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谋勇的头像

陈谋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12
分享

故乡竹林

我怀念故乡,更怀念故乡的竹林。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故乡的一个竹林村子里度过的。小的时候,我只要走出家门,就能看到场前屋后的竹林,河岸上的竹林。白天我看到的是青青的竹林,夜间梦里见到的还是青青的竹林。

一条100多户的长村大巷——沙摩桥,家家户户场前屋后拥有1亩多竹林。竹林呵护着村庄,村庄淹入竹林,户户房屋犹如点点波光掩映在丛丛翠竹之中。村前一条大河连着伯渎河,两岸尽是竹林。河水清清,竹林倒影。一泓清水镶嵌在粮田与农舍之间,水面平静无波,以她恬静的一面,向家乡父老乡亲们展示其神秘的色彩。蓝天、碧水、翠竹,置身其间,只有绿色的水和水里的绿。这绿水是一汪清澈如镜的溪水,而这水绿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夏日,坐在深荫如盖的竹林间乘凉,凉风徐徐,竹枝摇曳,姿影婆娑,传来的竹林响声宛如吹奏一曲江南民谣,轻轻地飘入人的心膛,过滤了浮华、轻佻,留给人独特的宁静和丝丝的清凉。一缕缕阳光伴着清风穿过整片竹林,竹叶梦一样地飘落,行走在这幽深娴静的竹林小径上,心情变得格外朗爽,一如这片葱翠的竹林,洒脱、宁静。

竹林青青情趣盎然。当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惬意便会油然而生。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和升华了人的高尚情操。一场夏雨将村庄厚重的泥土味道浸化成沁人心脾的清新。久盼滋润的翠竹张开怀抱,尽情地接受雨的温柔沐浴。雨在翠绿的竹叶上聚凝成水珠,清亮晶莹,如翠如玉,缓缓地向下滑落,悬在叶尖,光亮如电。微风轻吹,水珠儿轻轻晃动,倏地向下滚落下去,在翠绿的竹林子里划出了一小道亮丽的细线,直坠土里。每到秋冬季节,故乡的花草树木都枯黄了,田野一片萧条,竹子却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竹林绿荫葱葱,风度翩翩,笑迎严寒,傲然挺立,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如果你心情比较烦躁,不妨多到竹林走走,也许你的心情也会像竹林一样拥有美丽的春天。

竹林青青情连农家。家家竹林里有着别样的风景。学生放学后在竹林边做着作业,儿童们在竹林里玩“藏猫猫”。父老乡亲们在耕作之余,干着祖先们传授下来的一门手艺——编竹篮。户户夫妻双双齐动手,这边男的做上手——断料、开竹、劈篾片,那边女的做下手——编篮底、刹篮口。有的人家编大、小“牛提篮”(供割草用),有的人家编大、小双篾篮(供上街购菜用),也有人家编苗篮(供采桑叶用)、栈条(收粮时囤积用)。有的人家用绳子装扎着竹篮,准备明晨去街镇、城里推销叫卖。也有八旬老翁坐着藤椅端着茶壶悠闲地与站立着的十多岁的小孙孙下着象棋,也有人家干脆把桌子、椅子、饭锅、菜盘子搬进竹林用餐,鲜嫩小竹笋做的佳肴常常是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美餐。茶余饭后,小伙子、姑娘们在琴声、笛声的伴奏下唱起“彬彬腔”的锡剧,久久回荡在幽幽的竹林,那悠扬的琴声、笛声,连街镇上也能听得逼真。竹林青青,鸟儿欢唱。一群群小鸟啼鸣着穿入深深竹林,如箭似的从这边飞往那边,那身形十分轻盈飘逸,高高站在竹枝上。风吹动起竹子,它们的身子也跟着摇晃,扇起漂亮的翅膀伴和竹林响起的音乐节奏,在如痴如醉地舞蹈着,颇具仙人神韵。每每看到故乡村屋旁、河岸旁的一片片、一丛丛翠竹,就觉得格外亲切、格外随和,尽有人在画中走的意境。

竹林不仅给故乡父老乡亲带来竹的风景,还带来了经济实惠。一担竹篮推销出手,少不了几十元进帐,家家户户蛮开心。但随着“文革”的开始,竹篮这门副业冷落了,竹林和人们一样遭殃。当时村里来了几个乡里的“蹲点”干部,硬说编竹篮是“资本主义尾巴”,必须割掉,上街卖竹篮是投机倒把,必须批判。还编了个顺口溜说:“竹刀一响,眼白清亮,三只老洋进帐;竹刀一响,影响种粮,必须检查反省。”当时一位老队长心里不服,暗示社员白天绝对不能编,要编只能晚上关门编,推销只能托外村亲戚朋友。他白天照常忠心耿耿带领大伙罱泥、挑泥、整田平地战“双抢”,晚上仍偷偷编竹篮。结果没多久就被“蹲点”干部发现了,说他带头走资本主义道路,结果被狠狠“批斗”了好几次。全村百姓一度垂头丧气,只好沉默不响,竹林里没了笑声,更没了琴声和歌声。后来,竹林彻底遭了殃,被毁林种桑。大片竹子被连根坌掉,种上了幼小的桑苗。竹林风景不再,也听不到竹刀开竹杆劈篾的“劈里啪啦”声,乡亲们也没了“三只老洋进帐”,平时日常生活开销的油盐酱醋钱也显得很紧张,有的家庭只能借贷接济,盼年终生产队分红后还款。那时,我已去城里上班,每每回故乡探亲,脑海中总是忘不了那青青的竹林,忘不了乡亲们在竹林里编竹篮的那道淳朴、和谐、美丽的风景......使人欣慰的是,家乡父老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年代,浙江人把一大船一大船的竹子通过伯渎河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村前的大河中来,乡亲们一手付钱一手把一大捆一大捆的竹子搬堆在场上,竹刀开竹杆劈篾的“劈里啪啦”声又欢快地响了起来。

而今,村子在城市化的大潮中消失了,乡亲们住进了镇中心像商品房一样的18层楼的公寓安置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但是,他们至今仍和我一样,还是深深地怀念着那一片片青青的竹林。昨天,已安居镇上的阿惠老乡打电话来热情邀请我们全家国庆节去他家作客,电话里却离题地告诉我:“想起村里那竹林,手心就会痒痒的......近年老宅基上长出了十多根竹子,剪下抽空编织了几只精制的小双篾篮准备送给你,买菜用挺环保的,不要用塑料袋子了......”话音挺一本正经,也显得郑重的。我想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和竹子的缘分深着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