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泥文的头像

泥文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8/09
分享

小说写作中的自我救赎

——读《白色救赎》有感

小说似乎从一开始就承担着为了解社会生活打开一扇门窗的责任。不管是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乡土、都市等类型的小说,它的最终使命是给我们一个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大千世界万物存在的理由的一个途径。在了解的过程中,让我们去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审美,进而形成一个价值观的取向。对于小说家来说,从小说的构思、框架、人设等到最终成稿,也是其社会认知、审美、价值观形成的一个过程。而小说家最大的成功,那就是一部小说的创作经验的具体呈现。这个创作经验,不只是写作经验,其还包括生活经验、知识摄取经验、社会阅历经验和认知经验。如果这些经验缺一或者不成熟,能不能写出小说呢?答案肯定是可以的,但离好应该是有距离的。《白色救赎》是陈泰湧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而这部小说的背景,是他曾经有过经历的场景。为啥放在若干年过后才能成书呢?我想是前面所涉及的“经验”没有全部在场的原因。

《白色救赎》严格来说是一部通俗小说,但其本身的价值取向不只是好看(当然,其本身是好看的),它的文学性是有一定功底的。有文学性的介入,小说本身就会多一些底气,会变得有一定的嚼头。只有好看、耐看、有嚼头,回味绵长才能吸引住人,留住读者。特别是在这个生活快节奏的时代、互联网时代、快餐文化时代,太深奥晦涩人们“花不起”那个精力和时间;太浅显亦会让人觉得没有停留的必要。

作为医科专业出身社会的陈泰湧,能够在通俗的好看的基础上注意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这部长篇小说是他第一次开启写小说的旅途,在此之前,他短篇小说也没有写作过。能够一鸣而引人注意确实不容易。据说《白色救赎》正式出版发行半个月后就再版了,对一个长篇小说写作“初出茅庐”的写作者来说,那是怎样的荣光?但这荣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背后融入了4个365天的“磨剑”。从初稿到成书,从框架到结构再到人物都有很大的改变,有的地方甚至改得与初稿相比是面目全非。《白色救赎》能以这种状态呈现,除了陈泰湧认真对待的态度,当然也得益于他不断寻求文学前辈指点、批评的助力。

陈泰湧从医学的殿堂走出来,可以说是历经沧桑。从固定工作医生的职业到“无业游民”,应该是有巨大的原动力的推波助澜。从经济到社会地位,医生是一个不错的职业。不想按部就班,让他开始“不安分”,他想人生应该“精彩着过”。这“不安分”“精彩着过”应该就是“原动力”。从而开始一系列迫不得已的职业漂泊。进报社做新闻记者,而后是汽车销售、医疗博物馆馆长、杂技团总监,后又进入新闻行业做编辑。这些职业漂泊的经历让他饱尝生活不易的同时也让他增加了对社会的认知、生活经验的认知以及人生观的树立。这是他能够写作成功的一笔财富。作为有一颗善良心的记者,面对五味杂陈的社会现象,总会有不低头的一面。这样的性格也会形成不良的社会现象的抵触面。然而作为个体,很多事情是无法正常得到消解的。那么,既不想“苟且”又无法有所作为,作为媒体人,写出来成了他心中的呼声。小说作家宋尾说,写作是失败者做的事业。由此看来,虽然有点偏颇,但也不无道理。

班固《汉书·艺文志》定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不管是“道听途说”还是“亲身经历”,那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这是前人流传下来的不朽经验。陈泰湧的《白色救赎》就是写自己曾参与过的生活。生活中的阳光面和阴暗面,编织成了一个跌宕起伏故事,故事的主角沈鲍鑫多少有一些作者的影子。职业背景,性格映照:想高尚高尚不了,想坏又坏不下去。而沈鲍鑫的坚强、善良与作者又有多少相似呢?按国人的思维,在一个长篇小说里,要么将主人公写成励志似的有代表性的人物,要么写成一个对后来者有警醒作用的标签。《白色救赎》陈泰湧没有这样写,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小人物在时代浪潮里遭受到生活轮子的倾轧,而后最终成为自己的过程。我想,作者的初衷就是讨厌那种样板化的角色。不然他也不会从医生的岗位上“出走”了。

从《白色救赎》里,我们可以看到,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而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像那种一谈到崇高就写忠义不能两全,几过家门而不入,老死都没能回家;一说到医生职业就是“天使”,殊不知这些“天使”也要抽烟喝酒吃烧烤,也会麻将发呆。在单位同事与同事之间也会勾心斗角、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也会是穿着小鞋熬成大佬。其实,这都是人的必修课。我们哪一个人没有受到过社会现实的打磨与鞭策?他这种直抵生活接地气的写法,看似平凡,实际上也是一种高度,在明眼人眼里,有看山是山和看山不是山之境。文学的功能就是面对时代生活提出问题,不是解决问题。哪怕写作者想用“英雄主义”笔触,给卑微的人一些“奖励”,那也只能是一个有担当的作者臆临而已。

