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建中的头像

陈建中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8/04
分享

生活的歌者--读郑新芳诗集《芳草集》

湖北省作协会员、女诗人郑新芳(笔名芳草)的诗集《芳草集》新近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贺。

2018年春,经朋友推荐,我与郑新芳同志成为了微信好友,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我们同在一座小县城,相隔不远,交往五年多以来,还是这次去她家小坐、拜领她惠赠的诗集,才算是跟她见了一面。

尽管平时交往不多,但从有限的交往中,我能感觉到,她是一个非常开朗、乐观的人。她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热爱阅读和写作,始终对生活保持着满腔的热情,对文学保持着满怀的激情。这些,从她平时创作的系列诗歌、散文作品中,都能明显感觉出来。

郑新芳不愧为一个生活的歌者。她热爱生活、歌唱生活,把对生活的热爱,倾注在一首首诗歌作品中。具体到《芳草集》这个集子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吟浅唱咏自然--来自春天、生命的咏叹

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

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

--李大钊《空山即景》(其一)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空间、生活的环境。自然界的每一个元素,不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风雨雷电,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歌唱自然,是人类的天性。

《芳草集》里面很多篇章的内容,就是歌唱春天,歌唱自然,歌唱花草树木,表现作者对春天、对自然、对生命的观察与思考。在诗人的笔下,春天是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春天从这里起航》中,“次日/用力掀开重负/奔向春天”,表现了春天到来时,植物种子、根芽冲破束缚、努力向上的生命伟力。《暴雨过后的向日葵》写向日葵在暴雨的冲击下,顽强地保持着站立的姿势:“也有倔强的,仰着头颅/只是弯了腰/它们还有挺直的可能/只要扶一扶/都可以站起来”,同样表现了玉米顽强的生命力。《春,原来可以这样》中写道:“无数朵新蕾/被风指挥着/如着魔般舞蹈/随着春天的乐章起承转合”,《金家湖有座绿房子》中,“它现在不空了/被春天包裹着/外观丰盈,生机盎然”等,呈现了春天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生命的律动。

二、浓墨重彩谱华章---献给劳动者的赞歌

劳动创造生活、劳动美化生活。劳动是美的,劳动中的人是美的,所有的底层劳动者都是值得被尊重和歌颂的。《芳草集》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最出色、最成功的部分,就是“劳动者之歌”。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70多年前,著名诗人何其芳“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今天,女诗人芳草把自己的歌唱对象锁定为底层劳动者。她通过自己的歌唱,表达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由衷赞美。

诗人生活在劳动人民之中,熟悉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劳动、他们的思想感情,熟悉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这一专辑里,作者记录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生活。他们中,有披星戴月保供电的供电工人:“天上的星星还在就出了门/月亮带路才回来”(《供电工人》),有“老人家一直坐在院落里/不停编篾/编出圆满”的老篾匠,也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渔网不得不晒,没有太阳也晒”(《晒渔网》)的渔民,“瓜苗附近,铁锹累了/靠在泥沟/待瓢泼大雨来袭/也想与雨水一起逃走”(《西瓜苗排好队》)的辛勤瓜农等各色人等。

更加值得一说的是,这个专辑通过系列组诗,浓墨重彩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底层劳动者的劳动场面,表现了他们的酸甜苦辣。

清洁工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为人们带来整洁、靓丽的生活环境。在“清洁工组诗”中,作者深情讴歌了他们,既描写了他们的劳动场面:“扫帚挥得相当卖力/用尽力气收拢它们”;也写出了他们劳作之后愉悦的心情:“天明后的人们看见朝阳的愉悦/也感染着他们/步履越来越轻盈/轻盈得像风,像飘忽的落叶/像香樟飘落的花朵,星星点点/余香萦绕”。他们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换:“落叶飞舞着像变魔术/由彩色到黑白/它们见证了/时间/在干净明亮宽敞的大路上流淌/流水般,哗啦哗啦”。

生活不易、生存不易。劳动是美丽的、幸福的,但有时也是很艰辛的。《雨后的瓜地》中,女主人的骂骂咧咧,“骂种子太贵,施了多少饼肥/骂那鬼天气/骂雨水太大,水流太急”,地里的香瓜“保持着与汛期前差不多的姿态/只是糊了满脸泥巴”,以及农民工“衣衫湿透了/拿回来的钱,也湿透了”等等,都是对劳动者生活艰辛的形象诠释。

“劳动者之歌”里,对劳动者生活的观照是多方面的,既有面对劳动成果的幸福、开心,也有劳动间隙小憩时短暂的闲适,还有生活的苟且和无奈。长年离家在外的农民工晚上没有什么可以消遣的,除了睡觉,就是打麻将:“麻将是魔方/忘了家乡/忘了烦忧/困了,累了/倒头就睡”(《那年修郑州东站》),写出了劳动者的苟且;卖肉的老板牙齿拔了,还要天天卖猪肉:“胖老板会心一笑/其实是哭笑不得”(《卖猪肉日记》其六),写出了胖老板无奈的心情。

三、俗世烟火慰人心--弹奏居家生活的和弦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芳草集》中,对平凡人家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也颇有特色。《晒腊鱼》、《小鱼干》,让我们想起冬至时节家家户户晒制腊鱼腊肉的情景;读《面团鼓起来了》,我们仿佛闻到了面团发酵时特有的香味,好像看到了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团圆饭》里,“待团圆酒满上/储存了满满一年的祝福话,旋即涌出”,把我们拉回过年吃团圆饭时热闹、喜庆的温馨时光;《年后》亲人离别时,“目送的人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这种依依不舍的眼神,格外摄人心魄;“壶里的水反复在烧/开了,又开/这不怪我”(《这不怪我》),写出了主人公边烧水边看书时专注、入迷的情状,令人莞尔。

