,人文荟萃。在一次英语演讲赛中,骆介子夺得金杯,受到学界青睐,这一小小的进步,使他感到知识的力量。随后,他考入武昌文华大学,毕业后他远涉重洋,赴澳大利亚和英国深造,获得雪梨大学政治学硕士、文学博士和剑桥大学法学博士。

多年以后,老先生回忆起第一次背负破旧行囊、离开故里时的情景,已是热泪盈眶:寡母拉着他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寒风凛冽,蕲水潇潇,母亲羸弱多病的身影,一点一点地变淡了,消失了。他年轻的心脏一阵发痛,他要把这一切铭刻在心里!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风雨飘摇,战乱频仍,骆介子一面求学,一面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抗日爱国民主运动,与孙中山、董必武、陈嘉庚等结下了深厚情谊,为变革时代留下了蕲水子孙浓重的笔墨。抗战期间,他在《华侨先锋》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粤汉战地转移后的华侨救国运动》、《第二期抗战与精神总动员》等,引起热烈反响,为抗战凝聚人心、动员力量摇旗呐喊。他受命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日,组织募捐,将募得的款项购买飞机、汽车等物资,设法运送回国,支援国内抗战。

求学与抗战的历程,也是骆介子痛苦挣扎与思考的心路历程。多年的求学生涯,使他由一个贫困的农家子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知识的确改变了个人命运。但是,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家,要想不挨打、有地位,有多少条道路可走?他熟读孙中山《中国存亡的问题》,总结近代中国衰败历史,写出了《清末外交失败史纪》,惊异地发现,战争与外交,战争与和平,居然有着那么深刻的关系,除了富国强兵,外交也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华容道还有另一种走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暗下决心,做一名大有作为的外交家。

骆介子从南洋回国不久,即投考外交部,被录用为澳大利亚领事馆主事,后升任副领事、领事。因为这个经历,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还兼任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顾问。抗战爆发,作为伦敦支部代表,他回国参加国民党五代会,并与冯玉祥等人提出抗日救国议案。会后,受国民政府委派,再赴澳洲,出任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澳洲《民报》社长兼总编。在澳期间,他代表中国政府,有效斡旋两国外交事务,促进了两国关系发展。同时利用由孙中山创办的《民报》,联合海外华侨,宣传抗战爱国,在世界各地产生深远影响。建国初,受国务院邀请,他从香港回到北京,担任外交部外语学院教授,为新中国培养外交人才。到任不久,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毛泽东主席同他进行了风趣友好的交谈。“初谒毛主席,笑论我命名。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身。今日服公役,首在为人民。……三人皆莞笑,情谊犹记新。”随后,他被推举为民革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对台办副主任、监察委员会常委。1955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委任其为国务院参事。他积极为国建言献策,参事论政,活跃政坛数十年。

作为史学家,骆介子治学严谨,自成一家。出版了《澳洲建国史》、《新西兰史》、《南太平洋群岛纪实》、《菲律宾史》、《新中国领导简史》等著作。其中《澳洲建国史》于194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40多年后,受澳大利亚政府之托,骆介子以九十高龄,重新修订出版了此书,并更名为《澳大利亚建国史》,被澳国国家图书馆和各大学收藏,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雷涛乐亲笔手书感谢函,登门致谢。

蕲水汤汤,至善至灵。从源头到中游,历经一百余里,是该调整一下河流的方向了。陈诗走科举之路,经学文学,伴随一生;黄侃师从章太炎,深耕国学,终成一代大师;骆介子既有传统文化功底,又受西方文明浸染,穷而思变,经世致用,成就了著名的外交家。

蕲水向西,是大自然的选择,也是造物主对芸芸众生的启迪。进入长江,这滴水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蕲州是历史名镇,西临长江,北倚大别,交通商贸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曾作为上等州领辖广济、黄梅、浠水、罗田诸县近千年。明朝荆王朱瞻纲迁建荆王府于蕲州,历十代近二百年。李时珍生于斯,长于斯,独特的水土,养育了一代俊才,使他很快成为中医世家的后起之秀。有关他的救急荆王子、问诊楚王府、进出太医院的传奇,通过蕲春采茶戏、黄梅戏,早已风传天下,妇孺皆知。然而,李时珍能够比肩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位列世界十大科学家,更是因为有了伟大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以及他的蕲水一般伟岸的人格魅力。

李时珍出生于医药世家,祖父是个“铃医”,父亲李言闻,行医蕲州,颇有名气,写过《四诊发明》、《痘诊证治》等著作,曾救治了荆王府王妃,列太医院吏目。时乡医地位低下,其父并不希望他学医。受家庭环境影响,李时珍对科举并不热衷,三次应试,仅得一秀才。自此,他放弃科考,回家专习中医。日立之年,因治好了富顺王儿子的病,医名大震,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他又被举荐到京城任太医院判。从医多年,他看到古籍中有不少错误和模糊之处,造成误诊死亡案例很多。在王府和京城,他有幸查阅到大量典藏著作,见到民间难得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知识。见识越多,思考越深,他越是如坐针毡,他深感,无论朝野,都应该也能够有一本权威的医药著作。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他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太医院。

回到蕲州,在雨湖边,他开了间过所馆,一边行医,一边潜心中医药研究。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着手编写《本草纲目》。他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八百余种书籍,对历代本草著作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收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首次载入民间药和外来药三百七十四种;附方一万余则,附图一千余幅。对每一药物列事八项,其中“辨疑”即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发明”,阐述药物理论,提出用药要点,发表作者见解。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比较异同,以自己的观察实验结果,予以参证。譬如,《本草经》只载枸杞之名,未讲药用部位;《药性论》称枸杞甘平,籽叶皆同;《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籽微寒;《本草衍义》谓枸杞即梗皮。李时珍曰: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籽,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这种批评性继承,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之中。

从形式上,他打破沿用千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法,将药物分成无机物、植物和动物三大层次,再细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使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化。对每类药物分类,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级到高等级,大体上与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其所体现的生物进化思想,比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要早近三百年。

为了辨析真伪,释疑解惑,他不仅搜罗百家,还采访四方,从嘉靖四十四年起,他多次外出考察,问计乡民,足迹遍及江西、湖广、直隶等诸多名山大川、村野闾巷。经二十七年,初稿完成;又历十载,三修其稿,直至万历二十一年去世。三年后,著名文学家、刑部尚书王世贞,慧眼识珠,盛赞《本草纲目》:“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并力推出版。由此,金陵版《本草纲目》正式刊行。王世贞的格物明理说,概括了医圣崇高的科学精神。喝蕲水长大的李时珍,有着水的品性和追求。不喜八股,独爱中医;不恋京都,但迷故土;不盲从古书古训,只相信科学真理。逆水行舟,岂能随波逐流?选择编撰《本草纲目》,其实就是选择了艰辛磨难,不图回报。穷经皓首,爬山涉水,如醉如痴,没有滴水穿石的苦功,哪有震惊世人的成就?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博采众长,披沙拣金,没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哪有集千年大成的奇迹?

《本草纲目》泽被后世,影响世界四百余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多次引用书中资料,称它是“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老子说,上善若水。一滴水从四流山纵身一跃,艰难曲折,酣畅淋漓,流过蕲阳,流入长江,融于大海,以水的方式和品质,不舍昼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