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王安石,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梅花》《泊船瓜洲》《元日》《登飞来峰》等耳熟能详的诗篇,对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千古名句背诵如流。这些,都是作为文学家的王安石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有着好学不倦的精神、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经世治国的政治才能和卓越非凡的文学贡献。正因为这些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所以一直以来被视为“北宋奇才”。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一、雄健简练、奇崛峭拔的散文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特别是他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立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对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等,都是其政论文中的优秀代表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集中反映了王安石的变法思想,是其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文章针砭时弊,从变法的政治需要出发,深入分析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提出要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面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突出表现了“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则深刻分析了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原因,尖锐揭示了百年无事的表象和危机四伏的实质,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张,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鼓励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为即将施行的变法吹出了一支前奏曲。文章以扬为抑,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褒中有贬,情感坦诚,是历代奏议中的佳作。《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
王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如《读孟尝君传》、《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感。《读〈孟尝君传〉》是一篇读后感,也是中国最早的(第一篇)驳论文,主旨在于“说明孟尝君不能得士”。全文不足一百字,却以强劲峭拔的气势,跌宕变化的层次,雄健有力的笔调,成为我国古代有名的短篇杰作。《伤仲永》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王安石的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如《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而又曲折多变。
二、风格多样的诗作
王安石的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
王安石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如《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首诗剪裁精当,言简意赅,全面反映当时百姓深受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之苦,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的唐太宗贞观之治,这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真切深刻地体现了此时此地的社会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明妃曲》《贾生》等通过对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明妃曲二首》被认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之一。王安石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通过对明妃入胡及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的描写,揭示了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民族大义的理解和支持。《贾生》这首诗通过对汉初法家人物贾谊的赞扬,表明了王安石坚定的法家立场,宣扬了他的改革思想;同时,通过对“少年”贾谊的称赞,还表达了王安石重视新生力量的反保守精神。
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变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寄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愿望。《梅花》(墙角数枝梅)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既写了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的蓬勃朝气、对前途充满信心,又揭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深刻哲理,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即使是轻松、欢快的作品,如《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也是通过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来热情地讴歌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抒发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从诗体说来,王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等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荆公绝句妙天下”,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
三、“一洗五代旧习”的词作
王安石不以词名家,今存词作仅二十余首。虽在数量上与宋代的一些高产的词家无法相比,但是他的词作“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有其自身的特点。著名的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境界高远,有尺幅千里,纵览古今之气概。它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这首词通篇正如词中所写的时令一样,透着晚秋时的清肃寥廓,初看雄健,但静静体味,却能感觉到,此时的王安石心中,浸染着秋凉叶落后的惆怅、无奈之情。此词写于王安石二次罢相后,正在闲居金陵时。他的心境正如词中描写的那样苍凉失落。这首词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一些反映自己轻松、闲适生活的词作,也写得明丽、柔婉,寄寓遥深。如《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茅屋垂杨、石桥流水、新月啼莺,寥寥几笔,美景历历在目,勾勒出一副淡雅素净的山水画。词人又把自己置身于画图之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真切、生动地反映了作者恬淡闲适的心情,使人读了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作者虽强自压抑,故作旷达以求超脱,但仔细品味,我们仍感觉得到他内心的苦闷和怅惘。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