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鱼乐 文图
土家人的先祖之一巴人源于鄂西清江,早期巴人的首领传说叫巴廪君,他率领部落在清江流域的夷城建都。盐是生命必须的物质,因为盐的稀缺,迫使他们逆清江而迁徙寻找盐泉,结果在重庆忠县发现了㽏井和涂井两大盐泉,盐泉经过熬制形成可以食用的锅巴盐。忠县中坝遗址考古证明,在盐巴的支撑下,忠县成为当时巴国重要的商业都市。忠县盐巴的外运成为当地重要的社会活动,如何将盐巴送达缺盐的东边楚湘地区呢?沿长江水运,则上有乌江天险,下有三峡阻隔,故陆道人力运输当为首选。于是从西沱云梯街出发,取道方斗山最低点楠木桠,向东开辟了由冷水镇石门坎进入楚湘的巴盐古道。后来四川自贡的盐随长江而下,到达四川石柱(今属重庆)西沱港,也选这条陆运古道,使川盐出川到湖北湖南等地。石柱县西沱古镇至鄂西来凤、湘西龙山县这条饱经风霜的川盐古道(或称巴盐古道),“川盐济楚”一时成为一条经济通道、军事通道、文化通道,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融合民族情感的大道上,如今保持完好的桥梁有王家乡大拱桥和石家乡拱桥坝石拱桥。
大拱桥,在距离大屋200米处,为当地百姓赶场和背盐力夫必经的王家乡河道上。背夫从长江边西沱古镇出发,上朱家槽,翻过石柱第一大山方斗山楠木垭,下峤山坡,到王家乡,不少力夫和当地黎民在涉水过河时,被突发大水卷进急流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连尸体都找不回来。1684年,当地大善人冉玉喜为黎民和背夫的生命安全,过河不再涉水,计上心头。他召集族人,提议在垭口堡修一座石拱桥直达北岸。此提议得到族人和百姓拥护。冉玉喜率先捐款,后动员族人和百姓凭着自愿,能出者则出,不出不勉强。很快筹集两千大洋,请来很多石匠师傅,开山取石,经一年多时间精心修造,终于在河面上建起一座横跨南北的石拱桥,当地人称之大拱桥。此后客商、路人和力夫再也不用涉水过河,无生命危险。对此,力夫们还编一首打油诗《感恩藏心底》予以赞颂。
背盐力夫们,扛着巴盐走过大拱桥,踏脚上大屋,登天生堂,过草垫子,进入石家官田坝,奔黄土坎,下洗脚河,来到拱桥坝的石拱桥。
石拱桥在石家乡拱桥坝,也是巴盐古道上今存完好的一座石桥。惟一有改变的是,桥的两端填平、加宽成了公路桥。而今成为石家至王家、临溪、黎家的公路桥。为何叫石拱桥,还有个来历——
1762年,石家坝当时名叫董家坝,隶属石柱直隶厅溪沿里六甲。明末,石家坝场镇建置,因建在董姓祠堂前的大量地盘上,故原名“董家坝”。到清代中叶,董姓人家败亡了很多,而人强势大的卢姓人家占去了董家祠堂的许多房屋,所以人们戏称“董”姓“失”家,而“失”与”石”谐音,则称之为“石家坝”。二是石家坝场镇的东边邻近卢姓的石门坝(今石龙坝),与前合之,就称“董家坝”为“石家坝”。1930年建石家镇,1932年改为乡,治所于此,定名“石家坝”。三是民国时期,万县一个姓“石”的石匠师傅在石家河上(今拱桥坝)修起了一座石拱桥,以便四至十一保的土家人过河至“董家坝”赶集,给了过往行人方便。当石拱桥建成后,乡上请四保凤凰寺的张姓僧人前来踏桥验收,即剪彩,当他刚刚走过这不足20米长、仅2米宽的石桥,这位石匠师傅突生疾病而亡。土家先民为纪念石匠他,遂将“董家坝”呼之“石家坝”。而下街上场口的左则侧河堤边有一巨石,像一条栩栩如生的蛟龙盘踞在近百亩的良田中,因此石家乡场所在地又称为“石龙坝”。
现在石拱桥又成了石家乡场,桥两头和北边是居民,其民风古朴。石家老场的青石板街道、川盐古道等,构成了丰富的老街历史文化风情、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北边的重要人文景观。
力夫们越过石拱桥,或者沿梓桐沟,登洋贴沟一坡陡梯子,登顶黄水川主堂,或者走缓坡上长坪、三块石,过一碗水,川主堂,在黄水镇谢家店子歇息,次日翻油草河经枫木镇,进入湖北利川鱼龙乡,或者下回面坡、过万胜乡,翻摩天坡,下冷水镇,上川鄂边陲石门坎,一路吼着背夫号子出川,最远到达鄂西来凤、湘西龙山县城,实现“川盐济楚”的目的。我曾有《巴盐古道》诗曰:
千峰逶迤连方斗,万浪滔滔出川江。
巴盐古道西沱起,垂挂云梯跃东方。
肩背重担映日月,调子吼出背夫腔。
木杵敲破空谷静,铁脚踏平齐岳梁。
血汗滴成渝鄂道,草鞋踩过万里霜。
山高那有脚步高, 水长难比心路长。
道换新颜成古今,美丽九州国运昌。
近年来,新农村工程和对巴盐古道的研究,研究和怀旧观光者不断涌来。不久前,国家林草局公布的“国家森林康养县”,石柱县赫然在榜。巴盐古道节点,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还不能打上历史的句号。
傍晚,站在桥头,仰望西方,黛色的天幕下,落日的余辉血红而灿烂,繁星眨着黄亮的眼睛,空气清新得有点凛冽,清香醉人的泥土气息扑面,野羊咩咩,杜鹃夜啼……你还会只留恋城市的美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石家乡石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