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建中的头像

陈建中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6/17
分享

日暮乡关何处是---读陈艳萍散文集《故乡的女儿》三题


自2015年春读过重庆子衣的诗集《爱与火焰》后,这五年多以来,真正静下心来认真读完一本书的,就是这次读陈艳萍的散文集《故乡的女儿》。这次不仅是静下心来读了,而且读得比较投入。收到书后的一个星期内,每天把书带在身边,上班带去,下班带回,午休和晚上入睡前都沉浸其中,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看完了这本有着96篇文章、共20多万字的集子。

红楼梦研究者、《周宗成揭秘红楼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作者、汉川文友周宗成说,陈艳萍的散文,是天(门)沔(阳)汉(川)一绝。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熟悉,从他们的朋友圈来看,他们好像不怎么熟悉,因为我跟他俩都是微信好友,从没有看到过他们出现在对方的朋友圈中。我认为,作为一个局外人、中立者,周先生说这句话应该是由衷的,是比较客观,并非恭维、过誉之言。几年前,在《湖北日报》东湖副刊看过她的一篇散文《紫云英》,写得情味隽永,令人印象深刻。最近这三年多,看了她公众号的系列文章后,更加坚信了这一点。她的散文确实很有特色。

这样一本大部头著作,以我的水平和能力,肯定难以把握它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本来我是不敢写这篇读后感的。前几天在看这部书时,有同事打趣说,你看得这么认真,应该写一篇读后感。我想也是,读了一本好书,不写点读后感,既对不住自己,也辜负了朋友的期待。为此,本人不揣浅薄,还是记录一下读书时的零碎感受,聊作纪念。

一、人淡如菊--陈艳萍印象

陈艳萍跟我同姓,前两次我在朋友圈推送介绍她的帖子时,用了“家门才女、天门作家”这两个修饰语,好像我对她很熟悉。其实不然。我们虽然是微信好友,但基本没有聊过天,我跟她的交往,就是她的公众号一条途径。她的网名叫心然,她的个人公众号叫“心然的原香”,应该是三年前就关注这个公众号了,后来才加了微信好友。除了在朋友圈看她推送的公众号帖子外,我们没有什么交往、交流。写读后感,或者说是评论文章,讲究知人论世,但在接触这本集子之前,我对她的身世是一无所知的。

综合这个集子和朋友圈、公众号得来的信息,我感觉,陈艳萍是一个简单、自足、恬淡、冲和、爱静怕闹的人。这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

一是看作者简介。《故乡的女儿》这本近500个页码、煌煌30余万言的大作,作者简介却相当简单,质朴无华,现全文照录于兹:陈艳萍,网名心然,湖北天门胡市人,现居武汉,自由职业。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就这些,两句话,没有什么协会、学会、研究会会员的头衔、桂冠,也没有列举在哪一级报刊发表过什么大作,获得过什么奖励等等。相较于有些作者把一个简介动辄写上几百字,罗列一大堆头衔、帽子、作品、刊物、奖项等等,这个简介,可以说是干净磊落,简单明了。

二是看她对公众号帖子留言的回复。在浏览她的公众号帖子时,除了给她点赞外,我有时也简单写上几个字的留言。她对留言的回复,极其简单,往往就是“笑”、“笑了”或者“嗯,笑了”这一两个字、两三个字。当然,不光是对我的留言如此,我看她对绝大多数留言的回复都是如此。

三是看她的朋友圈。一般女性的朋友圈都是花花绿绿,热闹非凡,她们晒花朵、晒风景、晒旅游照片、晒美颜、晒美食,还有的晒猫晒狗晒娃儿,而陈艳萍的朋友圈除了推送自己和朋友们的文章外,没有其它任何花色品种的东西,一片素净,也显得有些冷清。

四是看她与网友的交往。从她一个文友的评论文章里面看到,陈艳萍以前也曾在荆楚网东湖社区和汉网湖北文坛等论坛当过版主、发过帖子。这两个论坛,我以前都玩过两年,跟里面的很多版主、网友一起灌过水,对很多名字都很熟悉。然而,奇怪的是,对她的名字,我竟然没有一点印象,除了我们玩论坛的时间段不同这个原因外,另一个原因只能是她很少在论坛露面,不喜欢跟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疯疯闹闹。

