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五通散人的头像

五通散人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6/23
分享

沈从文《边城》中的缺陷

沈从文老先生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边城》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作品。作者用优美的文笔,在湘西境内构造出了一个桃花源一样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文学史家、评论家们将之赞誉为:牧歌式的湘西散文,人性美的杰作!

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围绕翠翠与船总顺顺两个儿子的爱情纠葛,描绘出了当时湘西的风俗习惯与人情世故。在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背后,是一幅:至纯、至性、至善、至美的风俗画卷,令人神往!这是我读这部中篇小说的真实感受。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边城》的赞美太多、太多!我不想多言,免得落个鹦鹉学舌的下场!

读《边城》这样一部获得一致好评的小说,除了与大家有相同的感受外,但也有一些区别于众的个人看法,供趣味相投的读者商榷。

一、叙事角度不统一。作者采用的第三人称方式;同时又有别于一般的三人称方式,总让人感觉到三人称外还有一个声音,置身局外,评头论足、指手画脚。这个人就是作者。 小说一般有一人称和三人称方式,对人、对事、对物的感受和视角往往以“我”、或“某人物”的角度,极少“作者”会跳出来,若如此就会破坏小说叙事的连续性、一致性,从而给人造成小说的结构并不严谨的感觉。

夹杂作者身影的手法,是散文惯用的手法。这种手法在小说创作中应慎用,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看一部精彩的故事片时,身边坐了一个剧透,让人生厌!这有点像影片里的旁白,或者纪录片的解说。就小说的整体角度讲,有杂音之嫌。

二、人物语言个性化不严谨。小说通篇的叙事语言要统一,这是一部优秀作品必须具备的要素。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显得有些拘谨、小心翼翼,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体现出了作者那饱含个人情感的良苦用心!行云流水、朗朗上口与《边城》无缘,但它丝毫不影响内容的表达,以及在读者心中形象思维的建立。也许正是这种独具个性的语言,成就了《边城》这部经典。拘谨、小心翼翼这样的风格,会不会与作者木讷的性格有关呢?抑或是白话文倡导之初的缘故?然而同时代的其它作家却未留给读者这样的映像。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和土语,个别地方人物的用语不很严谨,与人物的学识、地位等不符,倒象是作者的话借用了人物的嘴,但就总体来讲,对人物个性塑造破坏不明显。

三、小说结构的重心有点偏移。小说的重心一般是故事和情节,在故事和情节的发展中完成对人物的塑造。在《边城》中对景物、风情的描写作者耗费了大量的篇幅,这种沉长让人感觉太“散”,不似在读一部小说,倒象是在读一篇散文或游记。

当你读完整部小说,掩卷遐想时,发现作者将自己带到了一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纯净世界,听到了一个优美如传说般的爱情故事时,觉得这种“散”已经被一种特别的情感及美学体验所淡化。但这种重心的偏移造成的沉长感毕竟存在过,能否再紧凑些呢?

四、翠翠父母死因的存疑。翠翠的父母自杀理由有点说不通。她母亲肚子里有了与屯防军人的翠翠以后,为什么结不了婚?是屯防军人已有妻室或部队纪律不允等等?作者没有交待。

两人考虑过私奔。之所以没有私奔,书中给出的解释是:“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就女方来讲,离不开孤独的父亲在情理之中,但男方的理由就牵强了,因为私奔逃走与服毒自杀一样,都会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因此,这一细节作者处理得不是很妥贴。不过,翠翠的父母不是主要人物,只是故事来龙去脉上的一个小环节!对小说整体影响不大。

五、爷爷的后事困惑。

爷爷的后事显得有些草率、寒惨,情理上有点不通。在当时那个时代,能活到七十多岁算是高寿了,所谓七八古来希嘛。姑且不论老船夫在附近有多少本家,以老船夫的为人,一生不知作过多少善事、结过多少善缘,按常理,十里八乡的异姓乡亲大多都会来送老船夫一程。但是,只有杨马兵、顺顺、老道士是出于人情和道义来抄办老船夫的后事。乡里乡亲来帮忙的,入了殓下午就陆续离开了,没有人留下来陪老船夫最后一个晚上,更没人出殡时来送他下葬!人生一世,生死都仅有一次,生死都乃人生大事,像老船夫这样的老人,按情理都不会就这么几个人来参加。这凄凉、冷清场面与作者前面描写的民风民情落差未免太大,与作者本意要宣扬的“人性美”有点别扭。一个至纯、至性、至美的人群,对于死也许太草率,在死的问题上人情味太淡!这是作者的疏忽?败笔?抑或沈老为了烘托、宣染老船夫“死”的悲剧气氛,从而增加整个故事的悲剧效果有意而为之?无论怎样,这一点尤如在美丽的图画上不小心撒落的一个墨点!一首美妙乐曲收尾时,不小心出现了一个岔音!

与小说《边城》带给读者美的体验和享受比起来,我个人以为的不足、或不当处,顶多算是白玉微瑕,抑或是鸡蛋里挑骨头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