四、轻拢慢捻抹复挑---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

在诗意的营造上,诗人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提升诗意,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一是善于摄取细节、摄取生活中的某朵浪花入诗。诗人善于用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灵感悟生活,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撷取入诗,从寻常生活中发掘诗意。“去买最大的水杯/出门前,跟妻子交代又交代/2000毫升最大/他还嫌小”(《农民工的水杯》),通过农民工反复叮嘱妻子,生怕她把水杯买小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农民工劳动的艰辛。他们每天在工地上汗流浃背,必须用最大的杯子盛水来补充身体散失的水分。“在这里坐着干吗呢/卖苕啊/卖苕可以/一问一答好顺溜/顾客在相互调侃,调侃得忒自然”(《卖猪肉日记》第十四),街坊邻里坐在门口闲聊、打趣,是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街头景象。诗人把把这样的对话、情状纳入诗中,作为这首诗的开头,增强了诗作的现场感,营造了浓厚、真实的生活氛围。

二是恰当使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比喻的手法,能够使诗歌的意象变得具体、可感,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可读性。比如,将丰收的景象,比喻成“秋风就送来了一面面金黄的奖状”(《丰收节》)、将清洁工头戴金黄色的尖尖帽的样子,比喻成“迎春花”等,都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集子中,许多地方使用了比拟的手法,包括拟人和拟物。当然,运用得最多的还是拟人,即把事物人格化,这样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事物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六月茉莉香》中写鑫农湖荷花园里美女与荷花比美,“令竹架上的青葡萄发了酸”;《再见八月》里面“稻谷在田野里咬牙坚持再坚持”等等。拟物的如《每一天》中,“每一天像蝉一样/离开昨天的自己,留下一个空壳/任风雨交加”等。

三是虚与实的转换。《道德经》里面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虚实相生、有无相成、高下相长,是自然的法则。实写,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虚写,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虚实结合,往往能够让诗歌摇曳生姿。虚写的例子,如《日子》里面,写清洁工“拂扫阳光下的尘埃,或者风带来的/虚无的烦忧”。按理说,扫帚清扫的对象,应该是可视可触可感的实体,而“烦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思想情绪层面的东西,明显是化实为虚的手法;《农民工站在高处》一诗里面,“传递材料/传递,美好未来的一砖一瓦”,这里的“一砖一瓦”,不是实体的砖瓦材料,而是对未来的期冀、希望,也是化实为虚;“汗,打湿了眼睑/流下来的/是盐的味道/是生活的味道”,这里“生活的味道”同样是化实为虚,将具体的、可感可尝的味道转换成心理、精神层面的东西,令人品味不尽。

四是经典的化用。读《芳草集》中的作品,常常会让人想起文学史上一些经典之作。比如,看到描写水草“浪来,我随浪摇晃/风来,我随风起舞”(《水草》)的句子,很自然就令人想起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意境:“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读到“几朵牵牛花/怎样在雨中娇羞都不为过”(《几朵牵牛花》),是不是能让你想起徐志摩《沙扬娜拉》中的句子:“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看到《中午下过一场雨》中的句子:“南方的佳人,撑着油纸伞走过石拱桥/雨就停了/一曲南方小调弹奏了一会儿/雨就住了”,你是不是立刻就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即便是表达诗人曲折、朦胧、隐秘的内心世界的《网》:“乱成一团的网/认真地清理着/鱼儿哪里知道,我的心思/只有这网知道”,也让人联想到明代民谣中的《素帕》一诗:“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思有谁知?”。“网”是什么?网就是用麻和丝编制成的。所谓“丝”,其实就是“思”,这“网”,其实就是情网。所谓“乱成一团的网”,也就是心乱如“麻”。“我的心思,只有这网知道”,也正切合了上述的“丝”与“思”的关联之意。

此外,作者还不时插入哲理、禅意的点染,来增加作品的思想深度。表现哲理之思的,如《沙滩浴场》中,“我背靠着树/树与我融为一体/陡然看见自己的渺小”,《苹果树》写苹果树“像一位老者/经历了风雨,安然归来/在阳光下小憩”等,都笼罩着一层哲理的光环。表现禅意的,如《百合花的凋谢》:“花蕊紧拽住花瓣不放/怕它坠落/坠入红尘/谁能肯定,会有来世”,《青枣》里面透露出的“青枣即我,我即青枣”的人生感悟等,都充满禅意。

将音乐、舞蹈、绘画乃至中医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到诗中,也是诗作的一大特色。如《雨后的玉米地》中,写被暴风雨摧残过的玉米的姿态:“这样美的姿势,是舞蹈的动作/若不是风,平时无论如何也比画不出来/慢四、华尔兹、探戈/有点像音乐节奏响起/摩肩接踵,直挺卧倒/是健美动作的韵律”,这里面就密集使用了音乐、绘画、舞蹈的元素;《雪,它来了》中,写雪后的景色:“如此纯粹的书写,大写意/没有布局、构图、上色/没有五彩斑斓、四季分明/全是留白”,一连使用了好几个绘画的术语;《下雨》中,对清洁工疏通下水道的描写,作者别出心裁、恰如其分地运用了“通,则不痛”这样一句中医术语,都显示了作者对各种艺术元素的融会贯通,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对诗艺的追求上,郑新芳有着高度的自觉。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她一定会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看到更加亮丽的风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