此外,这些论坛还经常组织作者举办一些笔会、采风等线下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不少人参加,但从活动参与者名单或参与者发布的作品等来看,从来没有见到过她的踪影,说明她很少参与这些线下活动。这一点,我们俩倒是有些相像。以前一起玩论坛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三不网民”,即不当版主,不参加聚会等线下活动,不与网友线下见面。接触网络10多年来,一直坚守了这个原则。为此,有些有意与我一晤的朋友还以为我是装大、摆架子。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有评论者说,陈艳萍人在武昌,却并没有和当地各种文学社团、作家协会取得联系。多年以来,她不懈写作,却游离于文坛之外。这里,我要纠正一点,她不是游离于文坛之外,而是游离于作协等组织、社团之外。一个作家、作者,不管他有没有加入作协等组织、社团,只要他在创作,有作品问世,那他就是文坛的一分子。陈艳萍此前没有加入作协等组织,不是她资格不够,而是她并不在意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只是专注于她的创作。我猜想,她每日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和家事,余下的时间就是安心看书、写作,人世间的繁华、喧嚣、躁动似乎与她无关。她只上过初中,没有接受多少学校教育,惟其如此,她才得以有时间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名著、典籍,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命运也塑造性格,性格和命运是双向作用的。一个人的性格,无疑与他的命运,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陈艳萍这种冲淡的性格,应该源自于她那“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身世。在她五六岁时,遭遇家庭变故,母亲远嫁,父亲离家出走,抚养她和妹妹、弟弟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的重担落在了已经年过花甲的祖父、祖母的身上。这种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砺,使她变得胆小,也许还有些敏感。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缺少激情,但是每个人的激情都是一刹那的事,生活终将归于平淡,人终将归于平淡,一如平实淡定的菊花。人淡如菊,是清得秀丽脱俗,雅得韵致天然的一种遗世独立的从容和淡定。陈艳萍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让她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二、日暮乡关何处是

《故乡的女儿》共分六个篇章:《日暮乡关何处是》、《拂水飘绵送行色》、《田园瓜蔬新米粥》、《回望更觉滋味长》、《一片冰心在玉壶》、《月挂青天是我心》。作者用谈家常式的行文风格,说故乡的风俗、风景、风物、食物、人情、地理等等,写尽了故乡的方方面面,可以看作是一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汉平原农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江汉平原民风民俗的窗口。研究者既可以从文学、美学等宏观的、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也可以从写作学、修辞学、民俗学等微观的、技术性的层面进行分析。

当然,就主题思想来说,作品总的基调还是写乡愁,写自己对童年、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乡的深切怀想。翻开这本集子,不管是写人、写物还是写风俗,每一篇的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乡愁,已经溶浸于她的骨血之中,相伴终生。

乡村是每个人最初的故土,是生命的原乡,是游子一生渴望回归的精神家园。如果说,游子是风筝,乡愁就是牵住风筝的线索,让他始终逃脱不了故乡的牵绊。跟爱情一样,乡愁也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陈艳萍的故乡在江汉平原腹地天门农村。她在这里出生、成长。由于特殊的身世、经历,她对故乡的风物、对故乡的人和事更是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感情。集子中的文章,篇篇都能勾起我们对童年、少年时期乡村生活的记忆,都能撩起我们的乡愁。

