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才迎来第一缕晨光,隔壁工行竹林里的鸟儿就睁开了眼,舒展了翅膀。接着一展翅就直接飞到了树林里最高的枝干上,鸟儿先是断断续续的清了几嗓子,等到喉咙润了后,这才唱起了嘹亮的歌声。其它还在酣睡中的鸟儿一听到这歌声,立马的也都从温暖的鸟窝里飞了出来。鸟儿们也朝着竹林里那一根最高的枝上飞了去,原本一鸟独鸣,随后在越来越多鸟儿的加入下,独唱成了合唱。窗外的鸟声不只一种,有的声音干脆、果断,没有一点儿拖音,就像用铡刀切甘蔗,叫一声停止,再叫。有的声音婉转,真是像唱歌中由中音到低音再到高音,转了几个弯。有的叫声笔直,尾音上扬,还带有休止符。
原来,受到气温飙升的感召,沉寂了一个冬季的鸟儿的啼叫声,突然变得稠密起来。楼下那一丛丛的四季青树桠上,以及金黄澄澈的天空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到处布满了鸟儿的叫声。各种音调、不同表情的啼叫声此起彼落,你呼我应,交织缠绕,汇聚成为一部嘹亮、斑斓而宏大的天籁之乐。而且这些声音,一律是那么的兴高采烈,忘乎所以,甚至诙谐调皮,仿佛是鸟儿们正在举办一场以歌咏为主题的狂欢节。看来,相比早已麻木于季节轮回的人类,鸟儿们更敏锐的感触到了春天的到来,并且因为骤然摆脱寒冬的束缚,而禁不住要纵情讴歌一曲,为的是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一个属于鸟儿们自己的干净而本真的世界。
春天的太阳渐渐从天边升了起来,阳光普照大地,一切都显得如此的生机勃勃。唱歌累了的鸟儿们停止了歌唱,不过却展翅飞翔了起来,一边唱着,一边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鸟儿们在阳光下,在枝叶间穿梭着,你追我赶,玩得好不愉快。
这些鸟儿,个儿都不大,它们飞到这儿游玩,很是和睦。清晨和午后两点是它们相聚的最佳时间,它们相聚一起,唱完歌,说完话,稀稀疏疏地飞远了。偶尔又有几只飞来,丢下几声清脆的声音。
春天的鸟儿是最幸福的,看着春回大地,看着新芽绿叶萌发,看着色彩艳丽的花儿一点点的绽放。等到春天里的花全都开了,鸟儿们在花丛中扮演着灵动的精灵。鸟儿们在花丛中飞翔的身影都带着一种欢快,原本唱累的歌喉又在这个时候不由自主的欢鸣了起来。
春天的鸟儿将春天里的山谷,将百花丛生的花园,将潺潺流动的溪水当做了它们的游乐园。鸟儿们尽情的在里面享受着春天的美丽,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春天的鸟雀乐于春天,吟于春天,忙于春天。
唐代诗人卢仝曰“春鸟娇关关,春风醉旎旎”。走进山林,声声不断的鸟语,自然进入耳鼓。鸟语此起彼伏,声音各异。或如清脆玉笛,或如袅袅长哨,或如悦耳铜铃,或如秋虫唧唧,或如鸡雏吱吱。声音时近时远。有时似乎在耳畔响起,有时仿佛在对面山上鸣叫。鸟儿在林子里多是边歌边舞。山雀时而在枝头蹦蹦跳跳,时而在树下翩翩起舞。蓦然,树下一只山雀吱吱鸣叫两声,噗的一声,飞落树梢上。站在树梢,昂头吱吱,随风摇晃,像杂技演员站在长竿顶端玩杂耍似的。接着,又从树梢飞落于树腰,随风摆动,像快乐的孩子荡秋千。
春天的鸟雀忙搭窝筑巢、孵蛋育子。喜鹊忙修补房子。经过风吹雨打的喜鹊窝残缺不全,不能挡风遮雨,巢内也不柔软舒适。要下蛋育卵,修好窝巢。因此,它们赶在晴好天气,衔来一根根树枝补残缺,叼来一支支鸡毛或一根根稻草筑窝巢。
春天的鸟雀帮助农人预测天气,把握季节农时。“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如果杜鹃于深夜鸣叫,预示着明天天气晴好。喜鹊“仰鸣则晴,俯鸣则阴。”喜鹊在树上仰首啼叫,叫声欢快,预示天气放晴;若在枝头上低头啼叫,叫声沉闷,则告诉人们风雨欲来。“斑鸠叫来雨,麻雀报天晴”。春风和畅,春阳高照,斑鸠用力勃咕—咕地叫。这时,朗朗的晴天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雨。乌云锁天,大雨淅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鸟雀的春天,是人与自然更和谐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