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鱼乐的头像

陈鱼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1/12
分享

烧袱纸

土家人自古以来都有“烧袱纸”祭奠祖先的习俗,迄今逢年过节等良辰美景仍然流传不衰。

传说,佛教徒为敬奉祖先举办盂兰盆会,凡是有后代的亡灵,都要回乡享受子孙的飨祭,于是家家都继承买火纸、包袱纸、写袱纸、供纸烧袱纸的习惯。

从前,“烧袱纸”都是在“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进行。人们先将买回的火纸,一张张地横裁成六等份,把分成等份的一张张小火纸,用一张二等份的火纸包裹封上,以示阔气,称为“洋钱”,所包数量的多少,按袱纸数量多少及其亲疏程度而定,若是双袱纸(两个以上)或者较亲密的就多包点火纸,若是单袱纸或比较疏远的就少包一点,这就是“包袱纸”。

“写袱纸”。包好以后,要用毛笔蘸墨写字,袱纸正中竖行写上父族、母族、妻族三族三代的姓名,奉请xx祖先或平辈正魂名下收(均)用,左边竖写“公元xx年x月x日化纳(炼)”字样,落款注明“晚辈或平辈×叩首”,右边纵书“今逢某某之期虔备冥钱一大包封奉上(请予)等字样,长辈写“奉上”、平辈写“奉请”、晚辈写“奉予”,称呼男性长辈为老大人,女性长辈为老孺人,这就叫“写袱纸”。字迹要端庄,不能潦草。

“献袱纸”。中午将备好的肴馔酒品列陈饭桌或神龛处,点上采油灯,全家跪拜邀请祖宗这叫“献袱纸”,也叫“供袱纸”。献袱纸时,辈份高的立放中间,其余逐辈列放两边,有主有从,以示尊重。“献袱纸”后,人们才围桌吃午饭。

“烧袱纸”。烧袱纸时,由主人在黄昏前将“袱纸”取下,送到路边,或者野外空地上,跪拜火化,心诚莫笑,表示欢送三族亡灵回到九泉,这就叫“烧袱纸”。烧袱纸是活着的后生为死去的长辈或同辈、晚辈送给的纸钱,土家人这样认为,不能放置一堆用棍棒火钳之类的东西捅散燃着袱纸,要不然,亡灵收到的不是成整的钱,而是破碎“银子”。

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他在诗歌《梅岭三章》中写道“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其中的“纸钱”就是土家人称的“袱纸”。

这种烧“烧袱纸”的风俗起于哪朝哪代?笔者没有认真考证。但从古诗中可以得知其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唐代诗人王建在《寒食行》中以不敬的口吻写过:

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哪得到黄泉。

清代诗人袁寿龄在《烧纸歌》中写道:

世间第一可怪事,鬼神亦受饥寒累;

年年七月送纸钱,人到黄泉犹嗜利。

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烧袱纸”的习惯。

时至今日,渝东石柱县石家坝土家后代仍然习惯烧钱化纸,但时间不拘于“中元”,无论是逢年过节、三朝洗儿、生长满旬、立柱上梁、乔迁新居,还是葬礼白事、之子于归、儿男加冠、金榜题名都要“烧袱纸”。这虽是前传后教,心到神至的事,多少带有迷信的色彩,但不失追宗寻祖,忆苦思甜的进步意义,因为那些不识文化的穷苦人家自己是不会写成“烧袱纸”的,他们要么请人代写或将无字的火纸完整地在坟前焚烧。但是,“烧袱纸”饱含了土家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