乡愁不是抽象,而是具象的,可感可触的。它有形、有声、有色、有味。正如作者所言,乡愁,其实是味道。想家的时候,可能只是一种极其普通的食物的味道,一下把心底的东西唤醒。是“拿一个莲蓬,一闻,缝缝隙隙间,跑出来满塘湖水清香”,“莲蓬的气味,是我生命的原香。它的味道于我,是故乡,是往事”。它是过月半时那散发着香味的月半粑粑,是摆端阳时蛋络子里的红鸡蛋和饭桌上一蒸屉蒸肉,更是奶奶反复翻炒的盐菜,是火灶瓦罐里的萝卜鸡汤,是爷爷手中正在搅拌、熬制的麻糖、炒米麻叶。乡愁可以是儿时玩过的游戏,冲阵、跳绳、跳房子、捉迷藏、捉萤火虫、滚石磙;也可以是水车车水的哗哗声、木门开关时的吱扭声,还可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天籁之音;乡愁就是故乡的袅袅炊烟,弥漫在我们行走的路上,伴随我们终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作者十四五岁时离开家乡,前往武汉谋生,后来又在武汉成家、定居。由于特殊的经历,作者对故乡的牵念,还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内涵,那就是她离开时,那里还有曾经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弟弟妹妹。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尤其是隔代抚养,更为悲情,当孙辈成家立业,有了能力赡养老人时,抚养孙辈的老人却不在了。在自己尚未来得及回报爷爷奶奶时,爷爷奶奶却已先后离世,这是作者心中永远的痛。作者将对爷爷奶奶的思念,融入故乡的一草一木之中。周年丰先生在序言中指出,文中提到爷爷奶奶的有65篇。可以想见,每当她面对烟波浩渺的长江、汉水时,心里一定又会想起故乡,想起往事,想起爷爷奶奶慈爱的面容,从而赋予乡愁更具体、更丰富、更特别的内容。

附着于乡愁之上的,还有作者那虔诚的感恩之心,以及对故乡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的讴歌。作者从小遭遇家庭变故,缺乏母爱、父爱,但她没有去表现父母离异、失去母爱的悲苦,也没有说过怨恨、责备父母的只言片语,有的只是满满的感恩之心。爷爷、奶奶、秋妈妈、姑妈、文老师等等,故乡亲人淳朴、善良、勤劳、坚韧、顽强,他们个个让人感动。爷爷奶奶的大爱大义、大仁大德自是不必说了,秋妈妈、刁汊湖畔的姑妈、文老师等人,都是值得我们感恩的人。即便是因为“我”不是他的亲重孙子而不太喜欢“我”的太奶奶,作者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写她在耄耋之年还天天纺线,表现老人家的勤劳美德,没有丝毫的腹诽。在《文老师》这一篇,作者将这一主旨明确写了出来:“和老师的这份师生之缘,没有别的途径回报。写下这篇文字,和老师分享这份存放经年的醇香。当年,您用一抹温情温暖了年少的我。今天,我用这篇感恩的文字温暖您的心”。是的,秀才人情一张纸。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升斗小民,对于曾经给予我们温暖的人,我们没有能力在经济上、物质上予以回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写下一篇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

三、乱花渐欲迷人眼

《故乡的女儿》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艺术特色。囿于才力,在谈论作品艺术特色时,笔者往往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存在罗列多、分析少的问题。当然,本文所谈到的艺术手法,自然也是挂一漏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多样的修辞手法。所谓修辞立其诚,即说明了修辞是文章写作中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这本书中,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如比喻、引用、排比、对比、通感等等。其中,对比喻的使用很有特色,一是语言新奇,形象、生动,充满诗意。如对水车的描写:“它就像一把口琴,被土地含在嘴里,唱着吱吱呀呀的歌谣”;再比如写闲言碎语像涟漪的:皂荚树旁有洗衣的水塘,一村的闲言碎语,都自那里散发,像水中涟漪一圈儿一圈儿;写蚂蚁搬运糖块的:不一会儿,来了很多的蚂蚁抬着糖块,如送葬的队伍一般庄严肃穆。二是经常使用连环比喻,如形容扁豆花“俨然是菜蔬里的宋词”,后面连续使用三种意象:她婉约,清新,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旖旎;她含蓄,收敛,深情款款如“门掩梨花,灯深夜语”;她俏丽,安静,有女孩子“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轻盈。还有后面的“它是我从故乡一路走来的陪伴”、“也是一本书”、“更是一支曲”等,将毫不起眼的扁豆花写得诗意充盈。三是使用的喻体就地取材。如写坐在地上剥莲蓬的幸福感时,“小小的心怀,人世的幸福如莲蓬一般饱满,莲子一样清香”等等。

