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龙云的头像

常龙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28
分享

陕北三章

行吟黄土地

 

对横亘西北的黄土高原,我一直心向神往。因为广袤,因为厚重,因为神奇,因为久远,因为苍凉,还有遥远的根,曾经深系黄土……

暮秋时节,我赴延安学习,终于踏上了这片高原大地。然而,首先冲击我视觉的,不是脚下的黄土地,而是头上的湛蓝天空。纤尘不染,如水洗过。蓝得鲜亮,蓝得晶莹,我的双眸也被映照得蓝汪汪的。蓝得辽阔,蓝得深远,让人肃穆之情顿生。蓝得似要将人融化,一点一滴失落其中……

只有离天很近的地方,才会见识这般蓝莹莹的天。

心跳慢下来,血流慢下来,慢成一泓安安静静的蓝。我听到心壁的积垢纷纷剥脱,看见心室的尘埃悄然沉寂,心地一派宁谧,无边祥和……

只有站在高处,不为浮云遮望眼,才可能看清自己的内心。

一路向北,穿行在清朗的蓝天黄土间。身后富庶的关中平原,呈现出冷色倦容,即将进入冬眠。而秦岭以南,我生活的四川盆地,早已进入阴晦季节,灰雾蒙蒙,难见天日。偶尔云开雾散,太阳露脸,狗都会惊诧,汪汪怪叫。

面对这片严重风化的山峁,我久久发呆,像打开了一部发黄的书卷,沧桑气息弥漫。断崖高耸,危岩岌岌,寸草不生,黄土斑驳,却壁立不倒,透来远古神秘信息,显示不屈不移的倔犟劲。我想,或许,这就是黄土的气质,黄土的精神。它嶙峋的身躯上,雨水的涮痕,霜雪的冻痕,长风的鞭痕,阳光的烙痕,累累无尽。时间留下的迹印,于无声处惊心动魄。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黄土覆盖64万平方公里,厚达180米,不仅面积最大,而且最深厚。我不禁疑惑,如此博大深厚的黄土,最宜万物生长,最应水草丰茂,百鸟翔集,牛羊布野,却怎么沦为贫瘠之境呢?

翻开历史我才明白,这里曾经多么富饶、丰腴和生动。当人类大量闯入,无忌地野蛮掠食,便命定了黄土高原的衰败。

最早是秦汉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侵扰,秦皇汉武鼎力经营北疆,筑长城,修秦直道,大规模军屯与民屯,内地军民浪涌潮来,人民炽盛,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繁荣,以滥垦滥伐换得。第二次是明王朝大规模屯垦,尤其是陕北、晋北一带,据史书记载,烧山毁林,无尺寸不开垦耕种。第三次是清代大垦荒,清王朝推行奖励政策,陕北、晋北、内蒙古南部等地,数百万亩草原、森林悉数被毁。生态破坏恶性循环,水土严重流失,高原大地支离破碎,形成无数塬、墚、峁、沟、壑,黄土漠漠,黄沙漫漫,信天游唱不尽荒凉。

新中国建立后,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历经半个多世纪,自然生态逐步好转,陕北一带,局部绿化率达60%。点开卫星云图,复活的绿色,似巨大的绿叶,覆盖了高原,万千沟壑是它叶脉,纵横交织,网络黄土。

我极目远方,隆起的山峦,连绵不绝,若汹涌的波涛,被造物定格。蓝色天幕垂下,天地交接,天际线跌宕起伏。茫茫高原,苍黄的历史,正被觉悟的人类改写,黄土高坡上,松、柏、杨、槐、桦、枣等植物,遍地生长。黄河北来,如巨龙在高原大地腾跃,千万年不改流向。滔滔黄河水,莽莽黄土地,轩辕黄帝从远古走来,平定诸族,统一华夏,播百谷草木,制衣冠、建舟车、创医学、制音律,一个黄皮肤的民族,在北方高原诞生,从黄土地上走出来,向东,向西,向南,向蔚蓝的海洋。

当晚,夜宿延安。

万家灯火,夜色姣好。一行人乘兴夜游延河。河水在两岸灯火辉映下,波光粼粼,发出细碎的流响。走着走着,忽闻有人惊呼,你们看,那是月亮吗?真的是月亮呢,好大的月亮……

清凉山那边,一轮浑圆的明月,正从黛色的山凹间缓缓升起,亮如明镜,大如轮盘。古人说,山高月小,非也。高原上月亮很大,很亮,也是离天近的缘故?

