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蒙学读物《三字经》里面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唐代王勃的雄文《滕王阁序》里面,也有“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的句子。因了这些流传千古的文章、著作的影响,孟母三迁、断织喻学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典故。孟子也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孔孟”,其道德学问与孔子的思想一道被称为“孔孟之道”,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2000多年。孔子被封为“圣人”,历朝历代统治者先后给予他“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众多封号、谥号,连皇帝登基,都必须到孔庙祭祀孔子,可以说,孔子是享有最为尊崇的地位的人,而孟子则成为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与孔子一道接受后人祭祀。
记载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与《论语》一样,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们与《大学》《中庸》一起,合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宋代到清末近千年的时间里,“四书”和《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一直都是士子必读、科举必考的内容。
《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中的很多篇章,如《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齐人有一妻一妾者》《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等,都因长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以及其它各种古代文学作品选而广为人知。
大家知道,《孟子》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长于论辩、说理。学生时代,虽然教科书中有所介绍,但毕竟接触的篇章不多,缺乏感性认识,对《孟子》的这个特点,我们只能说是有个总体的、大致的印象,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通读了《孟子》一书后,让我对《孟子》的论辩艺术有了更多感性认识,有了更为深刻、具体的了解。
根据我的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取譬设喻,形象生动
《孟子》在论辩、说理时,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是善于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取譬设喻,形象生动。这样既能引起对方的兴趣,又通俗易懂,易于为人接受。如《寡人之于国也》一章中,为了说明自己“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孟子在面对梁惠王的提问时,不是直接回答原因,而是选择了梁惠王感兴趣的打仗话题,通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让梁惠王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这样再提出自己的主张,梁惠王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同样,在《王顾左右而言他》中,为了说明作为君主必须履职尽责,否则就会遭到人民的抛弃的道理,孟子连用了两个比方,一个是受朋友之托,却不忠于朋友之事,让朋友的妻子挨饿受冻,这样的朋友不能交;一个是负责刑狱的官员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下属,这样的官员不能用。特别是让这两个比方的答案,由齐宣王自己说出来,更让齐宣王明白了自己如果治理不好国家,也应该被人民所抛弃的道理。再比如,用“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生长规律,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只能是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即“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下》)”。此外,还有用“缘木求鱼”(《梁惠王上》)比喻如果梁惠王想通过侵略其它国家来称霸天下,其结果必定是劳而无功,永远不可能达到目标。如果不听劝告继续下去,“后必有灾”,以此来说服齐宣王停止武力,推行仁政。为了说明学习需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在《无或乎王之不智也章》(《告子下》)中,孟子先用“一暴十寒”的比喻,形容学习和工作中没有恒心和毅力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接着,孟子又用“弈秋诲棋”的故事,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则什么也学不会的道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方来说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在《孟子见梁襄王》中同样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不嗜杀人、行仁政所能够产生的巨大效果。“禾苗雨露”一喻中,孟子以禾苗比喻老百姓,以雨露比喻君恩,生动地表明君恩对老百姓的重要性,以及实行仁政的好处。“水之就下”一喻更是表明实行仁政,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归附。
据统计,《孟子》全书中,采用讲故事、打比方的地方,达到160多个。许多比喻成为流传后世的成语,如上述“缘木求鱼”《揠苗助长》等等,为丰富汉语词汇、增强汉语表现力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孟子》论辩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尤其是类比推理的方法,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令人无懈可击。如在《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下》)一篇中,孟子先问齐宣王,假如有一个人因事外出,将老婆孩子托付给一个朋友照顾,结果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老婆孩子在挨饿、受冻。对这个朋友,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对这样的朋友应该绝交。孟子又问,如果一个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对这个司法官,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那就应该罢免他。孟子最后又问,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应该怎么办呢?这句话问得齐宣王哑口无言,只好东张西望,把话题扯到别的事情上了。
这里,孟子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层层推进,让齐宣王不知不觉中落入陷阱。虽然他没有回答,但是那句潜台词已经昭然若揭。“王顾左右而言他”,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齐宣王毫无退路的尴尬处境。
孟子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追问,让齐宣王明白,每个人都应该“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如果只享受权利,不考虑所应承担的义务,毫无疑问就应该失去拥有权利的资格。
再比如《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滕文公上》)一文,记载孟子与信奉农家学说的陈相关于社会分工问题的辩论,反驳了对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在辩论中,孟子长驱直入,穷追不舍。首先问明许行戴的帽子、耕地的农具、做饭的釜甑等生产、生活资料的来源,让对方自己说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观点,从而证明了社会分工的必要;再进而论治天下之不可耕且为,列举尧、舜、禹、稷所以不暇躬耕之故;最后斥责陈相背师说而学许行之道为“用夷变夏”,“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层层进逼,词锋犀利,气势如虹,充分表现了他雄辩滔滔、逻辑严密的特点。
三、引经据典,说服力强
引用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合理地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诗句、格言、典故、歌谣等等,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给人以亲切感、真实感,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易于为人接受。
在《孟子》中,引用的手法被大量使用,几乎篇篇都有,有时一篇中有好几处引用。其引用的典籍,主要有《诗经》《论语》《国语》《礼记》《易经》《易传》等古代经典。如《孟子见梁惠王》第二章中,既引用了《诗经*大雅*灵台》中的“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等诗句,又引用了《尚书*汤誓》里记载的夏代民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等,用文王的德政和夏桀的暴虐对比,说明实行仁政的重要性;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两次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小雅*小言》),“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大雅*思齐》),用最具权威性的话语,说明了为人君者必须“保民而王”的道理。《滕文公上》第二章中,引用曾子的名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公孙丑下》第二章中,引用《礼记*曲礼》中的“采薪之忧”的典故;《滕文公下》第三章中,引用《礼记》中的话说:“诸侯助耕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说明必须慎重对待祭祀之礼等。
除了这些典籍,《孟子》中甚至还引用了一些童谣,如《不仁者可与言哉》(《离娄上》)中引用古代童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等等。
因为引用的地方太多,简直不胜枚举,这里就不再列举更多的例子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可以去读读《孟子》,亲自感受一下其中引用手法的运用之盛。
《孟子》通过引用《诗经》《论语》《尚书》等经典文献以及孔子、曾子等圣贤的话语,使文章语言更加含蓄典雅,既增强了文采,提升了文章的表现力,又强化了论点的说服力,使论述更加有力。
《孟子》的论辩艺术,不仅是对其智慧和才华的展现,更是他对人性、社会与宇宙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论辩经验和技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