另一个使用较多的修辞手法是引用。作者读过很多书,知识丰富,见闻广博,涉猎的知识斑斓驳杂,古今中外名人名著、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历史典籍,甚至连一般人很少涉猎的饮食、医药、方志等方面的著作,以及儿歌、民谣、谚语俗语等等,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且使用得自然贴切,毫无穿凿、附会之嫌。粗略统计,全书将近一半的文章使用过引用,引用过的外国作家、思想家、画家有伍尔夫、波伏娃、尼采、梭罗、威尔菲德、普鲁斯特等等。引用的古典诗词中,如果不借助手机、电脑的搜索,我想好多诗词的出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比较生僻的典籍如随园老人《随园食单》、张岱的《夜航船》、韩婴的《韩诗外传》、叶松石的《煮药漫钞》、陈藏的《本草拾遗》等等,我想好多人跟我一样,也没有看过。

对比的,如三种“蓑笠翁”的意象的对比;通感的如“铁器和水泥地面碰在一起的声音,可以把心划伤,且终身不能修复”,将声音与可以划伤人体的锐器连通了起来。限于篇幅,其它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真实、具体的细节描写。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真实才是本质上的真实,细节描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描写对象的成败。本书中细节描写很多,也很真实、细腻、具体。周年丰先生说,这本书丰富多彩,骨架硬朗,血肉丰满,立得起来,靠的是用细节立人、立情、立事、立物。这确实是精当之言。

细节描写的作用,是让被描写的人物、场景历历在目,鲜活生动。本书中很多细节描写让人过目不忘,如对“我”小时候胆小,不敢过桥的描写,虽然前面有奶奶、妹妹的示范,但临到“我”过桥时,“我”还是畏缩不前,“东张西望(希望有人来抱着她过去),看不见人影。望望桥下的河水,看看两块倾斜的石板,走两步退三步。内心剧烈挣扎,不知如何是好”;写“我”放牛时,牛儿偷嘴,“我”却管制不住的场景,让人忍俊不禁;写奶奶的焖炒豌豆出锅时,“爷爷的一杯小酒已斟上,正等着呢!”,充满生活情趣,让人会心一笑;写早晨小街醒来时的情景:木门次第打开,梁上的老燕子等不及冲出去寻食,乳燕们张着黄色小口伸着头候着妈妈回来;鸡子们出笼时扑腾扑腾翅膀,踏着碎步,小眼睛滴溜转找吃的;猪听到响声,大声嘟囔叫饿,主妇们手忙脚乱吆喝着忙一阵;孩子们从床上爬下来,坐在青石门槛上,等着卖锅盔油条包子的生意人快快到来;还有各家各户的炊烟花朵般开放,和自家青瓦缠绵悱恻一番后,拉伴结伙,高空寻云去了。这样的细节描写,将早晨小街上忙碌、紧张、热闹的生活场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比较幽默、诙谐的细节描写,如写自己夹菜时,“边夹菜,边看着奶奶。她的脸一阴沉,赶紧缩回手”的情景;写蛙声具有地方特色时,“你竖着耳朵仔细听,很像母亲逗弄婴儿时,嘴巴里弹响的那个声音。且还很有地方特色,每次听,就想起孝感人说话的口音,笑出声来”,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蛙声观察、感受的细致。这些细节描写,有的让人莞尔一笑,有的令人喷茶喷饭。

人的心理往往会通过行为显露出来。虽然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往往是搅缠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的,但本书的心理描写还是值得单独拿出来一说。典型的例子有留在家里的孩子盼望出去吃长火的母亲归来的焦急心理,小女孩急不可耐地想穿新衣服的心理,大妈们想扯布又舍不得花钱的心理,以及母亲在女儿出嫁前哭嫁时的心理分析等等,都写得详尽真实、细腻深刻。尤其是孩子们心怀鬼胎想混胖爹爹娃娃书看的心理,充满童趣,显得轻松幽默,令人解颐。

