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剑胆琴心的头像

剑胆琴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14
分享

祖母琐忆

 

转眼间,祖母离开我已三十年了。每当我回到老家,每当有老人叫我“剑猫儿”的乳名,年过半百的我不禁伤从心起,眼眶湿润。我的乳名,是祖母取的。小时候,我体弱多病,经常打针吃药,祖母就给我取了这个乳名。“猫有九条命”呐,好养些。俚语云:“爹娘痛满崽,公公翁妈痛长孙”,这一点,在祖母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老人家经常说:“剑猫儿是陈家的长孙,就是我的命根子”。昨晚,我又梦见了祖母。梦见她伫立在老家对门的岩山堢上静静地望着老屋,依旧是那个小脚青衣、皓首慈祥的模样。忽然,她将拐杖往地上一杵,说:“剑猫儿,莫忘记了给我烧包钱呐!”。之后,就转身消失了。惊醒后,我泪流满面。爱因斯坦认为:梦,是人与神灵沟通的一种方式。自老人家辞世后,用梦这种方式与她沟通,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祖母王氏月娥老孺人,古历一九零五年七月初四出生于湘中陈王塘周家冲一户殷实农家,一九九一年二月初一辞世,享年八十七岁。祖母是娘家唯一的满女,到及笄之年,由父母作主嫁给曾在娘家做长工的祖父陈凤仪。从田丰水柔的平地嫁到穷山恶水的老山界上,从一名富家小姐变成一名农家主妇,她毫无怨言。只是没想到嫁到陈家后,命运多舛,生活维艰。生下两个媠娘后,牛高马大、争强好胜的祖父因与人争田水发生斗殴,失手将人打死,祖父只好逃亡到汉口打短工谋生,家中田土、山林、房屋等家产被族人悉数变卖用作赔偿,祖母只好携一对幼女到娘家寄居。几年后,待风波平息,祖父归来,夫妇二人披星戴月,辛苦劳作,重建家园,新建了房屋,购进了数亩薄田、几片山林,又生了两个媠娘和父亲。日子刚有好转,年仅四十有六的祖父却因病撒手人寰。此时,父亲只有一岁半,新修的房屋都还没有完工,只有两间小房容身。祖母的前半生,可用一个字概括——苦。为此,我写过一首诗:

您曾说

嫁到陈家便注定一生不顺

上花轿那天

几只乌鸦

在娘家门前的大榆树上叫个不停

可是

一提到英年早逝的爷爷

您却分外兴奋

阡陌纵横的脸上

泛起少女般娇羞的红晕


迈着三寸金莲

上山下田还十分灵敏

挑得起超过体重的担子

撑起了儿女头上的一片绿荫

无数个孤寂的夜晚

您掰着手指头苦熬

将五个儿女拉扯成人


如今

您驾鹤西去

与爷爷相会去了

给您寄去的大量纸制财物

是否缓解了您一生的艰辛


自我懂事之日起,祖母就是我的影子。那时,当民办教师的父母带着两个弟弟辗转在多所农村小学教书,留下祖母和我留守家园。时值文革时期,寒暑假和节假日父母也要集中政治学习,寥寥可数的团圆日子也要忙于种菜、种庄稼补贴家用。可以说,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不是父母,而是祖母。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学校期间老师教给我的书本知识外,对我教育最大、影响最深的是祖母的乡土教育。老人家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但她的教肓方式,与现代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等前沿理论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科学、更接地气,更有效果。祖母对我的教育,是无心的,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为了消磨寂寞的幸福的祖孙相依为命的时光。记忆中,祖母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对我进行启蒙教育。

一类是民谣。如《打把刀刀送姐姐》——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刀送姐姐,姐姐要我坐,我不坐,姐姐的板凳上生疱罗,姐姐留我歇(宿),我不歇(宿),姐姐的床上生狗虱;《媳妇娘娘》——媳妇娘娘,嘣嘣锵锵,板到桥脚几,莫怪姨娘。姨娘姨娘你莫哭,送得你到屋。姨娘姨娘你莫嚎,送得你到桥。《月亮谣》——大月亮,小月亮,哥哥在桃源学木匠,嫂嫂在房里养毛毛,毛毛在床上吹叫叫,吹得叽哇叽哇叫,妈妈回来有米粜......现在回想起来,我读书期间,作文水平一直比较好。后来,又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成为一名诗人,当年祖母吟唱的民谣功不可没,那就是我的幼教。

