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中牺牲爱情,他们展示出伟大情怀
一一读余德庄小说《西窗烛语》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徐志摩爱林徽因,爱的是诗意中的她;金岳霖爱林徽因,是把她当做艺术品,一生挚爱,追随其身边,但不占有;梁思成爱林徽因,爱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林徽因。余德庄先生中篇小说《西窗烛语》借男主人公傳桐雨的故乡情结,对异地女主人公画家才女卢莓的爱,是生死相许。而卢莓因抗日战争牺牲爱情却义无反顾,奔赴云南抗日,不幸遇难。不能不说这小说故事是作家塑造这一对恩爱小人物的高尚精神和伟大情怀的展示?
这部小说文字清新淡雅,情感丰富细腻,用带有浓厚人情味,讲述傳桐雨与卢莓的爱情故事,唱响20世纪60年代山城重庆的情感绝唱,而震撼读者的灵魂,回味无穷。
故事主要发生在重庆城,时间上起抗战时期,下至当下,文学作品让老重庆城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随着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人生命运,如同一幅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文字的形式留在读者的记忆中。小说情节情感真挚感人,引人入胜,捧着斯书,手不释卷。
傅桐雨在牛角沱钓岩鲤,遇到日机大轰炸,被吓死晕倒,鱼竿也弄丢了。二次到牛角沱钓鱼,初次邂逅妙龄才女西式油画的杭嘉艺专学生芦莓。原来女生那天完整地看见傅是“英勇遇险”之全过程,此刻她是专程到此等待归还鱼竿的。萍水相逢,芦在傅的眼里留下很好的印象,明眸皓齿,目光炯炯,心中如似灌满甘洌蜜水,击掌拉钩,约定尔后还会再来牛角沱相会。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两个年轻后生从相识,到相见,相爱,相痴,小说从一到十七每章或埋下伏笔,或留有悬念,环环相扣,让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并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一一
一
有故事不一定是小说,但小说必须有故事、有情节、有包袱。一篇成功的小说,是其人物形象塑造得好的结果,更是细节处理巴适的表现。之所以为之叫好,就因其人物形象树立和细节处理得巴适。余德庄先生在这篇小说中,树立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
对卢莓来说,她先是一个才女,杭嘉艺专学生。作者不是直接介绍她画得有多好,而是通过他人之口来赞美她的。比如,牟兴勇在陆军医院住院治伤时,市商会康心如会长专门送他的金刚鹦鹉,那鸟儿“个头硕大,红头白喙,蓝羽锦尾,漂亮至极”,卢莓听了桐雨介绍后,因崇拜这位抗战英雄,要帮桐雨了一个心结,而去画一幅鹦鹉油画。她画得好不好?在桐雨眼里只见“画框靠在董公石上,画面上一只五彩斑斓的金刚鹦鹉正神气活现地看着他”,还说:“神了,跟金刚一模一样!”“确实像,太像了!不可思议!”桐雨的幺舅见到卢莓送去的鹦鹉油画后,大嘉称赞:“金刚!啊,金刚!”“你见过金刚?我的天,怎么画得这样像呀!姿势、眼神、羽毛,样样都像,像神了!我的金刚,你回来啦!回来啦!”没有这两个细节的描述,人们怎么能知道卢莓学画这么好,这就是名副其实。
在表现卢莓面对日机炸死一个母亲和一个婴儿的言行举止,那种仁爱精神时,也有两处细节,同样具有说服力:卢莓蹲下来用汗巾轻轻擦拭着母亲脸上和奶娃身上的血污,因血已凝固没法擦去,向周围的人要点水,浇湿汗巾再去揩擦,最后她“决然脱下身上的开司米背心,轻轻搭在受难母子身上,方才……离去”,桐雨在场、紫燕在场,众人在场,没有谁去做这事,但独有卢莓想到了,做到了;卢莓要去昆明飞虎队报到当英语翻译,赶到沙坪坝乘车去白市驿坐飞机,可是车已满员,司机爱莫能助说:“你问车上的人嘛,看有没有愿让的,不然也没得法。”听卢莓上车去说缘由,一个身穿旗袍的中年女子站起身来对卢莓说:“妹儿,我认识你!那天在较场口给被炸死的母子揩擦血迹的就是你吧?当时我还给你递过水呢!……你这是去报效国家,我只是去走个人户,(我)这个座位就让给你了……你来坐!来坐!”要是没有她在较场口替死去母子揩血迹盖开司米线背心的举动,这个中年妇女会让座位给她去云南吗?不会!
