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乐山人的头像

乐山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27
分享

我 的 母 亲

(一)

 今年十月六日,是母亲满八十六岁生日,按她老人家的意思,今年是我为她做生日的。说是给她做生日,其实也不是办什么大场面,就是我们全家和住在长沙的几个亲戚,聚在一起吃顿饭。母亲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但是她非常开明,知道现在有公职的人不准大办酒席,同时,也理解住在农村的亲戚,来一趟很不方便,对此,她从不提什么要求。在农村,像她这种年龄的老人,很看重自己过生日,要搞得热闹点,特别要有自己的娘家人来,但我母亲看得很淡,只要晚辈们记得就行,不在身边的,给他打个电话,她也高兴。娘家人来了,她当然高兴,没来也能理解。

 近年来,每次母亲过生日,我们都给她敬酒,祝她开心愉快、身体健康、寿比南山。其实,大家都知道,对像我母亲这样高龄的人来说,这些话也只能是晚辈们的良好祝福,天下没有那位老人能真的长生不老。虽然我们尽力照顾好她,她身体底子也不错,但毕竟八十多了,我们感觉她的身体还是一年不如一年。自从我小孩长大了,每年夏天,母亲一般都会回浏阳乡下的石柱峰山里避暑。她说,夏天住在山里凉快、舒服,空气好、水好,晚上也不要电风扇,有时虽然白天热,但晚上还要盖被子。今年的夏天,母亲照样住在山里,我们只能抽空回去看看她,给她买点东西,送点打麻将的零花钱。当然,这些都是我爱人安排,她大方,许多事情想得很细致周到,她们婆媳关系很好,胜似亲母女,对此我很开心,也很感激。今年中秋节后,我们商量要把她接到长沙来,那时天气凉了些,晚上母亲能睡得好。

 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高,我们每次回乡下看完她回来,脑子里总不时记起有关母亲的许多事情,好像越来越怕她离开我们。这些天终于有些闲不住了,就坐在电脑旁,象“捉虫子”一样敲打键盘。母亲过去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就不断地涌现出来,其情也深、其意也浓。一次次,当我睁大眼睛,尽可能选择每一个合适而朴实的文字时,不知不觉地眼睛也湿润了……

 几十年来,由于过去生活在农村,母亲白天要出去干农活,晚上要忙家务,平常话语不多,很少跟我们讲她的事情。只有随我到了长沙,她孙子上大学了,有时我们坐在一起拉家常的时候,才有心情跟我们讲一点她自己过去的事情。其实,即使她不讲,我们从她平常的言行中也早已感受到了母亲的为人,就像她的名字“玉竹”一样,有着玉石一样的高洁与清纯,有着楠竹一样的虚怀与柔韧,也许这是我外公外婆为她取名时的期望吧!

(二)

 1930年,母亲出生在浏阳社港镇江贤喻家村,她说,她们小时候也喜欢玩,生活还蛮有味。记得一次外公做农活回家,把一头大水牛放在河边吃草,要我母亲去看住一下。那时候母亲才几岁,她就一蹦一跳地去了。当她来到河滩边时,怎么也没看到大水牛,她找啊找…… 最后只看到河中央有一个牛脑壳,突然喷了一下水。这下可把她急死啦,以为那水牛快淹死了,于是跺着脚,边哭边叫:“来人啦,救水牛啦!”直到我外公听到她的哭声赶来,拍着她的脑袋说:“傻孩子,快莫哭。水牛是睡水的,它不会被淹死。”这才让她带着眼泪笑了。她说,外公很疼她,从来不骂她,更不要说打她了。