有记者在报道这本新书时写到,《白色救赎》让陈泰湧重新披上了“白大褂”,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医生的天职就是为人把脉治病,而作家之笔本能是为社会生活现状号脉,只是“治病”的途径及本体不一样罢了。如鲁迅,将手术刀换成了笔,其也是为了“治病”。用贬斥的手法写出涌动的生活里复杂的人性,从而从背后裸露出一丝拨开云雾的光亮。这是作家该有的态度,和该落笔的场域。

小说总体来说以讲故事为主,而有别于纯粹的故事。只因展开故事的方法、语境使用和故事结构等的处理技巧有相对的区别,所以有了通俗小说(类型小说)、文学小说的相对界定。《白色救赎》这部小说,写作时无疑是受到了通俗小说的一些影响,从骨子里来讲,或许这是陈泰湧所希望的:写得出来、卖得出去,能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懂得。所以,在故事的叙述上力图精彩是随处可见的。如这段:“他们两人的恋爱也并非常规的大学生的恋爱。他们慢吞吞的,不急不缓。大一时,同学们还不敢过于大胆地表白,可一进入大二,青春的荷尔蒙全部开始躁动了,一半的同学都进入了成双成对的状态。也有好几个男生追求过岑恺璐,但她温暾暾、慢悠悠的性格让这些男生感觉是在追求一个老太太。没有回应比直接拒绝更让人难受,岑恺璐的态度很快就熄灭了他们眼睛里的光芒。沈鲍鑫很得意。他说这些蠢笨的人只懂得用眼睛去欣赏女人,看她们的脸蛋、胸脯、大腿和身姿。真正美丽的女人要用耳朵去欣赏,一棵竹子摇动得再美,不是为你,而是被风所动。风动她动,风停她停,与你何干?岑恺璐是一根笛,需要用心去吹奏,她会和你和鸣。你动她动,你停她还会余音袅袅,醉了你的耳朵,只是为你一个人。”整部小说里,在文学性上,语言打磨,精准表达,语感节奏上,由此可见也是不乏可圈可点之处的。

很多小说家在写作小说之前对人物名的设置要求很高,有时候情节看上去是人物名在推动故事发展一样。似乎这样的设置在陈泰湧这里也有所体现,如沈鲍鑫与岑恺璐这主角名,陈泰湧借用了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极浓的一句话:“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于荆棘。”而后整个故事就围绕这句话展开,这也可以说是陈泰湧写这部小说时的初心。二十年来,沈鲍鑫在医院从努力成为“一把刀”到放弃“一把刀”,到南方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做院长。选择将利益放到一边,将爱放到了行将就木的一众老人身上。这是不是为众人“抱薪”的另一种诠释呢?而岑恺璐被人伤害失去生育能力,抱养了一个女孩健康成长,是不是“不可使其困于荆棘”的另一种注解呢?

细节是一部小说成功的表现。《白色救赎》的故事细节基本上都描写得很到位,比如写妇产科,比如关于受贿情节,比如写岑恺璐沐浴……都似亲身经历了一样。就算经历了,大多数人也不一定写得到位。这就是陈泰湧5年的医学教育经历以及后面做记者经历,形成了他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观察力。比如医生,有的专家能够凭借尿液的颜色深浅度对病患做出初步的判断,确定诊断的方向。比如新闻记者,观察力也是很重要的职业技能,同一件事件,你应觉察到不一样的新闻点,让其产生不一样的社会效应。

《白色救赎》能得到小桥老树、张者、向林、宋尾等不同创作风格的小说大家推荐,无疑给其成功出版发行增添了砝码,而最能代表成功的是主角沈鲍鑫一地鸡毛似地从“救人”到“自我”的救赎过程,成为一种现象型的写作。其间如“医生的心里都住着勇敢和怯弱两匹狼,他们在不停地争斗,哪匹狼更强,就看你喂的哪一匹。”“人总是那么害怕残缺,却又从不吝啬制造残缺。”“人可以生活在阴沟里,满身污泥,但总有人会一直仰望星空。”“活着,就是心电图,起起伏伏。”“生死就是一道门,推开就来,再推就走。”“医院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地狱最近的地方。”这些能够统领各个章节的句子,张力十足,韵味宽阔。对于没有读过哲学的陈泰湧来说,是活出来的哲理性思维,为小说本身增色不少。

一部小说,或者宽泛一点说是文学艺术,大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观点代表每个人的见解。《白色救赎》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成功,这需要读者和作者共同去发现。也相信作者对此有所认识,会在接下来的小说写作中得到相应的修正与救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