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前后共去了十趟南京。办完事后,剩下的任务就是畅游南京。对南京总体印象是,满城都是名胜景点,六朝古都和民国政府建筑保留完好,旧古迹与新南京共荣共存。道路的宽阔、交通的秩序井然、民国时法国梧桐在街面上随处都是,已长成粗枝壮臂,参天大树,使街面绿树如荫,成为南京街面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到上下班时间,小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特别是自行车、摩托车等排成一条条长龙,在街面上穿梭自如,可谓个个都是赛车高手,成为一道动景。每处公园,都可见到满园的银发老头,他们有的散步,有的吹拉弹唱,有的搞运动,有的弄拳,“各显神通”,真是“老有所乐”!
我们到过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古色古香的夫子庙,悠长的秦淮河与繁华的步行街在霓虹灯的照耀下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秦淮河沿岸壁诗、浮雕、壁刻,展现了昔日文人雅士挥毫泼墨的风雅与豪放的情景。沿岸修茸一新的驳岸,绿树草坪鲜花掩映,飘香的丹桂更让游人陶醉。
走在一座名校----东南大学的竹间小路上,清幽幽的小风摩挲着发尾,伴着淡淡的玉兰花香,一切感觉是那般奇妙。清幽的风、温暖的光、翠绿的树、浓郁的花,这些都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于是,落在这座学府之中的人,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如何让学术风和自然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走过东南大学,我领会了什么才是一座大学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仅只是有森林般的绿化面积,有爬满爬山虎的老墙壁,有颤颤巍巍的古建筑。真正决定一座大学文化底蕴深浅的指标是人和自然的契合。从自然给人的舒适上,我们能看到静心的环境;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上,我们能领略学术的醇厚。
这就是南大,清新而自然。婀娜多姿间,我竟会忘了它还是一座高等学府。张小砚有句名言说得好: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或灵魂,须有一样在路上。
我们乘大巴来到过庄严而宏伟的中山陵。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天下为公”四个繁体大字。我们沿着林阴大道拾级而上,怀着一种万分崇敬的心情,慢慢接近这位一生为中华民族的出路而竭尽心力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提起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我国已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国,虽然屡次失败,但是他坚持不懈的形象依然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中!
走进园陵,沿着墓道向前走去,两旁高大的雪松,展开茂盛的枝叶,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走到尽头,高大的牌坊,金光闪闪,392个台阶,一眼望去,只能看见高而陡的台阶,隐隐约约能看见一点牌坊,这,让我想起了革命的道路,既遥远,又充满艰辛,不就和这高而陡的台阶一样吗?
进入灵堂我看见一座雕像,那是老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他身穿长袍马褂,端端正正地坐着,似乎让我感觉到他那种为革命鞠躬尽瘁精神。
进入一扇铜门,可以看见汉白玉雕像——孙中山先生静静地躺在灵柩上.听导游说,孙中山先生的躯体在紫铜棺内,被混泥土浇筑在离地面5米的地下。
第二次,我们又穿过第一城堡——中华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雨花台。高大而雄伟的九人雕像是雨花台的标志性建筑,是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而雕塑的。雨花台既是一个闻名的旅游景点,又是许多革命志士抛头颅撒热血为中国革命献出生命的地方。雨花台作为当年国民党枪杀“政治犯”的一个刑场,这里的松柏四季长青,象征着先烈们浩气长存的革命精神。
我们又到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还参观了瞻园、鸡鸣寺、莫愁湖等景点。
之后我们怀着无比沉痛心情来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墓地——明孝陵,这里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我们从大金门进,大金门是明孝陵外郭城的正门,也是近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碑亭由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但现在亭子的顶部已荡然无存,只有四面墙壁。我们参观了明孝陵的全景区,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 。
接着,我们赶往美丽的玄武湖吧!玄武湖是个风光旖旎的地方,那里的天是蓝色的,还飘着朵朵白云;那里的水也是蓝色的,烟波浩淼,水光潋滟;那里的草是绿色的,在风中摇摆着身子,可爱极了!你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还专程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几个重重的黑字写在黑色的大理石墙壁上:遇难同胞300000。数字很大,标的很粗,万分清晰。这就是曾经遭受日本迫害的中国同胞们!他们的尸骨还摆放在万人坑中,一层层堆叠出来的石台,让你很难看清它的下面到底藏着多少凄惨的灵魂;他们的悲惨经历,还清清楚楚地挂在一面面雪白的墙壁上,受伤的老人,逃跑的小孩,受凌辱的女性,被捆绑着的中年,甚至还有嗷嗷待哺的婴儿,都清晰地从照片中走出来,向你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讲述着他们内心无法释怀的悲零。他们的档案,仍像金字塔一般严严实实铺满馆内一面高达7、8米的墙壁。他们所经历和经受的,远非我们能够想象。于是,面对历史赤裸裸的宣泄,庄严静静走过每一处历史。
从遗像馆走到冥思堂,从史料馆走到万人坑,从历史走向现实,我看到了野蛮的残忍,领悟南京的伤痕,感觉历史的凝重,也想告诉自己一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