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建中的头像

陈建中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8/10
分享

《论语》中的孝道观

春秋时期,鲁国的权臣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礼制。”。孔子的弟子樊迟问,怎样才算不违背礼制呢?孔子回答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照礼制侍奉他们;父母去世,要依照礼制安葬和祭祀他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是《论语*为政篇》里面记载的一则关于孔子论述什么是孝的故事。

我们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意义非常宽泛,而孝道就是其中非常重要一个的方面。

关于什么是孝,孔子有过很多论述。通过梳理孔子的论述,不难发现,孔子的孝道观是一种深刻而全面的道德观念,它涵盖了物质供养、精神孝敬等多个方面。这种孝道观不仅要求子女在物质上供养父母,更强调在精神上关爱父母,使父母在身心上都得到满足。两者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精神层面的,即要在精神上关爱父母,使父母在身心上都得到满足。

一、生,事之以礼

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所有的善行、善念和良好品质中,首先讲求的应当是孝顺。看一个人是不是孝顺父母,只能看他心中是不是有孝顺父母的观念和意识,看心中有没有孝,而不是看他给了父母多少钱,是否为父母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如果以能否给父母提供美好生活条件为依据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孝顺,那么贫穷人家就可以说没有孝子了,过去的贫穷人家,有时连自己的温饱都做不到,更别说给父母提供锦衣玉食这样的生活条件了。

孔子所说的“事之以礼”,这个“礼”,除了明面上的礼节形式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心”,是真心实意、真情真意,这才是真正的“孝心”。

类似的观点,在《论语》中有很多论述。如《为政篇》记载的,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认为能供给父母吃穿住用就是孝。但是,狗和马等不也是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强调了要在精神上、心理上尊敬、孝敬父母,而不仅仅是提供物质生活条件。

又如,子夏问孝于孔子。孔子说:“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做到这一点很难。如果仅仅是做到了父母有事时,子女为父母去做;有酒食时,让父母享用,但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这样就是孝吗(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强调的是对待父母、师长的脸色、态度。如果脸色、态度不好,不是发自内心的孝顺,即使你做出了一些尊敬父母、师长的行动,如有事替他们做,有吃的让他们先享用,但这还是不能算作孝。孔子认为,孝要产生于内在的敬意,做到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才是真正懂得了孝。

除了这些,孔子还认为,作为人子,应该体谅父母的心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行优良、身体健康的人,不至于让父母担忧或蒙羞。

《论语*为政》记载,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做父母的就是担心子女的品行或者身体不好;做子女的就要使自己品行好、身体好,不让父母担忧。

儿行千里母担忧。《论语·里仁》里又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子女尽量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如果不这样,自然就会让父母担心。 “方”,既指一定的去处、方向,更重要的是指“方法”。意思是父母身体健康时外出,要让父母知道你的去处是安全的。如果父母的身体需要照顾,而自己又需要外出,就必须安排好照顾父母的“方法”,以尽孝道,这就是“方”。这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二、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儒家认为,除了生前尽孝,死后的丧葬、祭祀也是非常重要的。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意思是慎重地对待父母的丧礼,祭祀、追思远去的祖先,百姓的道德风尚就会日趋敦厚。孔子认为,对父母长辈,不管是生前的奉养尽孝,还是死后的丧葬、祭祀 ,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真情,而不是外在的表面文章。孔子说,在丧葬礼仪方面,与其一味寻求奢侈,不如俭约务实;办理丧事,与其在仪式上治备周全,不如内心真正悲伤(《论语·八佾篇》:“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就强调了礼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于内心诚敬与否。反观当下,丧葬上的奢靡之风日盛,不仅要请乐队,还要请专业哭灵的,载歌载舞,这样既是奢靡浪费,也失去了丧事应该悲戚的本意。

在这方面,孔子自己以身作则,发挥了表率作用。《论语·述而篇》说,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事的人面前,因同情失去亲人的人而食欲不振,吃饭无味,所以没有吃饱过。如果不顾及服丧者的感情,只顾自己的口腹之欲,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述而篇》另一则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意思是说,孔子如果在某一天吊丧哭泣过,那他就会在这一天内余哀未尽,这一整天就不再唱歌了。

孔子是一个非常认真、非常讲原则的人。在对待丧礼上,他要求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来。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曾多次高度称赞颜渊,认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学上进,是他最为器重、最为疼爱的弟子。颜渊死后,孔子伤心欲绝。对孔子在颜渊死后悲伤的情形,《先进篇》有两条记载,一条是说孔子呼天抢地地哭道:“老天爷啊,你这真是要我的命呀!你这真是要我的命呀!(噫!天丧予!天丧予!)”另一条是说,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我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悲伤过度呢(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即使这样,在对待颜渊的葬礼上,孔子仍然坚持严格按照礼制的来,不同意为颜渊厚葬。

对这件事,《先进篇》里面也有两条记载。一条是说,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却不愿意卖掉车子。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按照周礼的规定,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不能步行,否则就违背了礼的规定。孔子说,虽然颜渊和我的儿子孔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是大夫身份,按周礼规定,出门是要坐车的,是不可以步行的(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另一条说的是,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很丰厚地埋葬他。孔子道:“不可以。”学生们最终还是很丰厚地埋葬了他。事后,孔子非常自责地说:“颜回呀,你视我如父,我却没能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你,让你违背了礼制的规定。这不是我的主意呀,是你那班同学干的(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由此可见孔子对礼的严谨态度。

除了礼制的规定外,孔子还主张丧葬应该从实际出发,视家庭条件而定,即“称家之有亡”。颜渊家中本来就不富有,不宜厚葬;他的那班同学却坚持用厚葬,是不应该的。孔子的叹,其实也是责备那些主持厚葬的学生。

对于祭祀,孔子也是要求必须严肃认真、用心用情地对待,不能只讲形式、走过场。《八佾篇》里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与祭拜,而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孔子的孝道观,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古代对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家庭伦理的维护、‌道德建设以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发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