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建中的头像

陈建中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8/09
分享

《论语》中的学习之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记得四十多年前,我刚上初中一年级时,语文课本里文言文部分第一篇就是节选的《论语》中的四章,也就是四段话。另外三章,分别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等。

这几章,记录的都是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首创平民教育,不分贵贱收徒讲学,继承并发展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可谓深远,被称为“至圣先师”。在《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还有不少。根据内容和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我们常说,做不做得好是能力问题,做不做是个态度问题。可见,做任何事情,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总是第一位的。

在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中,有不少可以归结为是对于态度方面的。

孔子强调,学习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他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经常向不同的人请教问题。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就是广为人知的一个典故。这种谦虚好学的态度,不仅使他自己的学识更加渊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在《论语》中,有好几章记载的是孔子关于学习要谦虚谨慎的论述。如《公冶长篇》里,他对子贡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为政篇》里,他对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面对知识时,必须坦诚面对,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自欺欺人。只有以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知识,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还有如《述而篇》中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他对学习态度的理解: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些论述,都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格言警句,不用作过多的解释,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二、温故而知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方法上,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等有名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强调了对所学知识经常温习、巩固的重要性,这一点已经为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所证明。同时,这个“习”,又可以理解为“见习”“实习”,即付诸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也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孔子认为,单纯的学习而脱离实践是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只有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方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再次强调了温习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这样就可以作为人师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学习与思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勇于质疑。孔子认为,光只学习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不会有什么收获;相反,如果只一味地思考而不去学习,那么我们的思考就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持久和深入,可能会陷入空想之中,这是很危险的。颜回是孔子非常器重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说的话从来不提出质疑或反驳,为此,孔子对颜回提出了批评,认为颜回不是能帮助自己的人。《先进篇》中记载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思是,颜回不是能帮助我(进步、提高)的人,他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这就有点批评他盲从老师之言的意味了。

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终生学习的理念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应持之以恒,永不满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孔子自己对于学习的热爱与坚持,也鼓励弟子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孔子看来,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只要愿意学习,都能有所收获,不断成长。孔子所强调的“学而不厌”,正是终身学习的精神。他鼓励人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无论年纪大小、学识高低,都应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他自身也践行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准则,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学习,还耐心地教导他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既是他一生的骄傲,也是他能成为为万世景仰的“至圣先师”的重要因素。

孔子指出,一个人只要真心向学,任何时候都不为晚。《里仁篇》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意思是,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即使当晚就死去,也是值得的。

此外,孔子还提出,学习要尽最大的努力。《泰伯篇》里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学习就要像追赶什么东西而追不上那样拼命追赶,追上了还恐怕失去它。

孔子注重学习的全面性。他主张博学多才,不仅要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还要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颜渊篇》中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是要求大家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和各种知识,并用礼制来约束自己,这样才能不违背君子之道了。这种全面的学习观有助于培养通才,使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在孔子的教导下,其弟子们也秉承了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还在德行上得到了提升。

好学不倦的学习精神是孔子学习观中的瑰宝。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孔子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更彰显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在当今社会,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激励着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这种精神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把学习当作一种终身的事业来追求和践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