 母亲在娘家排行老二,前面有一个哥哥,后面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外婆家务很忙,母亲小时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带好弟妹,她也很乐意。她说,她常常是背上驮一个,手上还要牵一个。小袋子里面还要放点炒豆子、米粒等小吃,有时也拿几片外婆用香料制作好的风干精肉,用纸包好放在口袋里。当舅舅和姨妈哭闹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些零食哄一下他们,他们就不哭啦。当然,自己有时经不住诱惑也要吃一点。有时候还要与其他小伙伴们分享一点。她说,那时大家都很穷,分得很少,黄豆是几粒几粒的分,风干精肉是用手撕着一点点分。讲到这些的时候,她脸上总是挂满微笑。

 母亲的童年,有天真愉悦的回忆,也有当时局势所逼的无奈。她告诉我们,她非常痛恨日本鬼子,因为她亲眼看到日本鬼子侵略家乡时所做的一些缺德事。她说,日本兵来了,就每家每户去抢,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他们就使坏,比如,活生生的猪,他们不杀死,砍一条腿就煮了吃;撤兵的时候,还要在老百姓的米桶里拉上一兜屎。记得一次晚上,日本的飞机来轰炸,只听到几声哨声,飞机就呈“品字型”散开,随后就是机关枪扫射。没办法,老百姓只得四处躲藏,外公外婆就带了几个小孩躲在了一座石桥下面,总算逃过一劫。后来,为了躲命,他们一家就迁移到了我们现在居住的石柱峰山里。生活虽不比以前方便,但还是感到安全些了。

 那时候,因为家务多,母亲要给外婆当帮手。还因为是女孩,母亲小时候没读过书。但是母亲聪明,随着阅历的增多,她也能认得一些简单的字,比如家人和一些亲戚的名字。现在她有手机了,要我们把这些名字和电话号码,用大一点的字写在一个小本子上,她打电话是就用得上了。她没有读过书,也不怨恨外公外婆。但她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在我小时候,她常跟我说,舅舅、姨妈他们读了书,在外面有工作,很体面,又有钱,工作轻松,鼓励我发奋学习,一定认真读书,长大后到外面找个好工作。

(三)

 母亲二十的时候,嫁给了我父亲。她嫁过来没几年,我家就被打成了地主,家里的房屋、家俱等大部分家产都被分割了,加上老人小孩开支大,全家生活几乎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很艰苦。当时,母亲年轻、贤淑,地方不少关心她的人就劝她改嫁,但母亲总是深情的看着我们兄弟,摸着我们的头坚定地说,不能留下孩子不管,相信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正是这种对家庭的责任、对儿女的母爱、对生活的自信,使她坚强地走了下去,成为了我们心中备受尊敬的母亲!

 母亲一共生有五个孩子,三男两女。由于当时农村条件不好,医疗水平很低,加之我家地主成份,生活艰难,小孩长期营养不良,体质都很差,两个女孩都先后患病夭折了,这成了母亲一生的遗憾。我是最小的一个,小时候也体弱多病,这可让母亲操碎了心。由于两个姐姐因病离开,母亲最怕我得病,但我又偏偏不争气,老是得病,而且病状确实与姐姐相似。为此,经常让母亲担惊受怕,在我十岁以前,几乎每两到三个月会发一次病,有时晚上也发。好在那时医疗水平有所提高,离家四十里外的社港区医院可以打吊针了,多少次是母亲和家人,打着灯笼火把,晚上把我送往医院。听母亲讲,有一次她和父亲晚上送我上医院,在半路上天亮了,路边经过的人看到我当时的脸色和神情,就轻轻地说“这孩子恐怕没救了”。听到这话,可把我母亲吓坏了,她就飞一样地向前跑,跑到前面叫新安铺的一座石桥上,跪下不断地对天磕头,求神明保佑我平安无事。

 被划为地主成份,除了所有的家产都被分了外,对我们兄弟的参军、升学,甚至找对象都有影响。幸运的是轮到我读中学的时候,家庭成份不影响升学了。其实,当时我家生活依然十分艰苦,好在我母亲下了决心,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让我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母亲很有担当,是我们家的主心骨。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为了给我借12元钱做生活费,一连跑了三家才借到。还不远千里,到桂阳舅舅家借了100多元,筹措学费。正因为母亲和家人的付出,于是我便成为了当时村上第一个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的山里伢子。

