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我没去过;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我也没去过;我只去过“世界第三大峡谷”——云南怒江。
怒江,你从唐古拉山的崖缝里脱颖而出,一路高歌,带着雪域的光芒,收集着千沟万壑高原的乳汁,一泻千里,如天河一般流经云南“边疆的边疆”。虽然与西藏相连,与缅甸毗邻,但至今仍没有飞机,不通火车。要去怒江看看你的面孔,只有汽车才是必然选择。我从云南滇中楚雄出发,一直向西。车过大理,从瓦窑收费站与杭瑞高速路分手,到达怒江州府所在地六库,已是暮霭笼罩的黄昏。沿江两岸而建的城市,错落有致,一层层,一排排,从江边站到山腰,梯次迭起。我们一群不速之客漫无目的的在江边悠闲自得的游荡,打量着这座陌生的水滨山城,倾听着如歌的江水。边走边看,在江边找个歇脚的地方,点一桌烧烤当晚餐,来几瓶啤酒消疲解渴。一家接一家的露天小摊吃食,与江水相伴。游客来来去去,南腔北调的口音,穿梭如织,夜生活里的怒江,香喷喷的,江涛悦耳,景色醉人。不知不觉就来了兴趣,啤酒不过瘾,又要了几瓶当地的高山荞酒,你一杯,我一口,相互吆喝,直到有几分醉意才起身。迈着蹒跚步履返回酒店的路上,傈僳族的广场舞跳得热闹,我们好奇地挤进去,由于听不懂词曲,跟不上舞步的旋律,只好悻悻退场。此刻,我漫步在江边,不知是酒醉产生的幻觉,还是眼前的怒江穿上了夜光闪烁的衣裳,仿佛自己不是在地上徒步,而是行走在天上的银河之畔,任柔情似水的江风抚摸发烫的梦想。
翌日,从六库出发,沿着怒江逆江而上,蜿蜒的公路如一只情人纤细的手,牵着我的心,拉着我的手一直往上走。不断映入眼帘的是从唐古拉山出发的怒江,以水汹涌澎湃的魅力,义无反顾向南,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开肠剖腹,鬼斧神工雕凿出一条300多公里长,悬天而挂的大峡谷。沿江两岸,陡峭悠长连向云端的峡谷上,挂着村庄,挂着裤带一样的山地,挂着牛羊,挂着庄稼,挂着草木……远远望去,如一幅幅大自然天生的油画,应接不暇。湍急的江流上,曾经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溜索,已逐步被一座座横跨的桥梁代替。偶尔看到的溜索,如今已是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仅供旅游者探险体验而已。
怒江大峡谷的雾,妙曼多姿,总是长满翅膀,仿佛在与我们赛跑,一路追随,形影不离。中午时分,我们在石月亮景区歇脚。真是天赐良机,雾似乎又是那样的通情达理,把石月亮的面孔毫不保留的呈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车刚停稳,就有人迫不及待掏出手机、相机,一边拍,一边发微信,很快就有雪花般的点赞从四面八方飞来。还有朋友打来电话问我,看见石月亮了没有。我说看到了。朋友说能看到石月亮的人是幸运的人,是贵人。石月亮挂在高黎贡山3000多米的巅峰,也就是傈僳族人所说的“亚哈巴”。从古到今,有一块矗立云天的巨石,经过风霜雪雨的洗礼和溶蚀,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石洞,常年云雾缭绕,只有天晴,石洞显露,极目远眺,犹如碧海蓝天挂着一轮明月,神奇而美丽。传说傈僳族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由于石月亮山高雾厚,“天无三日晴”,千里之外赶来此地,如果遇不上好天气,看不到神秘的石月亮,带走的就只有遗憾。更幽默的是,我们同行中,一位女士怎么也看不见那个挂在云雾里的石月亮,直到上了车,重新翻看手机里的图片,在别人的指点下,才找到了那个“洞”,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拽着怒江不放手的我们,很累,大概怒江的手也很累。进入福贡,怒江把左手换成右手,把我们牵到贡山,然后又把右手换成左手牵着向上走。汽车在峡谷里行驶,窗外抬头是无尽的山,低头是无尽的江,两天的行程都在和一条江、一条峡谷携手前行。累了,停车歇脚,亲近江水,捡几块色彩斑斓的石头,想不到怒江馈赠的礼物竞是如此的美丽。一路上,我的思绪飞呀飞,巴不得早就到达怒江峡谷的顶端,那个传说中一尘不染的地方——“丙中洛”。
黄昏下的丙中洛有些温顺和安静,从天河飘来的怒江,一条脐带在峡谷里蜿蜒起舞,婀娜多姿的江水独领风骚,仿佛两座雌雄伟岸的群山欲在这里亲密接吻,拥抱做爱,却又带着几分羞涩。滔滔江水如两个对山歌的男女,一个在江那边,一个在江这边,痴情地守望着这块所谓“世外桃源”的圣地。徜徉在原始宗教、喇嘛教、基督教共存的丙中洛,我才明白这里不仅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区,还是天地和谐宗教多元、民族多样、人神共居的人间仙境。走进丙中洛,匆匆过客的我已经隐隐约约感到,不远处的怒江之上也许就是人间天堂。
怒江之水天上来。你以平均每年黄河1.6倍的水量,依依不舍流入缅甸萨尔温江,远嫁印度洋。短暂的怒江之旅,你牵着我的手,我牵着你的手,谁也不愿松开。一路亲密接触,才知怒江不怒,却是如此的温柔多情,走过险滩也能笑出灿烂的酒窝,遇到磐石也能溅起美丽的花朵……
也许,那天在丙中洛,我不该放开你的手,牵着你的手,继续沿着怒江往上走。就只差那一步,我和你去了天堂。
原载于浙江省杭州市文联《西湖》文学少年读本2017年第10期
作者:李光彪:男,1966年生,历任云南省楚雄州政协九届党组成员、秘书长,州林业局长,现任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州作协主席,《金沙江文艺》主编,云南省作作家协会会员,《文苑》签约作家。笔名“虎三”,以写乡土母爱亲情散文见长。作品散见于《读者》《中外文摘》《散文选刊》下半月、《华夏散文》《散文家》《金沙江文艺》《散文百家》《青年作家》《云南日报》《工人日报》《《乡镇论坛》《建设报》《彝族文学报》等刊物。著有《沾满泥土情绪》、《随笔漏拾》《母亲的气味》各一书,有《故乡的眼睛》《母亲的拐杖》等多篇散文入选北京、江苏、山东、广东等近20个省市中考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教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