再一细节,就是当她与傳桐雨辞别去云南时,桐雨艰涩地问道:“卢莓,你真的要走吗?”她说:“是真的,明天下午就得走……这是战争时期,不说你也会明白的……”这样一来,卢莓把个人的儿女情长,置身于战火事中,因为她父亲常教导她“位卑未敢忘忧国”要爱国,她作出这样的选择和行动,就是爱国情怀之展示,一下子升华了人生境界,一个小小的柔弱女子,立马就成了可敬可爱的大爱人物,站在读者面前。
二
爱情表达,是永恒的主题。但是要在抗日战争中表现桐雨与卢莓的爱情故事,好像更难以入手。一个是画家才女的女强人,因为“美女救英雄”,又因为爱国大过爱家。一个是被飞机轰炸吓倒“英勇遇险”、养尊处优的“三脚猫”。开初,桐雨在卢莓心目中就是“跳脚神”,只是钓鱼。通过接触,后来才知桐雨是富家公子,但她并立马回答桐雨的爱情表白。但卢莓的言行举止,却在渐渐地改变着桐雨的人生,所以他是发誓要追她的。卢莓在桐雨的眼里是“明眸皓齿,衣着得体”“令人心暖”“冰清玉洁,极富才情”“乐观开朗,通情达理”,但他虽脑子灵、反应快、没定力,而“自惭形秽”,不敢去追。因在牛角沱钓到黄腊丁刺伤卢莓手指,他帮她包扎,后去上清市一家药店买药、消毒、包扎,渐渐接触她,她未拒绝牵手之情,才日渐增强追求之心。并要向她学习绘画等。她也愿意教他。卢莓也为桐雨的真情所感动,比起狂嫖滥赌、坐吃山空的纨绔公子,他还是规矩本分多了。经在小洞天聊天,听音乐,巴渝民歌、四川民歌、浙江民歌,尤其是听《梦断蓝桥》乐曲,双方都有了共鸣,桐雨称卢莓就像是这个电影中的绝代佳人——费雯.丽。眉眼,神态,举动都像。两人开始英汉合唱,荡气回肠同时吐出最后一句:天崖海角愿长相忆,爱心永不移!《梦断蓝桥》的乐曲,歌曲听起来很舒服,但作者在此埋下伏笔。这个伏笔为后面大半个故事的发展埋下了悲伤的种子。所以说是悲伤,从爱情角度上说,桐雨为她误了一生。他们相识在牛角沱,相知在小洞天,相爱后来却是在书信中,电报里,一个在山城重庆,一个在云南昆明,再后来,一个在万里之外的美国,一个在执行公务中失踪不去向,即使如此,桐雨也要万里迢迢返回山城,进入小洞天,终其一生,守候心仪,守信海誓山盟。桐雨在书信中对卢莓发誓:“我愿等你到抗战的胜利,乃至一生一世!”卢莓的回信用了普希金的诗:“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时空,来到你们的身旁。就像我这由的歌声,会飞到你们身旁一样……”这诗意浪漫的爱意表达,桐雨感到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啦!然而他们舍小顾大的精神,对今天闪结闪离的年轻人来说,不也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考验吗?反之,桐雨与卢莓一样,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是人生境界的升华,也是整部小说的升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展示,他们的爱情故事,永远值得传播和点赞。
三
乡情,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余德庄先生的乡愁情结,在小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是山城重庆,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一个是第二故乡云南,作者在云南工作过五六年。他以两个青年男女爱情故事的形式,将两处乡愁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仅热爱故土山水,而且热爱第二故乡。一片乡愁,浓浓的情意,在小说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用白描手法描绘山城之美,比如牛角沱的由来,董石公的故事,都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用清代王清远进士的诗来形容董石公“一水浑浑叹若何,董公奋义强回戈…犹听渔人唱挽歌。”巴蔓子割头保城,钓鱼城军民抗蒙古铁骑,赞美巴人后裔的勇锐侠义传统。作家还通过对歌的方式,来表达故乡情怀,傅紫燕唱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桐雨唱巴渝民歌《螃蟹歌》,卢莓唱浙江民歌《茉莉花》,故乡本来美好,却被日本飞机轰炸得稀巴烂,所以大家同唱抗日歌曲《抗敌歌》,以卢父之名修改岳飞的《满江红》词且朗诵出来,团结起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小洞天里有丰子恺的诗配画,李商隐的诗,这些都是在表现有崇敬的厚重人文。用书法条幅装饰西窗烛语包房,用格言名言警句古训说明事理启迪人,如“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农夫不割邻田禾,渔家只收自网鱼。”“小事让大事,慢事让急事”。直接用牛角沱、上清寺、朝天门、较场口、铁山坪等老重庆地名,来表达作家对乡梓的深刻印象。以卢莓去云南昆明执行抗战公务,暗示作家余先生对曾经战斗过的第二故乡的乡愁表达。歌颂故乡山水好,从而热爱祖国,激发读者的爱家乡、爱祖国情怀,就连到最后主人公桐雨,虽系美籍华人,但他除为守候心仪的人归来,也还有一片深深不断、爱意浓浓的故乡情结,让他魂牵梦萦。
当他们在处理个人爱情与抗日战争所发生冲突时,桐雨对芦莓执着的爱情,生死相许,直到永远。而芦莓舍去小我成就大我,奔赴云南抗日,不幸遇难……
由此,能不说这不是作家塑造这一对恩爱小人物的高尚精神和伟大情怀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