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鱼乐的头像

陈鱼乐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7/29
分享

浅论新时代文艺评论家主体素养的修养

      

                                   


文艺创作、文艺理论、文艺评论是文艺发展进程中的三个方面,文艺创作是文艺发展的核心、文艺理论是文艺发展的基础、文艺评论是文艺发展的动力。在新时代文艺发展中,文艺创作、文艺理论、文艺评论三者并重,齐头并进,而文艺评论家的主体素养的增强又是文艺发展动力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进入平稳发展的新常态进程,文艺评论出现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引领下,文艺评论受到空前重视,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推动力。在大众文化盛行、商业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文艺评论也出现了某些不正常现象。如文艺评论的圈子化、文艺批评的人情化、作品研讨的商业化,这三化桎梏了文艺评论的正常发展。而消除这些非正常现象的因素,主要靠文艺评论家主体素养的修养与提高。


 文艺评论奖每每出现某种圈子色彩,评奖的与获奖的往往大多数是这些人。近日有篇获50万元大奖的1965字的赋文,平均每字278元,错别字多、文理不通的多。漏洞百出,大奖仍得,这是为什么?因人情在此重于艺术。不少作品研讨会由出版社或期刊社主持,为了年发行量增加和扩张市场之目的明显。不过,这种文艺评论的不正常现象,已经是文艺发展的一种负面效应、负能量,成为文艺评论界的牢笼,而令人嗤之以鼻。


 文艺评论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必然要坚持实事求是,去掉三化,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方才有出路。因此文艺评论家的眼光忌讳仰视、应该平视或者俯视。文艺批评作为一种学术活动即发现与分析,曾有人说,批评家对于作家的批评,就是蠢者对于聪明人的评说。但是高尔基的看法截然相反,他认为:“批评家比作家看得更深望得更远。批评家不仅应该有文学史家的胸怀,理论家的素质,而且还有哲学的眼界,美学家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说长道短,让人感动的批评成为自己独有的风格,不搞人云亦云,不搞阿庾奉迎,更不搞人身攻击,方能推进文艺事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文艺评论家主体素养的增强与修养,在我看来就是要消除三化的非正常现象,就是要弘扬正能量,就是要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新时代文艺评论家要在树正三态即宋生贵所说的自觉姿态、真诚心态、融情语态的前提下,提升自我素质,我以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增强素养,固本开新:


第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作指导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遭遇着巨大挑战。新的文化思潮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淡化,这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文艺评论家要消除负面影响,首先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作指导。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内涵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文艺进行评判,文艺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存在的上层建筑;文艺从意识形态中反映社会现实,而社会现是文艺生产与创作的主要源泉;文艺作为独立的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政治、宗教、法律、哲学、伦理、道德)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文艺观作为意识形态,是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文艺问题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深刻地理解和阐述,体现出客观的评判,从而满足以广大人民为主体的特定审美需要。


 习总书记强调:“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作用。


如果文艺评论家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作指导,就会必然会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主体缩小,而把小主体(个体)扩大,走向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主义,导致方向偏离,主体意识缺乏,而凌驾于人民之上,这十分危险的行为一一势必走向资产阶级自由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个高屋建瓴,非常正确,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巩固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筑牢全民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共同向前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保证我国文化建设方向正确,负担使命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范畴之一,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方针,是我国文艺评论发展的根本指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才能固本开新、永葆文艺创作评论的生机,才能指路明向、正本清源。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新时代文艺评论家自我修养的必然要求,提高素质的强大思想基础。