高原上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像火球,烤得人冒汗,夜晚气温降到零下。去南泥湾那天清晨,见阳光照得四山灿亮,我穿戴单薄,牛仔裤、长袖体恤和绵衬衫。出延安城才发觉不妙,背阴地,严霜银白耀眼,草木瑟缩。看展览片刻,寒意浸骨,手脚冰凉至麻木。我赶紧溜出展览馆,炽烈阳光里,前胸后背轮换晒。

高原空气清凉,其实干燥,加上强烈阳光直晒,第二天我就感觉脸上火辣辣,像多吃了辣椒,唇焦口燥,嘴角开裂,稍一张嘴,就牵扯着嘘嘘疼痛。有美女借唇膏我用,胡抹乱涂后,同伴尽笑我油嘴。

祖先移徙南方太久,我寻根溯源回来,已经水土不服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深爱这西北高原,深爱这黄色土地。

黄色是高贵的颜色,我因此而骄傲。

 

                               

 

窑洞,北方家园

 

在黄土高原流连的那些日子,我见识得最多的,是北方的窑洞。

黄土高坡上,一孔孔窑洞,像大地睁开的眼睛,安静地打量着这个动荡不息的尘世。春种秋收,生老病死,风起云涌,南讨北伐,改朝换代……一切尽在眼中,从来不作评说,默默庇护着众生。

提起窑洞,一般人都会认为,山畔崖壁,凿土掏洞,于其间起居生活。鼹鼠、蛇、兔子、蚂蚁等动物和昆虫,都是这么生存的。窑洞,成了蒙昧、低能、贫穷的近义词。

不要简单地理解窑洞,更不可小觑窑洞。

追溯人类足迹,祖先从大树溜到地上,结束巢居,进入穴居时代,开启了陆地文明。最初,找到一个理想山洞,能遮风,可避雨,还能抵御野兽侵袭,就心满意足了。总有不满足的人,尝试着凿土为洞,垒石成壁,筑土为墙,积木为屋,创造出越来越多样的居住形态。历经漫长的时间洗涮,许多建筑形态灰飞烟灭,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古老的北方窑洞,却保留了下来,至今仍被人类使用。

这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蕴含其中的窑洞文化,具有不朽价值。

北方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意思是说窑洞坚固、耐用,非一般木石砖瓦建筑可比。黄土粘性强,土质密实,是很好的建材;深藏在黄土中的窑洞,风吹雨淋不到,使用百年乃至数百年,并不罕见。还有一说,土打的窑洞丈二宽,夏天凉来冬天暖。不仅说明了窑洞简朴易建、省材省料,还道出了窑洞生活的优点。如果没有这些优点,在人类居住进化过程中,窑洞早就被淘汰了。

从窑洞的选址,我们见识了先民在自然环境和条件恶劣的时代,适应自然、运用自然的能力。选址讲究地基、环境、朝向、光照等诸要素,利用地形地貌,山势走向,山形结构,避阴就阳,避低就高,避湿就干,先民的风水智慧,不逊于今人。山坡上,土崖下,塬地边,星罗棋布的窑洞,如挂在云雾中的洞天神府,令人心向神往。尤其是对于厌倦都市喧嚣、污染,渴望自然、宁静的现代人来说,最具诱惑力。