随处可见的人生感悟。有哲理的文章,一定是有深度、有高度的文章。散文中的哲理警句,犹如诗歌作品中照亮诗意的诗眼,能点染、升华作品意境,提升立意高度。《故乡的女儿》中,时不时会冒出来一些充满生活感悟、人生哲理的句子,让人时时有意外惊喜,有满满的收获感。这些哲理,全部由日常习见的生活场景、自然现象触发,自然生发,没有斧凿、雕琢的痕迹,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些句子很多,这里试举几例。比如《忘忧活》中,写女性补衣服、纳鞋底,“一针一线,穿过的是布头,织进的是光阴”;《蛙声》中“一茬一茬的叫声中,是一年一年的时光”;《撇油》中,“当岁月滤掉那层生活的艰辛,剩下的就成了乐趣”;《原香》中,“人生本没有意义,寻找的过程就是意义;《绝望的奶奶》中,“人生的苦,如田地里的庄稼,是生长着的,一茬一茬,不尽”等等。还有一些涉及到生活中的辩证关系的,如关于沉默与智慧的关系,“沉默孕育了智慧。他把命运给他布下的千疮百孔的生活,用沉默缝补得庄严而又妥帖”;生存与聪明、愚蠢之间的关系,自然法则与美的法则的关系,奶奶的绝望与希望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等,以及由物及人的感悟,如《南瓜》中“美很细碎”的感悟,《青皮》中由冬瓜拌糖想到的人生况味,《豆渣》中“放空自己,吸收别人的精华”的哲理,还有《鱼香隽远》中关于味觉享受的描述等等。这些充满哲理的话语,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对生命的独特思考。

丰富、渊博的知识。作者既是一个有心人,也是一个博闻强识的人。与前述引用相关的是,本书还穿插了很多神话传说(如太白楼的传说)、民间故事(麻胡子的来历、白龙寺的来历等)、历史记载(如《沔阳洲志》)、轶事趣闻(如教师偷窥、巷子闹鬼等),还有各种食物的制作方法,花鼓戏的起源,汉剧的角色、腔调、乐器,铁匠铺里打镰刀的工艺流程,关于九佬十八匠的知识等等,包罗万象,让人惊叹于作者观察的细致、记忆力的强大。从引用到穿插,又引申出另外一个特点,即知识的广博性。这也应该算是本书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色。

其它方面的特色还有很多,比如充沛的感情。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不论是写人还是写景,情都是必须的,“旋流在我的每一个文字里”。作者对写进文章里的每一个字都灌注了感情。她说,有些篇幅,边写边笑,有些篇幅,边写边流泪。其实我们这些阅读者也是深受感染。读到伤情处时,我们会哽咽难言,热泪盈眶,如《我的豆芽爷爷》、《绝望的奶奶》等篇;读到轻松愉快处,我们会把持不住,笑出声来。

再比如用词的准确,特别是动词的使用,十分精到。作者写江汉平原冬天的气候时,说“不会如北方一样动辄零下十几度。但也绝对不是南方,只象征性地有那么几天,从北方飘过去几股寒流”。这个“飘”字,十分到位,将看不见的寒流转换成我们可见可感的一股青烟,渐飘渐散,越飘越稀薄,最终消散于无形。

还有文体的融合。“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个专辑里,《苟爹》、《金茶壶》等篇,既可以说是散文,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小小说,呈现出文体融合的特色。

四、一点题外话

捧读该书收获的另一个体会是,见识了前辈学人细致、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奖掖后辈、扶植新人的人梯精神。该书的第一序者周年丰先生,是湖北新闻、文化界的名流、耆宿,也是这一行业的老领导,曾任省委副秘书长,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社长,省文化厅厅长等职务,而本书作者只是一名草根,自由职业者,二者社会地位悬殊。已届耋寿之年的周年丰先生,此前并不认识陈艳萍,但当他看了陈艳萍的样书后,欣然命笔,为之作序。从序言中可以看出,周先生看书,不是泛泛而读,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深入其中,下了一番细功夫,哪篇文章读了多少遍,哪个词语在书中出现多少次,他都进行了细致的统计。这一方面说明了这部书确实写得好,感染人,吸引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周年丰先生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和平易近人、奖掖后辈、扶植新人的人梯精神,给我们很深的教益,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