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牛头咀踏访记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的这首《天堂》,把他的家乡描绘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令人神往。腾格尔用他那雄浑、深沉、震撼人心的声音,把人们带入了“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的大草原,不仅让人们听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和他们与世无争的生活,也听到了腾格尔对家乡浓浓的爱。因此,二十多年前,这首歌曾经风靡一时、火爆全国。
其实,不用去腾格尔的家乡,在我们武汉南部就有这么一处“人间天堂”,那就是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的牛头咀。
牛头咀是斧头湖东南部水域中的一个半岛。它三面环水,一面与山坡街道建设村牛山昌湾相连,是牛山昌湾土地向湖中的自然延伸,也就是牛山昌的一部分。
从卫星地图上看,牛头咀的地形酷似一头站在斧头湖边的大水牛。它四脚站在斧头湖中,用一条又长又粗的尾巴与湖岸相连。
之所以知道牛头咀这个地方,是因为我的朋友哲别。哲别在外地工作,是一个从牛山昌走出去的读书人。他非常热爱家乡,经常向大家说起牛头咀,于是便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决定抽时间亲自前往一探。
五月二日,长假的第二天,天气晴好,阳光温和、微风不燥,正是出游踏青的好时机。上午九点左右,我简单地带上一点干粮、饮水,便踏上了前往牛头咀的旅程。
牛头咀地处偏远,交通不是很方便,没有直达的公交。乘公交车到武汉南部客运枢纽贺站停车场后,又叫了一辆跑出租的私家车把我送到牛山昌。
到了牛山昌,根据正在路边农田里割油菜的一位六七十岁的农妇(真是凑巧,事后得知,她正是哲别的母亲)的指点,我兴致勃勃地向不远处的牛头咀走去。
穿过几道长满青草的田埂,便是一段泥泞不堪的泥巴路。因为前几天一直在下雨,这里又是去牛头咀的必经之路,每天人来牛往,这条路被践踏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凹陷形小路,雨水很难排出去。虽然天气放晴了两天,这里仍然是没过脚踝的污泥浊水,穿着鞋子肯定过不去。于是,我便脱下鞋袜,挽起裤脚,打着赤脚就踏进了泥水中。
走过一口鱼塘,就来到了牛头咀边。牛头咀和鱼塘之间隔着一条约一丈宽的水沟。好在水沟不深,目测可以蹚过去。我把裤脚卷到膝盖以上,用双手提着裤腿,慢慢地下到水中,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果然,最深处也就到膝盖。
穿过水沟,便正式踏上了牛头咀。这里应该是牛的左后腿的地方,也是牛头咀的后半部分。整个咀上长满了深浅不一的青草。岛上的青草品种以湖边沙滩上常见的“马粪筋”草为主。这种草的藤状茎匍匐在地,草叶不深,比较稀疏,但是藤茎长,为牛马等草食畜禽所喜食。靠近水边的,则是另一种水草,浓密、旺盛、郁郁葱葱的,看上去非常养眼。
站在岛上极目四望,深邃辽远的天空,烟波浩渺的湖面,一望无垠的草场等尽收眼底,令人神清气爽、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虽然没有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但是却有三三两两的牛群,它们有的在草地上安静地吃草,有的趴在地上悠闲地打着回嚼(反刍),一些牛犊跟在母牛身边挨挨擦擦,尽情地享受母爱。当发现有人向它们走近时,它们就停止吃草、嬉戏,躺着的也赶紧站起来,聚集在一起,警惕地看着对面的来人。看到来人继续向它们走来,它们会转头离去,避开来人。
整个牛头咀半岛大概有两三百亩,主体部分“牛身”呈南北向,头部朝南,臀部朝北,拖着的“尾巴”大致为东西向。
既然上了岛,肯定要从头到尾走一遍。牛头部分最为宽阔,绿意最浓。我决定先去牛头,回来再去牛尾。
上面基本没有路,大部分地方都是像沼泽一样,面上是青草,下面黑糊糊的一片,应该是腐烂的牛粪、菱角菜、野草的混合物,踩上去软绵绵的。
赤脚在这里行走,必须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前行,否则很容易被菱角刺刺到脚板。我在行进中,脚板就被刺到过多次,因为落脚不重,每次刚感觉到被刺到时就缩了回来,总算没有受伤。
岛上除了大片的绿色外,有的地方还开着一片片黄色的小花。靠近湖水的岸边,有着大片的贝壳。顺着岸边,我踏进浅水中。在微风的吹拂下,湖水轻轻拍打着我的双腿,荡涤着上面的泥土、草屑等杂物。一群群游到脚边的小鱼,在轻吻脚背、腿肚子后,又摆着尾巴四散游开,让你享受一番鱼疗的乐趣。
