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县文联县评协组织在新天地电影院观影,我有幸随众文友观看了《我本是高山》电影。影片讲述的是海清(饰张桂梅)老师在云南丽江创办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为大山里的2000多女孩子免费读书,帮助山区女孩圆大学梦,使之走入各行各业大放光彩,改写其人生命运的故事。张桂梅这种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为人师者”,成为激励和引领无数山区女孩的一缕亮光。
张桂梅真的有这么牛吗?真的!2021年8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P288-289)记载:“人民教师张桂梅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状况,在2008年推动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她坚韧纯粹、甘为人梯,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
张桂梅是黑龙江人,十多岁时随姐到云南省并在滇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她丈夫因癌去世,她的生活发生巨变,自愿来到山区学校任教,建立民办学校华坪女子高中,使学生成绩突飞猛进。
用真人真事改编的《我本是高山》这部纪录片,通过主人公海清的视角,带领观众翻阅壮美的高山,同时也让了解其女生们攀登高山的艰辛过程。观众跟随其脚步,视觉一路攀登高山,感受威严美丽,一路感受到海清的内心世界与成长经历。之所以《我本是高山》给乡村女孩一缕亮光,是因为她具有如下感人肺腑的故事——
一波三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首先让领导、学生对学校没有好印象,尤其对张桂梅印象差。第一个矛盾冲突是举办开学仪式,教育局长前来讲话,因校舍设备简陋电压不稳,会场一下子混乱起来,喇叭传出尖锐的刺耳声,学生嬉笑声、鹅叫声,致使此会没开下去,领导匆忙离校一脚踏入未完善操场的稀泥坑,桂梅被领导严厉批评:喊你不开不开,你偏要开,尽跟我作对。但这电路出故障,也不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的责任,领导怪罪于她,发火批评,桂梅没有申辩,只是打掉牙齿往肚里吞。尽管如此,张校长依然坚持办校。可是本身这些学生家庭条件差,学生没法学好,起初大多数都不认真学习,只是到校混日子,学生纪律差。学生没学好,连地球仪上的地轴与赤道是什么关系就不知道的山英,还是她姐山月叫她说是“垂直关系”,而被徐老师喊到讲台上去指认谁是赤道,她却指错,老师批评她山英太笨,还用手排她头部。张校长发现后,认为学生成绩差主要是老师不认真教,不了解学生,还批评了徐影影女老师。一些老师因张校长要求课后夜间与学生多交流勾通等,由此炒学校的鱿鱼,辞职离校。这又是对学校的打击,也是对张校长的挑战。还好徐影影的男友卢南山老师受张校长的执着精神感染,宁愿与女友分手,也不离开女子高中。几个老师离校,一些学生被迫回家,这是第二波。她又组织老师把离校的学生追回来,有几句教育学生的话刻骨铭心:你们不认真读书,就只有回家嫁人生子,为哥哥挣点彩礼钱娶媳妇,直到生下男孩才止,可是你们永远也走不出大山,那就是你们的命运!山村女孩要改变自己命运,确实要靠自己读书学习。正是张校长这几句开启思维、动人心弦的话,激发了女生们的学习热情,大多开始逃避读书,到后来夤夜自学,被窝里学,形成鲜明对比。
本身学校又没有完全建好就开学,遇到狂风大雨,教室涨水像大河,女生们只是缩住一团害怕而惊叫,老师们在张校长带领下抢险救灾,终于换来平静。张校长的女儿付老师来后,指挥学生立杆升国旗,也具新意和深意。
第三波是云南省领导到学校调研,听到张校长的“学生没有校服”等三点实话,省领导拍板解决。当省领导一走,地方领导就又来批评她,说张校长尽给他惹事添堵。这时看似柔弱而内心坚强的张校长“顶撞”领导说,老冯(保志),你我都是教书的,你教书为什么?“教书育人”,而“我教书是为救人!”张校长说这句话虽声音不重,但掷地有声,有若千金,领导就默不作声,似乎肯定她说得对。但2008-2012年,贫困山区的少数村民对女孩受教育考大学的认识还持有偏差——“女孩读再多的书,也是嫁人生孩子,是别人家的人”。张校长多次说的话:“一个受教育的女性,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她的母亲,她自己,她的下一代。”这就是她执着“教书救人”的最好注解,于是也就有更加感人至深的故事。
唐小萍是自己剪短发好学上进。“酒疯女”唐小萍和“聋耳朵”的故事,开始敌对,后来和好。尤其山英山月两姐妹的故事,更是打动人心,改变认知。山月本来读书成绩好,本应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实现梦想。可是家人的封建思想,使她半途而废,回家嫁人生个孩子,替兄长找点结媳妇的彩礼钱,算是被害死。妹妹山英也将走这条老路,她父亲、哥哥、老奶奶都到学校里逼迫她回去嫁人。听到山月之父喃喃说道:“养大一头猪还能卖2000块”时,张校长怒斥山月之父和哥哥,据理力争,当山英走出教室,选择继续留校读书还是回去嫁人,左右为难时,全校女生高声齐喊:“山英加油”“山英加油”“山英加油”!一阵阵鼓励声一声高过一声,山英最后选择读书,把又一个矛盾推向高潮。后来她比一本录取线还高过一分,这也反面应证山英并非是笨学生,山英写在墙上的那句“我本是高山”话也就点亮本影片的主题。“高山”在此,既是人生境界,又是人生理想。“高山”在此,就是踔厉奋进,自强不息。玖朵云,唐小萍等97人都圆了大学梦,其中有67个本科生,一所民办女子高中升学成绩之好,当年成为全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张校长的女儿付老师深受感染,在此校生娃教书奋战三年。人们捐钱为张校长治病,她却将钱用到学校,为耳聋女买助听器,学校后来变得像模像样。将因生活重压崩溃、沉迷酒精中的妇女(唐小萍之母)改变过来,弄到学校去煮饭,给予生活扶持,精神“扶志”。几经折腾,把受到爬涉之苦的女孩子带到高山,由老师指明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在哪里⋯⋯清华北大在两千多公里以外的北方,开阔视野,使他们明确升学目标,加足后劲冲刺。这一点一滴的事迹,无不表明张校长的无私奉献,不忘初心,执着办学,无不折射出她教书救人的一缕亮光。
当然,片子中徐老师拍山英头部似乎再现体罚学生、补课、张校长回忆夫君太多,这些镜头,似乎与这部纪录片的完美格格不入。
总之,这部片子用事实说话,用艺术叙事,跌宕起伏的故事用镜头冲击眼球,给人满满的是激情、励志、光亮……
2023.12.06.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