第二、要坚持文艺评论三精标准


 坚持三精标准是新时代我国文艺评论家的鲜明态度与评判标准。关于文艺评论标准的演变问题,中国艺评主席仲呈祥在《道艺统一.褒优贬劣一一新中国70年文艺评论断想》(《中国文艺评论》总第46期,2019年第7)一文中,论述得清楚不过:1985年,在对电影的评价标准上,有关部门在坚持长期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标准之外,又加上观赏性标准,变为三性统一的标准。这标准始于电影界,却普遍用于文艺界。但文学作品也要讲三性统一”,以语言为载体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何来观赏性?为贯彻执行2014年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2015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礼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废弃了三性统一的提法,明确提出优秀作品必须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2016年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强调追求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重申了应当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科学标准。这个三精标准指引文艺评论家坚持培根铸魂,道艺统一,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三精标准为我们文艺创作家与文艺评论家指明了评判优秀文艺作品的评价尺度。我们不仅要鼓与呼,在具体实践中更应长期坚持。


在当前和今后,如果离开三精标准搞文艺评论,那就是偏离轨道,那就是回到圈子化、人情化、商业化的不正常三化的老路上去。三化的文艺评论最终让人民唾弃,路子不长,走得不远。因为这不正统,失偏颇,不是正能量,浊流难长。


 第三、要不断增强主体意识


 文艺评论家要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就是要增强大局意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主体,而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小主体。文艺批评家只有分清了主次,才会有明确的定位。正如周航先生所说一般而言,人民性属于大主体,人民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的各民族族群,我的文艺服务的就是这一范围之内的统一体、集合体或是想象的共同体,任何超出这一范围的主体和主体性都是可疑的。”(《责任和担当:文艺批评的主体性和有效性》,《重庆评论.红岩特刊》2016年第2)


 文艺评论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个主体性和自己的位置,若两相巅倒,则必然乱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文艺评论家坚持这个主体性,就是要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不受西方外来负面影响所左右。对于文艺评论家充分认识自己位置与可能产生的价值,习总书记非常明确地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正确的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诸多病象的良药,是出精品、提高审美和引领时尚的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一切均来自于文艺批评主体的文艺评论家,自身定位准确,才不迷失方向。定位错误,定会迷航。


当然增强主体意识,强化主体性,文艺评论家还要有操守。不为市场经济所左右,不为个人利益所驱动,不为金钱诱惑所绑架,不为评论所趋势,不为名利所媚俗,时常牢记不要成为市场经济的奴隶。能否坚持评论家的操守,当然与文艺评论家的评判姿态陈陈相因有密切关系,也即批评的内生动力、个人兴趣关系密切。这种姿态正如宋生贵所说就文艺评论家自身而言,对文艺评论本身的自觉,必然会提升其开展合规律文艺评论的自信。不是因有金钱的交换才搞文艺评论,不是因评论家的无而无志气。而体现主体性的存在,是要靠愉悦与享受、审美与怡情、真诚与感动的文艺评论,方能促成其批评的有效产生。正如习总书记所言:“要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第四、要切实提升审美能力


 文艺评论家的审美能力,也叫审美鉴赏力,它就是文艺评论家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它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等。它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对客观体美的认识、评价和再创造,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创造的统一。审美能力,又称艺术鉴赏力,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文艺评论家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理想去改变客观世界,探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不提升审美能力,就会停滞不前,原地踏步。

 

文艺评论家要提高审美能力,必须从多方面下功夫。因文艺评论家所涉及的文学类、艺术类评论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因样式相异而不同。比如诗歌艺术的审美力、小说艺术的审美力、戏剧艺术的审美力、电影艺术的审美力、书法艺术的审美力、绘画艺术的审美力、音乐艺术的审美力、舞蹈艺术的审美力等等,每位评论家在掌握文学评论审美力的基础上,至少还应掌握一至二门艺术审美鉴赏力,方才可以。掌握多了反而不行,因全挂子、通才必定精力有限,时间不济,更难求精。


审美能力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来源于实践的认识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982年,杨春时在《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中提出:“审美意识不是一种认识形式,也不是普通的感性,而是在普通意识基础上人类自我创造的产物,是一种更全面、更自由、更高级的意识类型”(谢慧英《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多元建构与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文学评论》2018年第6)


