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经典中,《孟子》以其雄辩的论说和严谨的逻辑而独树一帜。《孟子》说理艺术之一是取譬设喻,形象生动,即经常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解释自己的观点,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由此,《孟子》中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典故,形成了不少流传后世的成语,如揠苗助长、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顾左右而言他等。
孟子讲的故事、典故,大多平易通俗,合乎情理。但少数故事或比方,则有些不合常理,受到后世某些喜欢挑刺、钻牛角尖的人诟病或讥讽,成为《孟子》书中的瑕疵。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齐人有一妻一妾者》(《离娄下》)和《今有日攘其邻之鸡者》(《滕文公下》)两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者》讲的是齐国有个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他每次外出,都是酒醉饭饱才回家。妻子问跟他一起吃饭的都是些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妻子感到有些不相信,后来就悄悄地跟踪他,发现他竟然是在东门城外的墓地里,向那些扫墓的人乞讨残羹剩饭。这就是他天天酒醉饭饱的方法。妻子回去,把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妾,说我们指望依靠过一辈子的人却是这个样子。于是两人一起在院子里哭成一团。这个人不知道自己的行迹败露,还得意洋洋地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风。孟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
《今有日攘其邻之鸡者》讲的是,有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的作为,让他不要这么干。那人说,那我就少偷一些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就不偷了。孟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说明,一个人要是知道自己的行为错了,就要下决心立即改正,不能找借口拖延时间,更不能明知故犯。
《齐人》这个故事的不合情理之处,就是一个成天靠在墓地里乞讨酒食的人,家庭条件肯定不会怎么好,那他怎么还会有一妻一妾两个老婆呢?这说起来一般人都不会相信。偷鸡故事的不合常理之处是,这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邻居哪有那多鸡给他偷?他偷一回两回也就罢了,偷多了,邻居不会发现吗?邻居发现了,还会让他偷吗?这个也说不过去。所以,这两个故事就不合常理,容易被人揪辫子。
据传,明朝冯梦龙编写的《古今笑史》和清朝李宗孔编写的《宋稗类钞》里记载,针对这两个故事,曾有人做过一首讽刺诗。诗曰: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首诗后来又被金庸写到《射雕英雄传》里,成为“黄蓉娇嗔批《孟子》”的桥段。
黄蓉批《孟子》的桥段,大意是这样的。郭靖、黄蓉二人跟踪招摇撞骗的裘千丈到铁掌峰,结果黄蓉被铁掌帮帮主裘千仞铁掌所伤,只有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功夫才能救治黄蓉的伤情。于是,他们二人只好一路跋山涉水去找一灯大师求医。一灯大师有渔樵耕读四位弟子,他们怕郭黄二人求医一事为仇家设计耗损一灯大师内力所为,因而沿途阻拦。郭黄二人闯过了渔夫、樵子、农夫这三关后,最后来到书生朱子柳这一关。
他们到达朱子柳所在的关口时,朱子柳正在诵读《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黄蓉知道朱子柳轻易不会放自己过去,有意要激一激朱子柳,听他正在高声诵读《侍坐》开头一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便冷笑一声说,《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 这句话把朱子柳说得莫名其妙,就问她,这短话有什么微言大义。黄蓉说,你知知道孔子门下有多少弟子?朱子柳笑着说:“孔门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人。”黄蓉又问:“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知道其中成年人有多少,少年人有多少?” 这下就把朱子柳问住了。他说:“《论语》中没有说过,经传中也没有记载。”黄蓉说:“我说你不明白经书上的微言大义吧!刚才我明明听见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的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二人。”朱子柳听她这样牵强附会的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心中也暗暗佩服她的聪明机智。但朱子柳还想为难他们一下。他看到郭黄二人既不像是兄妹,又不像是夫妻,就对黄蓉说:“姑娘文才虽佳,行止(德行)却是有亏。”黄蓉说,哪里德行有亏?朱子柳说:“《孟子》中说,男女授受不亲。我看你还是个没出的姑娘,与这位小哥(郭靖)并非夫妻,你们二人却勾肩搭背,成何体统?孟子只说嫂子掉进水里时,作为小叔子的才可以伸手去拉她。你既没有掉在水里,又不是这小哥的嫂子,你们这样背着抱着,实在是大违礼教。”
一听这话,黄蓉当即来了气,小嘴一扁说,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他的话怎么能信?朱子柳怒气冲冲地说:“孟子是大圣大贤,他的话怎么信不得?”于是黄蓉笑嘻嘻地念出了这首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听了这首诗,朱子柳越想越对,呆在当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小说中把这首诗说是黄药师所作。黄药师号称东邪,离经叛道,狂傲不羁,亦正亦邪,平生最看不惯一些腐儒,他对圣贤传下来的言语,挖空了心思加以驳斥嘲讽,曾作了不少诗词歌赋来讽刺孔孟。黄药师说,齐人有一妻一妾和偷鸡这两个故事一看就是骗人的。他自己也知道,这两句只是一个比喻,不用较真。问题出在后两句,“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孟子不是倡导忠义吗?当时周天子还在,孟子怎么不去效忠周天子,却一年到头到各诸侯国去游说?这个灵魂之问就难住了朱子柳,因此朱子柳“越想越对,呆在当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从道理上说,孟子不去效忠王室,而是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等诸侯王,确实是有违礼制。但从当时实际情况来看,孟子这么做其实也是正确的。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王根本不把王室放在眼里,孟子去跟周天子宣扬这些仁政、王道思想,等于白搭,即使周天子想要实行孟子的主张,也没人听他的,不如直接去游说那些手握实权的诸侯们来推行自己的仁政思想,所以他才“纷纷说魏齐”。这就是黄蓉批《孟子》的桥段。
后来,黄蓉又对出了朱子柳认为很难对得上的几副对联,对黄蓉的才情心悦诚服,才放他们过关。最终黄蓉在一灯大师一阳指功夫的医治下,治好了铁砂掌掌伤,和郭靖二人重返江湖,行侠仗义,双宿双飞,演绎出了一幕又一幕的传奇剧。
虽然《孟子》中存在这些瑕疵,但总体上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孟子》中善于取譬设喻、逻辑严密的论辩技巧、说理方法,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