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庆国的头像

曹庆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11
分享

乡情四章

1、 扫松毛

秋天,松树林里飘飘洒洒,铺满金黄的松毛,它可是上等的引火柴。

中午放学后,趁着饭还没好的空儿,我挑着筐子带上扒子,到对面山上扫松毛。

按住扒子在松树间扒过去扫过来,松毛裹着松果纷纷汇聚到扒子里,一个来回就是一小堆。松鼠惊得慌忙往树尖上窜,树梢上的鸟雀“扑嗵”一声飞向远处。当顶的太阳从树隙中透进几缕斑驳的光芒。

不一会儿筐子就满了,我刚把松毛踩瓷实,山下就传来母亲喊吃饭的声音。

丝丝缕缕的松毛啊,你引燃了农家袅袅的饮烟,也擦亮着他们对明天的期盼。当我日复一日的把松毛堆成小山,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为母亲分忧解难。

2、 乡间小路

每当我走在宽阔笔直、坦荡如砥的路上时,总想起故乡那羊肠小道。

小道蜿蜒在山脚、地头和田埂之间,宽不过三尺,凸凹不来,杂草丛生,满是牛蹄印。晴天不能打赤脚,下雨不能穿胶鞋。

沿着故乡的小路我走进学校,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的甘霖;沿着故乡的小路我下地薅草、下田戽秧,在饥饿的岁月里呼唤温饱;沿着故乡的小路我经受雨雪风霜,脱去稚嫩,学会坚强。

故乡的小路上留下多少成长的故事,又承载了多少青春的烦恼?这儿有心智初开的神奇,有对山外世界的多种想像;有童年的友谊和年少时的梦想,有一种清新的情愫和对某些人和事的坚守。

而今,当我在城市的大路上每每迷茫,故乡的小路在心中却变得明亮。

3、 火笼

山冲的秋天很短暂,秋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寒露一到,城里人还是薄衣单衫,山里人就穿上了绒衣;过了立冬,早晚就得穿棉衣了;进了三九,奇冷奇冷的。

白天忙活倒不觉得怎么冷,晚上一落屋北风呼啸,冻得人直打颤。于是,就在堂屋的山墙边点燃枯树疙瘩,一家人围坐在火笼周围,吃饭唠嗑做家务。火笼一举四得,取暖烧水照明熏年肉。

树疙瘩火大袭身又耐烧。在噼噼叭叭的火笼旁,喝着滚烫的开水,说着一年的收成,盘算明年的农事,絮话家长里短,辛苦的山里人暂时忘记了忧愁。

火笼折射出山冲沉重的历史,也让山的儿子看清了祖辈的憧憬。于是,他们坚毅地走出山坳,又带回城市的亮丽。

4、 乡村阅读

父亲在县城电影院工作,他使我身在穷乡僻壤,心在村外飞翔。每当年轻的身心苦恼堵塞时,就去城里找父亲。母亲将卖鸡旦积攒下的二三元钱塞给我,我沿着门前长长的山冲向公路走去。穿过邻村的渡槽,十里山冲走到一半;当远远看见公路两边高耸的白杨树,隐隐听到汽车的轰鸣声时,我远远看到山冲外的原野。

我会继续沿着公路再步行20里,省下路费,进得城来就一头扎进新华书店,在文学类图书柜前驻足观望,不愿移步。直到花光所有的钱,买下一本本连环画或文学作品,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中学毕业时,我购买、阅读的连环画、文学作品已经积攒了两箱子,左邻右舍、同学熟人都来借阅。读到一本心仪的书,再苦再穷都不算什么。

有时我会翻山越岭地到同学家借书还书,与他们畅谈阅读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对人生的思考和憧憬。尽管经过“破四旧”的冲击,但仍有不少优秀文学作品被主人冒着风险留存下来,如《青春之歌》《苦斗》《三里湾》《晋阳秋》《山乡巨变》《烈火金刚》《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成为农村青年弥足珍贵的精神滋养,在山乡学生中悄悄传阅,拨动着一个又一个干涩而饥渴的心田,抚慰和安放着迷惘的青春。

如果没有这些阅读,真难想像那段岁月会怎样度过?现在,当我对着渐浓的春意写下这篇小文时,一想起这些书名,周围就氤氲着书香,由衷地对这些书和作者表达敬意。

正值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时期,阅读连同生活的鞭打及父母的教诲,让我开始明白事理。它使我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洋溢着憧憬,在内心深处播下正直、善良的种子,始终走在童年的小桔灯所照亮的远方。

每当各种难堪、风浪和压力不期而至,当势利和世俗无端地嘲笑和打压一个求索者的理想和热情,当心灰意冷欲占据身心时,拖着疲惫的脚步,孤寂地回到属于我的一方的角落时,总喜欢穿越在这段阅读时光中,找回一点自信的理由。

山村阅读,就像故乡永远也走不完的十里山冲,已化作乡愁经常入梦,助我在日趋喧嚣而陌生的世界找到回家的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