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省中医院看病抓药时,胭脂路边一个摊点摆着“黄陂豆丝”的标牌,正在出售黄陂农家摊制的豆丝。特意标明“黄陂豆丝”,未必他们的豆丝要比其他地方的豆丝好些么?我不得而知,只是想到又到了家乡摊豆丝的时节。
豆丝,我们叫它豆折,是一种外形像宽刀面一样的食品。之所以叫豆丝,源于它是以大米为主料,辅之以黄豆、绿豆加工而成,摊成煎饼状放凉后,折叠起来便于切丝。豆丝是我们这一带以稻米为主食的农民喜爱的一种面条替代食品。
在我们这一带农村,乡亲们把摊豆丝当作是一年中的一件大事甚至是喜事来对待的。
每年11月份,秋收秋种忙完以后,家家户户便开始紧张忙碌地筹划摊豆丝的事儿了。摊豆丝时所用的柴禾很讲究,一般都是用芳香味浓郁的松针、松枝作燃料,平时烧火做饭使用的稻草、秸秆、树枝是不会用的。这也是豆丝味道特别的鲜香,从而有别于面条的原因之一。
在摊豆丝前的数天甚至更早,家里的主妇、孩童一有空就会挑着一担箩筐,或者带着草绳、冲担、竹筢,来到村前村后的山林里,将林间地面上厚厚的松针、松枝筢拢,装好、捆好,一担担地往回挑,直至认为满足了为止,作为摊豆丝时烧的柴禾。
摊豆丝要选准晴好天气。一旦瞅准了近几天天气晴好,打算摊豆丝的人家就会将事先计划好的大米、黄豆、绿豆浸泡起来。绿豆要事先用石磨破碎,在浸泡的同时,将浮在水面的绿豆皮捞去。三种原料浸透后,用石磨磨成浆,就可以摊豆丝了。
摊豆丝时所需人手较多,一般要七八个人,往往是两家协作。其分工是:磨浆两人,一人推磨,一人加料;摊豆丝两人,一人在灶下烧火,一人在灶上摊;一人负责将起锅的豆丝(此时似乎应该叫煎饼才合适,因为它还未切成丝状)端到外面摊凉;两人负责将摊凉的煎饼折叠、卷起,并切成半公分宽的条状,像宽刀面条一样,再把卷着的豆丝抖散,放在箩筐等器具里,等第二天拿到晒场上去晒。
摊豆丝都是两口锅同时使用。负责摊豆丝的一般都是手脚利索、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妇女。摊豆丝的人先用一小块猪板油在一口烧热的锅里迅速涂搽一遍,使锅里有一层薄薄的油脂,不致沾锅;然后舀起半碗米浆,沿着锅的四周一旋,接着用打磨光亮的一片老蚌壳将锅底的米浆顺时针往四周一糊,形成了一张圆圆的薄薄的煎饼,再盖上锅盖,在另一口锅里重复上述动作,摊第二张煎饼。第二张摊好,第一张已经炕好,揭开锅盖,盖在第二锅上,双手捧起第一张热气腾腾的煎饼,铺放在旁边的米筛上。如此反复进行。
摊豆丝也算是一件喜事,村里人往往会随着豆丝的香气来到主家,同主家拉拉家常。主家就会热情地让摊豆丝的人,将一锅炕熟了的煎饼翻过面再炕一次,将两面炕黄,放入蒜苗、咸菜等,再淋上麻油,将煎饼卷成方形或三角形等形状,盛在碗里请来访的乡邻尝鲜。乡邻边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煎饼,边赞不绝口,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摊豆丝一般从下午三四点开始,到晚上九十点结束。结束时,主家会拿出事先割来的肉,用肥肉炸油,瘦肉切片或切丝,煮上一锅新鲜豆丝,犒劳辛苦了大半天的人。在前来帮忙的邻居临走前,还要送上两三斤肉,六七卷未切成丝状的豆丝煎饼作为酬谢。
第二天一大早,主家会装上几份豆丝煎饼,送给左邻右舍,请大家分享丰收的喜悦。这时,满村都飘荡着欢笑声,浓浓的乡情弥漫在乡村上空。
豆丝晒干后,一部分自家留做口粮,一部分作为礼物送情,往往是送给在外工作的亲人,也可以在找人办事时作为土特产送人表示谢意。对一些城里人,如果你送他花钱买来的礼品,他还不一定看得上,即使收下你的礼品,也会推来推去谦让一番,如果送豆丝,他会非常爽快地接收,毕竟这不同于其它礼物,不存在受贿之嫌。过去,一些乡镇为了请求上级领导帮助解决经费困难,每到秋冬时节,就会派机关食堂司务长到农户家购买一些干豆丝,用小面粉袋装好,晚上开着车往区里、市里有关部门领导那儿送,以换取领导在自己递上的要求解决资金困难的报告上签个字,效果挺不错的。
(原载《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