二类是励志。祖母常以她与命运抗争的历程为例,告诉我爱拼才会赢的人生哲理。我记忆犹深的是老人家告诉我的两件往事。一是我家最困难时,家里只有逢年过节炒菜才放点油,平时都是吃有盐无油的菜,锅都生锈了。二是祖父去世后,她白天要务农,照顾儿女,晚上等儿女睡了,一个人打个木皮火把到山里锄玉米。我问她怕吗?她回答说:“崽呀,我还有功夫怕?几张嘴巴等着呷呢!”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祖母却说得轻如鸿毛。她总结了几句话让我铭记终生:“呷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病死的鬼,没有累死的人”;“岩砣啃不进,土也要啃三口”;“土里溶了铁,碗里才有热”……这些话糙理不糙的金句,让我受用终生。至今,不管遇上什么艰难险阻,我累过痛过但从没怕过。

三类是爱恨。从小,祖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敢爱敢恨、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谈到取舍,她说:“崽呀,你一世要做到手板心向下(给别人帮助),千万不要手板心上向上(求帮助、乞讨)”;谈到做人,她说:“一等人忠臣孝子,上等事读书耕田”;谈到命运轮回,她说:“穷不过三秋,富不过三代”;谈到善恶报应,她说:“修桥补路,子孙一长路”。“你给别个一碗米,菩萨还你一担银”。“夜里做贼,天亮就晓得”。“在生莫做恶,死了落油锅”。

惟一有失偏颇的是,老人家将优良的家风传导给我的同时,也将家仇移交给了我。媠娘们出嫁后,家里仅存孤儿寡母,不免受到乡邻的欺负。祖母告诉我:“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怕恶,民怕官,你长大了要当官”。遵从她的教导,我师范毕业后,教了三年书,就改行从政了。但我生性耿直,脑壳转不得弯,根本不是当官的料。在乡镇工作二十余年,尝尽了当乡官的苦涩和无奈,只换来一身的疲惫。老人家还郑重地告诉我,当年,谁家欺负过我家,谁打骂过她,谁打骂过我父亲,谁对我家做过恶事......都要我牢记在心,伺机报仇。幼小的我让深仇大恨充满了头脑,在廊柱上包一层烧纸,天天练拳脚,也采取袭击、决斗等方式,将名单上仇家的后代逐一揍了一顿,以雪前仇,以至乡亲们送给我一个外号:“横牛、打牯”。其中的原因,至今他们可能都不清楚。幸亏上学后,书香磨灭了我心头的戾气,才没有走上邪道。

祖母是苦难的土壤上长出的一株略带野性又饱含柔情的刺莓树,倔强又郁郁葱葱,带刺又坦坦荡荡,每一条叶脉上都洋溢着母性的光辉。作为这棵刺莓树上的一个枝丫,我继承了老人家的血性,也延续了她的本真。她是我的祖母,更象我的母亲和蒙师。她留给我太多的美好,人文的情怀,刚硬的骨骼,善良的心灵,忧郁而又清澈的眼睛。老人家的寿辰将至,我给老人家准备了纸钱,还有一首小诗,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我知道,老人家根本不懂诗为何物,但讲话道平却诗意浓浓。用她的话说,她前半生泡在黄莲水中,呷尽了苦。后半生泡在蜂蜜糖里,享尽了福,儿孙中出了四个呷“国家粮”的。她前半生苦有所值,后半生苦尽甘来,是个金贵的“好八字”。

衷心祝愿,可钦可敬的老祖母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幸福、安然,没有痛苦,更没有仇恨。

莫问天有多热

奶奶躺在下边一定很冷

——很冷


一声声的呼唤,可听不到回音

被撕碎的思念,如雪

轻轻飘过长满野草的坟头

凝结成泪滴,像夏天的雨

苍茫人间的倾斜角度

莫过于亲人离开的痛楚


奶奶走了

在她曾经种植希望的地方

静静地长出一些小花

穿过岁月,我看见奶奶

用野菜填充着饥饿的日子

却把生命与灵魂

毫不吝啬地交给了儿孙


奶奶走了

在那一年早春

她的容颜不会在梦里依稀

多少年来,夕阳

总是偷偷地握住月光的手

生怕一不小心

被那一声声啼哭抓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