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胥雅月的头像

胥雅月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0/27
分享

乡村唢呐

如果某个农闲季节的下午,你走亲戚或途经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某个乡村,途中你定会听到悠扬欢快的唢呐声。循声望去,不远处,一行人,前面走着三两位手执唢呐,吹鼓了嘴巴子的唢呐手,他们一边走着,一边摇头晃脑地吹着;后面跟着的,端盘的端盘,担篮的担篮,或许还有人在后面推着崭新的自行车或抬着新家电。盘中篮里,不外乎糕馒粽面、鞭炮蜡烛……唢呐手吹着赶去另一村,另一村必定有人家在做喜事,要么做生日,或儿女婚嫁,或新房上梁。

其实,农闲季节,乡村的唢呐手是闲不住的,因为乡村人家喜欢把家中的大小喜事聚到农闲时节做。谁家做喜事,不请来三两个唢呐手助喜,在乡人眼里,那不叫做喜事。因而,农闲时节的唢呐声成了里下河地区的乡村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

唢呐,在苏北的乡村,更多的人喜欢叫吹子,似乎这样叫着蕴涵着地方特色的某种底蕴,吹子吹出的是喜气、欢快、热闹、丰收、吉祥……吹手更是热情高涨,喜气洋洋的他们的那种吹劲,像是不完全为了主人家赏的吹工费,而是自己完全沉浸在欢快的氛围中。

吹唢呐,最热闹的要数是某户人家娶新媳妇,喜热闹的人家,说不准,请来八吹十吹,试想,十支唢呐同奏一曲《喜洋洋》或《喜盈门》,那韵律是何等的雄壮喜庆,自然会引来或远或近的围观看热闹的人。面对众多看热闹的人,唢呐手们吹得更欢,不知是谁带头朝唢呐来一句:吹一段公公和媳妇带色彩的!话一出,众人哄一声笑开了。这时,你再细一听唢呐声,声中果然流淌出一种乡村俚皮的闹新娘的韵律来……

一般情况下,唢呐手是不参加主人家的宴席的,吃口茶,主人给了吹工费后,便急着赶走下一家。可一些老吹手,主人家是要刻意留下的,因为少了老吹手席间唢呐声闹新娘的助兴,宴席会变得异常平淡。

一阵欢快的唢呐声中夹着鞭炮声,乡村的婚宴开始了,一对新人在老吹手的唢呐声中,走向席间,向所有来宾鞠躬致谢。等到红烧肉上桌,一对新人又在老吹手的唢呐声中再次向来宾鞠躬致谢。新人鞠躬后,老吹手突然改变了唢呐声的韵律,,一曲闹新娘的乐曲回荡在席间。喝得半醉的公公一听这样的韵律,一下子,脸更红了,他想开溜,却被人拦住,递上沉甸甸的包着红纸的扒子,更有好事者,在唢呐声的助兴中,拽过新媳妇的手给公公的脸上涂起了黑灰……

闹过公、媳后,老吹手的唢呐声嘎然而止,不过,他撩开嗓门,冲着在座的,替一对新人喊起磕头钱来,喊到七姨八姑,她们笑着夸着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投向新人手上的盘中……

小辰光,我也曾热衷想学吹唢呐,因为隔壁的明哥是吹唢呐的好手,他吹的唢呐声常撩得我的心痒痒的。我拜明哥为师,他不教我吹唢呐,反而叫我用芦柴棒对着一杯水吹泡。我吹厌了,问明哥,吹唢呐与吹水泡有什么关系?明哥告诉我,学吹唢呐必须学会换气、屏气……最终,我对吹气泡失去了兴趣,同时也认为吹唢呐不是件容易的事。渐渐我放弃了吹唢呐的梦想。只是我不明白,不识字的明哥,更谈不上他懂什么乐谱,可他吹起唢呐来,动听得让猫狗都止步。无论什么歌曲,只要他听一遍,就能用唢呐吹出同样的韵律来……或许明哥就是乡村吹唢呐的天才,他骨子里谱有唢呐的乐谱。一个人的灵魂里流淌着某种天然的音乐元素,这注定他是奇才,诚然明哥。

乡村唢呐手是乡村人对丰收、吉庆、欢快、幸福……的代言人,唢呐的韵律始终代表着一种向上的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