行进途中,湖边常见的水鸟灰头麦鸡不停地在头顶盘旋着、鸣叫着,有时甚至对着人俯冲,好像在抗议我们入侵了它们的领地。此情此景,大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味道。
在牛头的最尽头,水草最为丰茂。我踏着水草,再次走进湖水中,感受湖水的清澈、凉爽,顺便看看会不会有意外的收获,抓到一条小鱼或者碰到乌龟、脚鱼之类的。
看完牛头部分,在转身前往牛尾那段时,我走的是左边靠近湖边的一条地势比较高燥的沙土路。这段路比较好走,没有什么牛粪、菱角刺。这应该是哲别说的过去围湖造田时的田埂。
牛尾部分较牛头、牛身要狭窄不少,面积不大,景色跟牛头差不多,只是地势普遍低洼,水草基本上是淹没在浅水中。
从牛头咀上岸后,我在一块荒田的水荡子里洗净脚上的泥巴,穿上鞋袜,坐在一条田埂的草皮上,简单地吃了点干粮充饥,然后信步来到牛山昌湾子。
牛山昌湾子不大,从现有房屋来看,大概有二三十户人家。跟其他湾子一样,大部分房屋都是关门闭户,门前荒草丛生。在一户门口的瓦砾堆上,还有两只野鸡在觅食。看见有人走近,野鸡连忙钻进了草丛中,让你想多看一眼都不可得。
在靠近路边的一家门口,村民老昌正在整理渔网。老昌告诉我,他们这里位于斧头湖东岸,三面环水,一面靠陆。附近村庄都起源于元末民初。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当地村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迁徙至此,并在这里繁衍生息。牛头咀周边,分布着邓、秦、罗、许、陈、江、王、昌等诸姓湾村,其中以牛山昌湾最靠近牛头咀。这里的村民大多以农业、渔业为生,他们农忙时种田,农闲时打鱼,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关于牛头咀,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牛头咀这块很小的陆地上,曾有一条神牛在此歇息。它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觉得这地方水多山少,不怎么宽阔,食物储存量有限,时间长了,会带来很多不便,不是久留之地,还是找一个较为适当的地方为好。后来,神牛就向东边跑去,跑到大冶金牛落了草,金牛镇也由此而得名。
神牛虽然走了,但给世人留下了永久性的痕迹,牛头咀也因此得名。更有趣的是,在牛头咀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下来的地名,都离不开牛,如牛头陈、牛脚江、牛尾巴昌(牛山昌)等等。
据哲别介绍,以前大集体时期,牛头咀这片地域被围湖造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后来,随着国家城镇化的推进,包括牛山昌在内的周边村子的人陆续进城发展,这片农田逐渐抛荒,恢复了过去的原貌,成为牛山昌人放牛的场所,也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样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带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但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知名度不高,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不多。下一步,街道和村里准备联合周边的大咀村、前途村、红旗村,整合大咀、黄塔咀几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建设“大(咀)黄(塔咀)牛(头咀)”旅游度假村,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目前,牛山昌已经成立有武汉新中鼎苗圃花木有限公司、湖北恒泽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园林绿化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施工等业务,吸纳了部分村民就业。后段,这里还要在牛头咀上建设木质栈道,方便游客观光游览;鼓励村民兴办民宿、餐饮、副食、百货等,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到时,这里每天游人如织,能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届时,这里会真正成为武汉南部一处美丽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