 母亲年轻时,身体很好,做事利索。她曾经跟我说,搞生产队的时候,一年下来,她的工分有时比男劳力还多。她白天出工干农活,除了没有犁过田,其他男劳力做过的事她都做过。中午吃过饭就去寻猪菜,像洗衣、做饭等家务一般都在晚上做完。虽然我家是地主成份,经常受到打压批斗,加之家里有老有小,开支很大,但由于一家人的勤劳,基本上每年生产队年终分配时,不会超支,还能分上猪肉和钱。母亲说,那个时期,平常家里很难吃到肉,只有请匠人的时候,才会去买上半斤八两肉。吃饭的时候,主家要是招待匠人,家里小孩和老人能吃上一片肉,大人一般都不吃。到了过年的时候,母亲爱热闹,那得炒上几大碗肉,要吃得有余有剩,这样,她就高兴了,算过了个热闹年!

 农村实行农田“包产到户”后,生活较“大集体”阶段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我们山区,由于交通、电力、信息不通,大家基本上还是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母亲照样经常上山砍柴,还砍些木材、竹子换些钱补贴家用。后来她跟我讲,那时我正读高中,一次,她到山上砍竹子卖,背着一捆竹子,实在太累了,背不动了,就坐在山坳上休息一下,看着夕阳西下,她想,一定让我读书走出去,今后自己老了,只要我买些苹果给她吃,就很知足了!

 听地方人讲,我的奶奶亲情观念淡薄点,自从母亲嫁过来后,她和我爷爷基本上是自己过。即使在我家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很少给予物资和人力帮助,为此,我舅阿公(奶奶的娘家人)还批评过奶奶。后来,我奶奶在世的最后两年中,患了重病,瘫痪在床,所有的生活照都得由母亲照顾负责,对此,我母亲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直到奶奶临终还说,她最对不住的人就是我母亲,她生前没有给予我母亲关心帮助,但在她患病期间我母亲却尽心尽力的照顾了她。

(四)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参加工作了,第一次领到八十多元工资,很激动。星期天的一大早,就骑上公家配的一部永久牌旧单车,高高兴兴地回家看父母。记得那时母亲经常头痛,我就给她买了两瓶当归精,后来她还常提起,说喝了那两瓶当归精,她头就不痛了。她还告诫我,要尊敬领导,好好工作。趁她还身体好,早点找对象结婚,她还可以帮我带孩子。

 母亲考虑问题很周到,她要让别人感到她很公平,不想给自己留遗憾。她有三个儿子,那时她先后帮老大、老二带大了一个儿子。所以,在我结婚后不久,她就主动地卖掉了家里的母猪,专心跟我住在一起,帮助我照顾家庭。后来,我常对儿子说,一定要记得奶奶是他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带他的。

 母亲很慈善,对家庭总是无私的付出,从不计较。记得我爱人怀孕期间,由于身体原因,在家休一年假保胎,时有妊娠反应,心情烦躁不安。为此,我母亲做饭菜时总是考虑做得花样多一点、口味好一点、营养丰富一点,尽可能让我爱人多吃一点。听说小鲤鱼配紫苏熬汤,吃了对孕妇和胎儿好,所以,那段时期我家常养着小鲤鱼,隔不了几天,母亲就做一餐小鲤鱼配紫苏熬汤。后来吃多了,大家都不想吃了,我爱人就喝点汤。现在回忆起来,吃小鲤鱼配紫苏熬汤还真的效果不错,我儿子生出来胖胖的,大眼睛双眼皮,好讨人喜欢。母亲除了做好家务,在我妻子心情不好时,还时常哄着她,跟她谈自己怀孕时的感受,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尽可能让我爱人开心点。

