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对望·忆铁人
大庆油田要燃起来了!
从黑土地上沸腾起红色的浆。
我脑海中浮现这种场景,是在10月8日铁人百年诞辰的两个月前。
油田各家单位在紧锣密鼓的组织筛选大合唱人员,一首“把血加热再出发”,耳熟能详的歌曲,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由500名石油工人,集结成红色的海洋,在之后的文艺大汇演中,高昂唱响。
他们中有一线员工,有后勤保障,有领导干部,有刚入职不久的大学生,也有经历峥嵘岁月的石油老兵,此刻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石油人,大庆人。
说起这座英雄的城市,每个大庆人都深感自豪,哪怕不是从事石油行业,看着融入风景中的抽油机,都倍感亲切,铁人是一座丰碑,是一个标志,是一种象征。
炎炎夏日的某一天,在汽车充电站碰见了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闲谈之中得知,他们是特意从石家庄自驾来到大庆,为了看抽油机看铁人,老人说:“听说大庆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是铁人的故乡,是石油基地,所以疫情结束天气暖和,就当旅游了,来这里参观”。
听他这么说,我化身成临时导游,向他介绍起松基三井、铁人纪念馆、石油科技馆、博物馆、历史陈列馆...两位老人开心的规划起了参观路线,向着铁人与大庆精神出发了。
而我的出发,是从十二年前转岗到油田开始,管钳扳手,一身红工服,拎着几个黑漆漆的小桶,就这样踏上了征途,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的吸收、汲取知识技能养分,张开生命,持续成长进步,我深切感觉到为什么“工业学大庆”,大油田里从来就不缺埋头苦干的好工人、好师傅。
石油工人们在狂风暴雨中坚持巡线做好日常维护,在天蒙蒙亮时跳进水泡子中收油,在零下三十度的冬夜还在处理问题井,在井架旁喷的漆黑一片,在研发与勘探的道路上不舍昼夜。正是有许许多多如铁人般的石油战士,勤勤恳恳工作,石油工业与这座城市才能迅猛发展,
原油的产量逐年递增,大庆和国家都进步了,记得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起,背着煤炭包的公共汽车,让我无法想象,长大后才知道,这是铁人泪洒沙滩的典故,铁人看到中国贫油的现状,主动请缨前往大庆,于是我们有了油,国家有了油,几十年的发展,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了,公交车也变成了无人售票,平平稳稳,绿色火车头不见了,高铁、地铁、轻轨、飞机,人们的生活再提速,中国的发展在提速,石油使这一切再加速。
今天的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相信铁人一定看得见,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子子孙孙在帮他见证这一切,记得在一次党组织活动中,一段与铁人的隔空对话让我感触颇深,仿佛他不曾离开过我们,在屏幕的另一头,如同拨打一次普通的视频通话,大屏幕上的铁人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力,在指点着我们这些后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石油人。
与铁人的对望下,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仿佛我正身在其中,又只能远远眺望,在无数的文章中、电影里、照片里见到的挥舞双臂,搅拌泥浆;听到了铁人刚下火车踏上这片黑土地说出的“下车三句话”;看到了通过钻机的异常声响,一瘸一拐带伤奔赴现场指挥的身影;看到了铁人在天安门前,将那个煤炭包压在身上,留下了不甘的泪水。
那个哭声,如同他临终之前,也没能见到母亲一面,一样的悲切,心痛。在文艺汇演的故事中,三代铁人的母亲跨越时间与空间来回忆自己的儿子。
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三个伟大的巨人,伟大的英雄,但他们同时也是一位平凡母亲的孩子,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了与家人的陪伴,却成全了子子孙孙的家国无恙,母亲对着天空的呼唤、呐喊,让所有的石油人声泪俱下。
带着对铁人的追溯与缅怀,在百年之际,写一首诗纪念他,也许写不透铁人的精神,写不出石油人的辛苦,写不出油田的今日气象,但没有关系,在与铁人的对望中,我是如此真切的敬畏着,感恩着。
当我第一次在雨夹雪中骑车巡井,回去的时候,脱下的工服,没有支撑,独自站在地上。我想起了铁人从泥浆池中上来时,他衣裤上的泥泞与重量。
当我在一次冬天处理穿孔时,走进白烟深处,冰层裂开一瞬间,我掉进了零下20多度的冰窟窿中,水在胸前,我费力的爬上来后,处理完这个工作,再回去脱下这层又冰又硬的铠甲。我想起了铁人那只灌满泥浆的靴子,本就受伤的皮肉在不停的撕扯。
在一次喷油的井架下,我急匆匆的去关闭闸门,事后已浑身漆黑一片,我想着要是带一副眼镜来就好了,这样就能看清回程的路。但我知道,铁人早就将回程的路深埋地下,等着子子孙孙去挖掘、去探索,这就是我们石油人无畏前行的动力。
铁人大道、铁人广场、铁人公园、铁人学校,它们以铁人命名,成为这个城市亮丽的风景线,这个名字根深蒂固,是房东赵大娘口中的:“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一个铁人呐”。
铁人和石油战士们,在荒原上扬起了帆,将废铁变成了钢铁,掘出一座城,用力量与智慧谱写出一幅幅红色画卷,一首首革命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