 由于人工智能的介入,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文化快飡消费主义导致娱乐至死信息碎片化状况,从而耗散泯灭人的主体性和人文价值,使文艺陷入令人担忧的片面性和荒漠化困境。经审美能力所形成的审美论而张扬出来的人文精神与美学品格,可以成为有力鉴镜对抗后现代的陷阱。面对审美泛化的现实,文艺评论家迫切需要进行接地气的关照、阐释与有力的回应,从而提升认知水准和鉴赏水平。


 怎样提升审美能力?下面以诗歌、小说、美术(人体绘画)、书法为例,加以说明和探讨。

 

首先,什么样的诗歌算好诗歌,或叫优秀诗歌?回答这个问题,文艺评论家之一的诗评新手,要掌握其优秀诗词的标准。优秀诗词有什么标准呢?假如以近体诗为例,除了内容意境美,还要形式整齐美。就形式而言,绝句律诗只能按古人规定的句数、字数、平仄、韵律,依样画葫芦,做到起承转合,同时记住六忌一要(每句后三字为一忌三平调为二忌三仄声,每句除韵字外为三忌孤平,三与二、五与四、七与六句的第二字为四忌失粘,对句与出句为五忌失对即平仄词性不相对,二四六分明之外的平仄不依定式为六忌拗句,七要救拗有两不救与两相救之分)。这是绝句律诗表现形式美的基本常识。之二是诗词创作的语言艺术表达要比喻夸张对偶拟人通感等多样化。比如:“天街小雨润如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通感手法运用得妙,把景写活,成千古名句。之三是艺术手法要动与静、声与色、嗅与视、虚与实相并相济。因为动态感和静态美给读者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与对比,令人回味无穷、妙不可言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彰显动静美在诗词创作中的意义作用。正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阴阳互补,刚柔相济乃万物同生共荣的基本定律。而静态美怡人眼目,动人心神。比如唐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杜甫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白二十韵》)等,就是化静为动的佳句。最后是意象与意境。何为意象,关乎形神,形即物状,神即物象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意象不仅高于形象(物状),而且有主观情意融入其中。意象好的关键是完整和谐优美动人,密不可分,水乳交融。杜甫笔下的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陆游笔下梅花的无意苦争春等乃诗人精心营造的鲜活意象。由若干个意象构成的意境,是主体化的客体,抽象化的形象,理性化的感悟”(胡迎建《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中华诗词》总第243期,2019年第5)

 

由鲜活的意象组成绝妙的意境美,有整齐化一的形式美,紧扣主题的向上美,这样的诗词必是好诗词的范畴,它包含这样一些标准一一书写当下、衔接传统、诗风独到”(川大文学教授周啸天语)格律要规范,形象要典型,语言要精彩,章法要明确,境界要高尚,风格要鲜明,总之就是鲜活、高尚、时代”(中华诗词学会长赵树喜说好诗有六个要求”)精练美、意境美、音韵美、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兴俊说的好诗三美三新”)。周教授是从笼统上讲的好诗标准,赵会长是从具体上说的好诗标准,周副会长是从新和美的角度上讲的好诗尺度。但都不能离开艺评三精标准。思想精深说到底就是境界高尚,精神美;艺术精表现为语言美音韵美;制作精良此指格律章法明确的形式美。


 然而作为好的新诗(自由诗)只有精神美,语言美,不可能有形式美。因为不受字数多少,不受语句长短,不受韵律高低,更无平仄桎梏,完全随诗人之意,不受绝律之限制。

 

文艺评论家在评论律绝诗词,就要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和标准,当然也有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或更为优秀的标准。高于这些标准当然更好。低于这些标准,就有人情化评论之嫌,让人们唾弃,甚至留得骂名。

 

其次,好小说又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呢?这个也有几种情况,需要分别叙述。小说按篇幅长短,分微型小说即小小说(几百字内)、短篇小说(几千字到几万字)、中篇小说(几万字一10万字)、长篇小说(10万字以上)。小小说简短、短篇小说紧奏精悍、意思深刻、意义丰富,也会成为好小说。中篇小说人物相对复杂,多为复线交叉进行。长篇小说容量很大、篇幅很长、涉人事多,且思想之美、人性之美、艺术之精兼备,也就是好小说。换句话说,故事形象生动,叙述语言独特,表现手法多样,内涵启迪性强,揭示社会人生,让人很受鼓舞,具备这些因素,必定属于好小说。