窑洞的建筑形态,也是多样的,主要有靠崖式、下沉式、独立式等。靠崖式是从崖壁水平掘进,成本低廉,视野开阔,这种窑洞较为普遍,随处可见。那些宽旷的山坡,靠崖式窑洞层层叠叠,依山向上,呈台阶式分布,宛若天上宫殿。下沉式窑洞是向地下掘坑,一般都掘成齐整的方坑,在坑壁挖凿窑洞,形成地下四合院。民谣“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描写的就是下沉式窑洞景象。而独立式窑洞,顾名思义,无需靠山依崖,也无需向下掘坑,平地上筑基垒墙盖顶,形似窑洞,实则近似现代民居了。

窑洞有独孔的,也有多孔的。多孔窑洞,洞与洞之间有通道相连,类似现代建筑的套间房;其孔数大有讲究,宜单不宜双,这跟当地风俗习惯有关。从拥有窑洞的孔数,就知道这户人家的家境了。

走进窑洞,别有洞天。洞顶拱形构筑,符合力学稳定原理,最牢固,居住放心。起居、餐饮、储藏等,功能分区明白,家具依据功能空间,摆放有序。最显眼的,莫过于临拱形窗户的大炕,用砖、坯砌成,约占窑洞面积三分之一。炕上夏天铺凉席,消暑解热;冬天铺棉絮,炕内烧火,温暖如春。吃饭、睡觉、纺线、织毛衣、招待客人、孩子做作业,都在炕上;炕是家庭的大舞台,悲欢离合戏,都在这里上演。坐在窗前炕上,外面的山山峁峁尽收眼底;阳光照进来,把纸剪的窗花印在地上;风吹进来,吹来远处悠扬的信天游。

黄土地上的农民,一辈子辛勤劳作,节衣缩食也要建一孔属于自己的窑洞。黄土高原一带,由于早期轮番过度开发,生态严重破坏,沦为荒凉苦寒地。农耕时代,普通农民要建一孔窑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翁孙少安,昼夜操劳,最后还得四处借贷,才打了二孔窑洞。有了属于自己的窑洞,才有自主任性的天地,才有踏实感,家才有落地生根的地方,男耕女织,生儿育女,香火代代相传。

我站在黄土大地,打量那些面目沧桑的窑洞。广袤的北方,巍巍的高原,窑洞有着壮阔的背景,苍凉的历史。它是人类家园的活化石,远古的印迹和气息,源源不断地向我涌来。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驰骋在这片辽阔大地,征服了北方各部落及东夷、九黎族,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他们生息、繁衍、壮大,经过漫长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为世界上最强盛、最辉煌的民族。

窑洞,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历史在车辚辚、马啸啸中,一次次重演。八十一年前的那个严寒十月,中央红军转战南北,行程二万五千里,来到陕北黄土高原。他们衣衫褴褛,满面风尘,饥寒交迫。一孔孔窑洞,热情接纳了他们。那位新中国的缔造者,在延安窑洞一住就是十三年。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等地,都有他曾经居住过的窑洞。《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指导中国革命航向和胜利的宏伟论著,就是他在窑洞的油灯下写就的。

窑洞,无疑也是新中国的摇篮。

 

 

边声动古城

 

夕阳斜晖,给黄土高原的莽莽群山,披上光明金衣。

登上清凉山,顿觉高天辽远,厚土旷阔。山巅古寺的暮鼓梵音,随风入耳,唤起我别样感觉。那不是天国播撒的福音,而是凡尘的杀伐之声,从北方的大漠旷野,雷霆般滚地而来。

高原天寒,边塞风紧。一阵寒意袭来,我裹了裹身上单衣服,走向那段赤裸、斑驳的古城墙。

黄土夯筑的城墙,曾经何等壁垒森严。然而,再高大坚固的城墙,都经不住风剥雨蚀,时间风化,终归会坍塌,被荒草吞没。这段顽强残存的城墙,身躯耸立,头颅高昂,孤傲地朝向北方,犹如角斗士塑像,令人敬佩。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也是一个塞上寒秋,范仲淹写下了这首《渔家傲》。家国情怀,豪情悲壮,一咏三叹。白发戍边,抗击匈奴,他的心境,有些无奈和凄怆。这位将军诗人,时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总理西北边塞军政。

