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菊艳的头像

陈菊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23
分享

九嵕山下的美味

北风吹开了腊月的大门,炊烟袅袅的村庄,渐渐有了年味。妈妈早早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干菜,瓜子、花生和糖果。到了腊月二十六七,妈妈为过年更加忙碌。她炒肉臊子,割豆腐,剁肉馅,切韭菜,拌油面,肉包子、菜包子、油包子一锅一锅出笼,厨房里弥漫着缕缕香味,村庄里飘散着阵阵年味。

老家礼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县城东北有九嵕山连绵起伏,山下一马平川。勤劳的礼泉人民原来看着九嵕山上的云朵变化预测天气,适时劳作,他们的饮食习惯有着鲜明的秦人特征,喜好面粉加工而成的食物,馒头包子各种面条,每家饭桌上充满了麦子的味道,过年招待客人,除了极尽热情地张罗丰盛的炒菜肉食,来一碗烙(luo读四声)面,才堪称完美无缺。唐太宗李世民曾在九嵕山视察,吃了一碗烙面,也大为赞赏,他的昭陵就建在九嵕山上。

礼泉烙面,是提前摊好,随吃随取。客人们围坐一起,嗑着瓜子,剥着花生,孩子们嘴里嚼着糖果一旁玩耍。厨房里叮叮当当,滋啦几回,各种味道就端上了饭桌。凉拌黄瓜、豆芽菜,爆炒辣椒,芹菜炒肉,炝莲菜,农家烩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饭菜花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盛,待客慢慢有了鸡鱼,红烧肘子,香肠牛肉等各种炒菜加饮料,最后隆重上场十几碗烙面,每人一碗,冒着热气,在农家院落里,把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妈妈招待客人,总喜欢说人吃碗烙面肚子才舒服。她会在年前两三天,先天晚上在盆子里和面,比摊煎饼的面水要稠许多,然后让其醒发。第二天再加水,用勺顺着一个方向搅动,面水用勺可以提起成线状,说明软硬稀稠刚好。热锅里抹油,舀一大勺面水,淋成一个圆环状,随即用桐木制的拨拨轻轻从上面转动一圈,一个圆形的烙面就呈现出来,炉灶下面文火烧着,少顷翻个面,均匀上色。然后再一个个摞起来晾凉,一一卷成条状铺上案布用重物压紧,再切成细丝备用,耐放,可以直接食用,热汤泖了味道更好。相传周武王巡猎途径礼泉时不慎坠马受伤被当地农户所救,养伤期间,吃到了当地农户家中的烙面,因其存贮期长、方便携带、热汤冲泡即成面食的独特优点,被周武王带回营中,选定为伐纣途中的军用伙食。久居关中平原的数万军士,背负着烙面开进河南,打败了商纣王,开辟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后人因此称烙面为"世界最早的方便面"。

礼泉人吃烙面多是浇汤,讲究要汤多,面少,热汤浇上不能放置过长时间,不然就吃不出其独特的美味。妈妈烧开一锅热水,加入骨头汤、姜片等调料,肉臊子先入锅中,剜一块猪油泼的红面面辣子,倒醋,碗中放一小疙瘩烙面,舀两勺油汪汪香喷喷的热汤,撒上切好的蒜苗或韭菜碎末、棱形的鸡蛋饼。白色的烙面遇水立即舒展开来,柔柔地飘浮在碗中央,吸收了汤的味道,释放的麦香迅速融入汤中。碗上漂着绿色黄色的臊子,汤呈红色,红里泛白,散发着肉味、鸡蛋味、面味、蒜苗味,辣子味,浓郁扑鼻。嘴巴顺着碗边先吹几下,筷子从中间挑起一小绺,慢慢入喉,筋道又柔软的烙面瞬间就征服了味蕾,有甜甜的麦香,淡淡的肉味,浓浓的汤味,一咕噜一咕噜冒着热气诱惑着鼻子和感官,在北方寒冷的春节里,让人口齿生津,成为九嵕山下过年不可缺少的美味。

小时候,我也曾尝试把妈妈和好的面水倒成一堆,用工具拨得薄一块厚一块不像样子。如今已行至中年,学会了摊煎饼(摊烙面和煎饼方法相似,但对和面的求不高),却总摊不出母亲手中的那张烙面,调不出过年那一碗香味扑鼻的烙面,吃不出众人一起端碗,有说有笑品咂的味道。可能,这就是过年,亲友们欢聚一堂才有的味道吧。

现在,礼泉烙面已经在网上销售、县城大街小巷都有售卖,我平时也会在家炖肉调汤,如法炮制一番。有时候着急,锅里烧开水,放点臊子肉,倒入简单的调料,冰箱里取出存放的烙面,普通的油泼辣子,切一点葱花撒在上面,也能吃得有滋有味。每年春节前,我也会提前准备一些食材,蒸包子、炸丸子、包饺子、炒肉炖汤,爱人在一旁提醒,多买一点烙面,给过年不能回礼泉的朋友送一点。烙面在礼泉人心中,已经成了年味的一部分,给不能回家过年的礼泉人,带上一份烙面,让家乡的美味,冲淡游子那浓浓的乡愁。

 九嵕山下的过年,离不了一碗冒着热气的烙面,九嵕山下的烙面,无疑是我记忆里的美味、年味,不管生活如何变迁,烙面,仍然是礼泉老家人待客的压轴美味,滋润了每一个喜欢它的胃肠,温暖着秦人的春节和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源远流长,回味无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