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上城南的城墙,下面是潘河与赵河交汇的两河口,天下闻名的赊店古渡。注视着奔涌而过的碧波,我有种穿越的恍惚。五月的时光中跳动着水的身影,鸟儿逆水而飞,撒下细碎的呢喃。风时紧时缓,河边的柳枝婀娜的晃动。我在椅子上坐下,遥想着一河碧波托来一座名镇的奇迹。
汉江的波涛孕育了赊店。唐白河不留恋一路的风景,专注于接纳沿途的溪流,长途跋涉奔向汉江。一条汉江将襄阳与南阳联系在一起。赊店之名,就蕴含着两地由来已久的因缘。
说起赊店的来历,还得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说起。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刘秀(今湖北枣阳市吴店镇舂陵村人)起兵反莽。有一次被重兵包围,经拼死冲杀,他逃到赊店。饥肠辘辘却身无分文,遇到一家字号“兴隆”的酒店,挂着“刘记”的店旗,就灵机一动赊酒而饮。酒过三巡,胆壮智生,刘秀提出借用店旗作帅旗。店家得知他是刘邦后人,要组织人马匡复汉室,心中佩服,便慨然把店旗赊给他。刘秀高举“刘记”帅旗,应者云集,所向披靡,几经征战夺得天下,史称汉光武帝。在位期间,他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经济,开创了“光武中兴”。刘秀感念店家恩情,便将当时赊给他店旗的兴隆店改名赊旗店,小镇便随之称为赊旗店镇,简称赊店镇。并赐当时所饮之酒为赊酒,赊店老酒于是声名远扬。1965年11月建县时,周恩来总理亲笔把“赊旗”改为“社旗”,寓意“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县城所在即为赊店镇。从吴店到赊店,刘秀往来于汉江,壮阔的江水赋予他勇气和智慧。赊店之名,闪耀着帅旗的光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也回响着汉江激越的涛声。波涛声中,赊店人以仁义、厚道,赢得口碑和信任。
潘赵河繁忙的古渡撑起了赊店。潘河、赵河从伏牛山汨汨涌出,一路上汇聚山涧溪流,涌向赊店。潘河和赵河从东西两个方向在赊店汇合,便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唐河。它如一双舒展的玉臂,连接起上下左右,串连起人脉商脉,将赊店揽入怀中。赊店处于方城与襄阳之间,承南接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之二河环绕的水运便利,使赊店码头具备很强吸纳能力。数十省商人顺水而来,在此立店结社,“八方风云汇赊店,南北货畅中枢镇。”
潘赵河边,摆渡佬竹篙交叉挥动,“渡船”将过河人迎来送往,“行船”扯开风帆,开始长途运输。在河道旁边,依地势设置青砖铺垫的下货台和向岸上运货的条石台阶,由此形成方便大小船只进出的码头。
“水码头”设在河水深、流速慢的河滨,便于大船停靠。“旱码头”是陆地的客栈和商贸交易点,是商人落脚及货物卸载之所,城镇就是“旱码头”扩展而成。赊店镇最早形成的四条街道,即启文街、老街、关帝庙街和石门街就是沿码头而建的。
南方水路运来的丝绸、茶叶、药材、竹木等在此下货,然后北上;北方陆路运来的皮革、毛线、干货等商品在此登船南下,码头逐渐扩充。饭店、茶棚紧挨码头而建,脚力们待在码头接货。镇上有多家“脚行”和“车行”,他们用独轮拱车、马车或骆驼,把从船上卸下的货物转运至镇内各过载行。波涛声中,赊店高朋满座,人声鼎沸。
18世纪末,当“万里茶道”兴起时,赊店便成为与襄阳上下贯通、相辅相成的水陆联运枢纽。携货北上的茶商们抵达汉口后,溯汉水而上前来襄阳,然后由唐白河抵达赊店。襄阳和赊店同为“万里茶道”的水运枢纽和中转要港。在“万里茶道”带动下,明末清初,赊店发展成为繁华巨镇。河上船似游龙,陆路人车如流。全镇共有72条街道,500多家商号,人口达13万之多。1.2平方公里的老街,荟萃了众多老字号和商铺。徜徉在瓷器街,走进广盛镖局、刘记酒馆、厘金局、蔚盛长票号,像一幅徐徐打开的“清明上河图”,美不胜收。赊店镇与朱仙镇、周口镇、道口镇并称“中原四大商业重镇”,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商业重镇”。
