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世敏的头像

陈世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01
分享

我的阅读人生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家里来了哥哥的几位同事。在等待饭菜上桌的间隙,也许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哥哥从他拿回来的一张《人民日报》上选了一篇文章让我读。我当众伊伊哦哦地读起来,哥哥用铅笔即时圈出我读错的字。一千多字的文章我读错了五六十个,大意基本清楚,客人赞赏我小小年纪识字这么多,哥哥很有面子很高兴,鼓励我多读书看报。

随后,他隔三岔五把单位的废旧报纸带回家。于是,我的阅读从读报开始。

那时候,我家住的还是毛坯土房,报纸多被用来糊墙。在大人去生产队干活,哥哥姐姐上山打柴采药的时候,我没啥阅读了,就读墙上报纸。先从低处读,低处读完了,搬个凳子放炕上,再上到凳子上读,一晌子的时光便这么过。虽然脖子伸得生硬,有时因为把炕弄得乱七八糟被妈妈斥骂,但在小朋友面前讲述国内外大事的时候,看到他们崇拜的目光和我树立起来的威信,就觉得脖子疼和责骂都算不了什么。

上了大学后,不但有陈列各种各样新刊物的阅览室,还有放满以往全年合订本的过刊阅览室。在这里,我领略了冷峻的狄更斯、悲愤的哈代、幽默的马克·吐温、忧郁的夏洛蒂·勃朗特等名家,较完整地阅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莫泊桑、贾平凹、路遥、张贤亮等多位大家的作品。

原来,我的穷乡僻壤那样的生活,也能够被描写得妙趣横生;青春期难以言说的感伤,也能在书里堂而皇之地表达;看看别人的爱情,也可以荡气回肠;社会的变革不仅可以从历史书中学到,也能从文学作品中品味。

莎士比亚真是语言大师,多少对于我们芸芸众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愫,他总能精准地表达;歌德把人生琢磨得那么透彻;欧亨利的小说总有个闪光的尾巴;莫泊桑的小说构思总是那样奇妙……这些大师们,像天上的星星,慰藉了我们这些普通人孤寂的心灵,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阅读是一剂活血化瘀的良药,让我懵懂的心灵开始敞亮;它是一位热心的导游,带领我走向辽阔的大海、广袤的苍穹。

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我阅读,也让我的学生阅读,当学生作业完成后,只要是健康向上的书籍,我一概支持。记得2002年高考前夕,我推荐了一些如《读者》《小小说》《散文选刊》等之类的读物,要求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看一看,这样,不至于占用过多时间,也可以缓解压力。

高考结束后,一个学生兴奋地告诉我,当年高考英语试题中的完形填空短文,是他近期在《读者》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故事。

200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中的完形填空短文恰好是这篇文章,不过《读者》杂志上是汉语译文,而试题上是英文原文而已。这位同学在考场上看到了考题和他不久前在《读者》杂志上看到的文章内容一样,顿时,喜从天降,势如破竹地一口气答完了这道三十分的题。

当年,我的这位学生如愿以偿考到了北京的一所知名大学。学生感受到了开卷有益的直接成果,当然,这是偶然,不过,阅读总是有益的。

现在,我依然阅读不辍。办公室里,我阅读教科书;报栏前,我阅读国内外新闻;围墙、公厕上有时也有让人莞尔的警句;睡前不拿出书刊或者手机阅读一下,还真难以入眠。

人生是一篇文章,我在写自己的文章,也在阅读别人的文章,别人也在阅读我的文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