延州,即陕西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南边是关中大平原,八百里秦川,天下米粮仓;北边是茫茫草原与戈壁,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啸聚。烽烟时起,战事频繁。黄土高原是阻隔南北的天然屏障,延安是屏障上的坚固门户。自古以来,延安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三秦锁钥、五路襟喉的称谓。

历朝历代统治者,都特别重视经营北方,延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了抵御塞外异族侵扰的前沿堡垒。范仲淹前后,许多著名历史人物,都在这片黄土地上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轩辕黄帝据此征服北方各族,建立统一华夏;晋公子重耳流亡延安一带,长达十二年之久;秦大将蒙恬统兵筑长城、修秦直道,北击匈奴,威震塞外;沈括出知延州,驻守边境,抵御西夏;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纵横延安南北;刘志丹、谢子长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每一个名字都耳熟能详,每一段历史都震耳发聩。

走在黄土大地,每一步落脚,我都感觉踩在历史的脚印上。

清凉山是著名佛教圣地,山腰规模宏大的万佛洞,万尊石佛,鬼斧神工。万佛洞上面是台地,一排五孔不起眼的窑洞,如果不挂招牌,谁也不会知道,这里曾是西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当年,八路军将几台从战场上缴获的破机器,搬上山来,鼓捣修复后,红色政权的电波,就从这里嘀嘀嗒嗒发出。追求真理的仁人志士和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地涌向延安来。那情那景,是今人难以想象的。“万众瞩目清凉山”,山下石墙上陈毅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当年的盛景。

如今,每年上千万游客涌进延安。他们是朝圣者,来瞻仰革命圣地。

我也是朝圣者。此刻,我坐在山石上,目光在连绵的山峁沟壑流连。众多的山峁沟壑,最适宜山地游击战。难怪当年日军不敢轻易冒进,胡宗南四十万大军被牵着鼻子转山沟。我想起一九三五年十月的那个傍晚……

那个傍晚,毛泽东或许也坐在一块山石上。他无心观赏塞上风景,无意雁阵去留,拿着一张捡来的国民党旧报纸翻阅,沉思的脸上写满忧虑。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八万五千将士,被迫撤出江西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踏上前途难卜的北上征途。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天天在围追堵截中拼杀,到达陕北时,仅存七千多人的队伍,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然而何去何从,前途仍然末卜。忽然,毛泽东眼前一亮,报上一则消息称,陕北有股“赤匪”,领头人刘志丹,占据陕甘边区大片地方。毛泽东紧锁的眉头顿时松开来:去陕甘边区!

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

来延安,宝塔山是必去的。耸立在延河之滨的宝塔山,是延安的地理标志,也是中国革命的象征。宝塔山古称嘉岭山,范仲淹题刻在山壁上的“嘉岭山”,至今尤存。因山上有闻名遐迩的宝塔,人们逐渐改称它为宝塔山。

我是在一个晴朗的清晨,登上宝塔山的。

站在山上眺望,高原的耀眼阳光,照得千山万峁亮灿灿。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三山鼎峙,护卫着延安古城。延河、汾川河在山下交汇,自西向东流去,经过一段流程后,忽然转身向南,穿过众多山峁,注入滔滔黄河。延安城依山傍水,如今公路、铁路和航线四通八达,不再是范仲淹笔下的塞下孤城了。

山上宝塔始建于唐代,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高约四十四米,辟有南北二门,南门额书“高超碧落”,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导游告诉我,当年日军和国民党军飞机轰炸延安,都以宝塔作参照物。鉴于此,有人提出拆掉宝塔。毛泽东得知后,即时阻止,宝塔才幸免于难。有一次,日机轰炸延安,炸弹却扔到邻县去了,因为那边也有一座宝塔,飞行员误把那里当延安了。

进入宝塔,沿着狭窄的楼梯拾级而上,延安城及山川大地,尽收眼底。据延安方志记载,宝塔一说是锁骨菩萨之塔,一说是镇妖之塔。菩萨也镇妖,二者功德是一致的,我都相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