而今,水运的繁忙成为过去,但当年的民居商埠会馆,仍如明珠在时光深处闪烁,作为中原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群,赊店古镇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寻踪探秘、重拾乡愁,1999年7月,它被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波涛声中,华夏名镇应运而生、历久弥新。
踏浪而来的多元文化靓丽了赊店。当我走过老字号幽深的天井院,看到青砖灰瓦飞檐,读着老字号历史和典故时,深感各种文化在赊店碰撞,成为赊店兴起的重要动因。
从各地客商所建的会馆中我窥见了赊店兴盛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和投资环境,吸引全国13个省的富商大贾来赊店投资兴业,为了有一个协调关系、联络乡谊、慰籍乡愁的公共空间,他们便集资建造会馆。这样,山陕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湖北会馆等13座会馆先后拔地而起,尤以山陕会馆最为宏伟壮观。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21年(1756年),光绪18年(1892年)竣工,全部工程历时136年。它位于赊店镇中心,坐北朝南,南北长154米,东西宽60米,分前、中、后三进院落,总面积7758.5平方米。建筑布局采用我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形式,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照壁、悬鉴楼、石牌坊、大拜殿、春秋楼,两侧分布有旗杆、石狮、辕门、钟楼、鼓楼、药王殿、马王殿等。除了木旗杆和春秋楼在清末被焚外,其余都保存完好。建造山陕会馆耗资巨大,请的是最好的工匠,用的是上乘材料,连烧制琉璃瓦的瓷土都是用骡马从山西运来。山陕两省商人在此“叙乡谊、通商情”,“敬关爷、崇忠义”。其建制之宏伟、工艺之精湛,被专家誉为“天下第一会馆”,1988年1月,该会馆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在“品鉴楼”前驻足,这是会馆的戏楼,系三重硬山式建筑。戏台在楼的背面,上方高挂“悬鉴楼”的匾额。此处把舞台比做高悬的一面镜子,借演绎前朝故事,来品评成败得失,从中吸取做人做事的警戒。此匾为黑底阳刻金字,以透雕“暗八仙”和各类吉祥器物图案作边框。书法用笔奇肆、潇洒老道,向为书法家所推崇。虽然只有三个字,却出自两位书法家之手。“悬鉴”二字是明末清初书法大家傅山的墨宝,由山西拓来;“楼”字是河南叶县举人许靖所补,细品稍有区别,初观却浑然一体,不失为一段佳话。戏台上方悬挂着“既和且平”的匾额,意思是音乐伴奏要非常和谐、恰如其分,也含有和气生财、公平竞争的意思。戏台上下布满木雕、石雕,内容多取自传统戏曲,如《白蛇传》中的“借伞”“采药”“水漫金山”等情节,另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到会馆看戏是客商和当地百姓的心头好。但凡工程落成、店铺开张、同乡聚会、招待贵客、展览促销,会馆都要请老家有名望的戏班前来演出。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甚至常住常演。一场场演出,一场场传播,不同地域的文化,通过会馆在赊店交融,陶冶着赊店人的身心。从社旗县老城区保护修复的精细中,我看到晋陕商业文化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范儿;从他们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恢复再现老街、古渡、打响文旅品牌的气魄中,我感受到荆楚文化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影响;从他们吃苦耐劳、善做善成中,我领略到中原文化的滋养。波涛声中,多种文化充实和提升着赊店人的精气神。
上善若水,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理解。
(原载《汉水》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