 不久,我儿子降生了,母亲又添了一个孙子,她好高兴。第二天,她就带上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小孩用白色棉布折页帽、抱裙等婴儿用品,来到几十里外的县妇幼保健医院,照顾他们母子。那段时间,她特别操劳,人也了,但她精神很好,很开心,生怕孙子哭。每次护士小姐抱着我儿子去洗澡,她就远远地跟着,总要保持孙子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后来她跟我们说,一次,护士小姐抱着另外一个同时在洗澡的小孩给她,被她发现后及时指出。她说,否则,她的亲孙子可能就被抱到别人家去了。在我儿子出生后第一次回家的时候,母亲特意嘱咐我,要准备好一挂长的大红鞭炮迎接,还要联系一辆好车,把他们娘俩客客气气接回家!

 自此后的十几年,可以说,母亲就把她的主要精力花在照顾我儿子身上了。随着我的工作调动,她也先后和我们一起搬了五次家,从无怨言。我儿子三岁以前,我们搬家次数多,事情也多。就在那段时期,我儿子最可爱,也最淘气。有时下大雨的时候,就要奶奶一只手打着雨伞,一只手抱着他站在雨地里,听雨滴打在伞上“哚哚哚”的响声,看雨水从伞的周围一线线的流下……,这样,他就破涕而笑,于是我母亲也笑了。记得在浏阳古港镇时,我们住的农业银行宿舍外面就是一所高中,每天很早有学校喇叭放音乐,学生跑步做操,于是,我儿子只要听到外面的脚步声,就醒了,就吵着要奶奶带着他出去玩。对此,我母亲从无怨言,只是自言自语:“孙子,今后到你读书的时候,也每天能起来这么早就好啦!”。为了保证我儿子每餐能吃好饭,除了做他孙子想吃的饭菜,母亲有时还要想些办法,比如在水盆里放些玩具让他玩啦,或者带他去学校敲锣打鼓、去供销社骑小单车等等。

 母亲的无私奉献,换来了她晚年的儿孙满堂。现在她的大孙、二孙也都做父亲了,孙女也做了妈妈。当然,我儿子也长大了,现在大学本科毕业,正在读研究生,他很懂礼貌,知道感恩,与奶奶感情深厚。从小时候起,我儿子每次外出总记得要给奶奶买点东西,在北京买了长寿龟、在南京买了指甲剪、在上海和哈尔滨买了小吃……。特别难得是,除了每次放假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奶奶外,大学四年间还一直坚持每个星期天给奶奶通一次电话,从不间断。对此,我母亲很惬意,逢人便说她带了几个孙子值得。现在,每当逢年过节,全家老小二十几个都到齐的时候,也就是母亲最高兴的时候。

 当然,随着我儿子的长大,在他进幼儿园、小学以后,家里事情自然就少些了,母亲也自由些了。现在,每年炎热的夏天,母亲基本住在浏阳乡下山区的老家,那里天气凉快,空气好,熟人多,待天气凉爽后,我们就再去接她到长沙住。母亲除了对儿孙关心,对邻里朋友也很好,不计小节。她的人缘关系都很好,周围的一些老人们都喜欢和她交往,经常邀她搓一下小麻将。但母亲很注意,打牌从不误事,打的金额也不大,怕花多了钱。

(五)

 记得十年前,我为母亲做了一个叫《妈妈》的十二分钟视频短片,里面主要是记录她七十多岁时,在长沙的一些生活镜头,母亲看了很开心。今年母亲满八十六了,我只能尽心地用自己笨拙的手,敲出这些有点冗长的文字,试图全景式地写下她的过去和现在,衷心祝福母亲生活开心,身体健康,希望她能活过百岁,这样我退休后,就还有机会能专心照顾一下她。

 新陈代谢,乃生物进化之铁律。已步入人生暮年的母亲也只能顺应,不能超脱,此时此刻,我泪眼朦胧,只好借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并不敬修改其中两字,以寄托儿子的一片深情:夕阳无限好,悠悠近黄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