文艺评论家在评论小说时,至少要从以上这些标准去评价、评说、评判。不能只说好或孬,还要论说好孬之因,有理有据,言之有物。这需要真情的付出,需要自觉的态度,不需要迎合的心理。文艺评论家相当于运动场上的裁判员,要是非分明、一针见血,评论得准确,批评得动人,才是好评论,才是真诚之论。例如,沈从文评王力的文章,他写出一篇数千字的文章《从文物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对王力教授的结论,进行了颇为严肃的指正。 虽然是商确的囗气,行文有理有情有爱,但同时也以考古、历史、文物、书载为据,一针见血指出不足纰漏,甚至错误,文章发在光明日报上,公诸于众,让读者明白谁是谁非,消除了以讹传讹现象。


 第三,从艺术门类上说,绘画之美与不美,也有其评判依据。拿人体画来说,其对称美首先是要把握的最基本的东西。艺术评论家要了解如成年身体健康(肢体不残五官齐全)人站直立、坐高凳、盘坐地上的不同高度标准。直立时,体高等于头长的七倍;端坐方凳上,体高是五个半头长;盘腿坐地时,体高为三个半头长。人体高按一算,上半身与下半身长的比例就是照相时所说的黄金分割线值。大腿小腿均为两个头长度,足为一头之长,手为头长的三分之二,臂为三个头长,肩为两个头长。如不懂这些人体长度的常识,就难以分辨人体的对称美。当然面貌美、肤色美、眼神美、形体美、动作美、姿势美,男人的阳刚美、女人的阴柔美,再如中国画描线十八法法等这些知识也必不可少。心地善良美一看可知,而聪慧之美肉眼难辨。如果一个艺评家,连这些基本标准都没掌握,那就难以评判美与不美。

 

第四,书法作品的优劣何以评判,标准是什么?这要从结字、线条、章法、题款、印章五个方面去量化。书画同源,我以为就是从线条角度上说的。结字要结构严谨、重心平稳、大度雍容、气静神凝、内收外放;线条要厚重而老辣、内含如精石、外飞似箭刃;章法要笔断意连、气贯始终、缓急自然;题款要主题明确、高低合理、位置适当;印章要位置准确、大小合适、印泥新鲜、钤印清晰。总之,行书草书通篇行云流水,前后照应自然,用墨浓淡合理,笔力粗细适当,意境内敛豪气外彰王气,流利灵气,圆滑光润,龙飞凤舞,铁画银钩。楷书结构工整,笔画匀称,遒劲有力,端庄而不死板,合辙又暗含灵气。魏碑体厚重有力,结构平衡。隶书蚕头燕尾,篆书笔画粗细一致。字体繁简统一,无错漏多字。风格独到,自成一体。无论何体书法,整幅作品,尤如作文一气呵成,让人一观就心情舒畅,感到悦愉。具备这些条件,应是书法佳作。


文艺评论家在评书法作品时,只有了解掌握上述诸多标准,才敢评价。否则,是优是劣,就难以评判。这就需要加强学习,进行充电,弄懂常识,掌握尺度,评论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最后, 要博采众长,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乃《尚书》中的名言。作为文艺评论家自身修养,苦练功底,应当以此为镜,并采多家之长,广学强记,深入研究,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发挥潜力,写出好的评论文章来。俗话说儿多不养妈,艺多不养家便是此理。当然儿多不养妈这个于情于理于德于法都不允许。弄好一门文学评论之基础上,再加一二门艺术评论的技能,就可以了。如果文学理论文章不通顺,论点论据论证不充分,那么写艺术评论就可能漏洞百出,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也只有不断充电”“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才能提升自己的文艺评论水平,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评论家,扎扎实实为国为民为社会多作贡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