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河畔
一
涑水河是一条小河,也是我们县唯一的一条河。在县城南六七里的地方,静静流过。
河上有桥,灰黑的水泥桥,架在小河的两岸。河面不宽,十几米的样子。我们要去县城的时候,必然要经过此处桥。桥也好,水也罢,几十年来,从没有叫人感觉舒畅过。
你看看电影电视里面的小河水池,总是那么波光粼粼,清澈可鉴,河岸两边总有杨柳依依,河中十里荷香。我自小的记忆中,涑水河中的水,就是那么黑黄恶臭,离老远,都可以闻到刺鼻的味道。涑水河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附近化工厂和县城所有的污水,都排放在这里。我一直不明白,这样一条臭水沟,竟然可以被称作河。
这条河里,没有清亮的河水,没有成群的小鱼小虾,甚至连一块传说中的鹅卵石都没有。污水排放在河里,垃圾倾倒在河里,水面上,时不时泛起黄色的泡沫,一到夏天,聚集成群的蚊蝇。我想,老舍笔下的龙须沟,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二十年前,我的一个外地学生从绛县来临猗上学,用惊讶的口气告诉我:临猗竟然一马平川,有这么大的整片整片的土地!我当时还很奇怪,心里想着他的少见多怪,哪里不是这样大片的土地么?难道绛县全是山区?后来,我去了一次绛县,也同样惊讶地发现,那里的确不如临猗县这样平整,几乎全是山。
临猗县全县无山,只有一座孤峰山,孤零零地耸立在和万荣县的交界处。全县无河,只有这一条涑水河,还是一条臭水沟。想想别人的水秀山青,也只能怪自己命中无福。
偶尔的一次,这个学生和我谈起了他的家乡绛县,竟然说他们家门口的涑水河是如何的宽阔,如何的清澈,人们在河水中种植荷花,是如何的漂亮。他们小时候,经常下河捞鱼。
我听得目瞪口呆。不会吧?怎么可能?就这一条窄窄的臭水沟?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子使点劲,都能把尿滋到对岸,你说它水面宽广?你说它清可见底?还有大片荷花?你说的是涑水河吗?
他说的真是涑水河,就是我说的涑水河的上游。原来是我少见多怪。我后来才知道,涑水河起源就在绛县,然后向南一直蜿蜒,流经闻喜、夏县、盐湖区、临猗、永济,最后汇入黄河。
他给我说他们小时候的往事,最后又说了一句,现在的涑水河,也不行了。两岸的化工厂一只排放污水,河水也是被污染的很严重,虽然没有临猗的这么恶臭,但是,鱼没有了,虾没有了,荷花也没有了,下水洗澡也是不可能了。
源头尚且如此,下游可想而知了。
后来,我特地查了一下县志,才对这个臭水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根据县志记载,当时的临猗县有所谓的十景。十景之中,有四处景观都和涑水河有关,分别是涑水春涨,对泽晚牧,长堤柳浪,南涧荷香。
可以想见,当年的涑水河,一定是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游鱼戏水,水鸟沉浮。当年的十里长堤,杨柳依依,荷香两岸,莺燕往还。当年的农夫耕种,野调悠扬,当年的牧童归晚,依着夕阳,吹着晚风,短笛声一阵阵响彻云天。
唉,人事代谢,往来古今。不经意间,书中曾经的美景就彻底成为了过往。假如不是有文字记载,假如不是有图画遗存,叫人怎能相信,相信眼前的黑水河,竟然也曾经有过那样的美丽。
二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闻喜县条下记载:涑水,源出绛县横岭山乾洞,伏流盘束地中而复出,西流经县东合甘泉,引为四渠…….溉田百有二十八顷。西流经夏县界。
这个曾经能够浇灌田地的小河,到了我们县,只剩下了很微小的细流。在涑水河畔往南十多里的地方,有一道长达数里的断壁残垣,这里就是临猗县故城的所在地。这个西汉时期的旧城遗址,如今只剩下了四面二三米高的城墙。所有的遗址,都被掩盖在厚厚的黄土之下。繁茂的庄家在上面绿了一茬,又黄了一茬,成片的桃花和梨花,开了一年又一年。我们从小就多次在那里经过,丝毫没有在意过,这些断壁残垣背后的风霜,以及随着岁月消沉的历历往事。这些断壁残垣,在我们的口中,只是一个名词:故城。
故城的东边是太范村,西边是铁匠营村。太范村在几十年前,靠近故城的地方,有一大片空地,就是本县的木料场。全县盖房子买木料,基本都在这里。后来,人们盖房子不再用木料,这个木料场,才逐渐败落了。太范村的这个范字,是不是起源于晋国的范氏,我没有考证过。铁匠营这个村名,却是浅显易懂。全国叫铁匠营的村庄,应该不会太少,毕竟,有驻军的地方,就要有制作兵器和铁器的营房。至于它在汉代的时候,究竟是故城旁边的一个做什么的村庄,什么时代,开始作为军营中的一个兵营,那就不得而知了。
猗氏,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它得名原因,是因为夏朝时期,在这里,曾有一个古国,名叫猗国。《河图括地象》云:猗姓之国,猗夏朋淫不义,少康灭之。今河东有猗氏城。少康,是夏朝的中兴君主,至于猗夏如何朋淫不义,少康又是怎样灭了它,灭了之后又怎么样,历史没有记载。
西周建国,这里被封给了周文王之十五子,周武王之弟郇伯。郇伯在西周初年,是强有力的诸侯,帮助周王平定天下。《毛诗.曹风.下泉》:四国有王,郇伯劳之。然而,再多的繁华,在历史眼中,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春秋时代,这个曾经强盛的诸侯国被晋武公所灭,从此属于春秋霸国晋国的一部分。
据清雍正七年县志记载,在临猗县城往西不远处,就是《左传》中屡次出现的令狐城。但是,古代史书的这种记载,往往也是很模糊的。郇国城池在哪里?令狐城又在哪里?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我们仅凭纸上的几行字,一幅图画,根本无从来判断出来。
当年,流亡在外多年的晋文公重耳终于从秦国返回晋国,就是从蒲州的黄河渡口进入,一直向东,来到令狐城。史书记载他“围令狐,入桑泉”。令狐和桑泉,都是涑水河畔的地名。我们县城西边,现在还有个村子,名叫令狐营,但是,却没有姓令狐的人,不知道,这个村名的来源,是否和当年的令狐城有关。
也是在这个令狐城,发生过秦晋两国之间的一次大战。
晋襄公死后,因为他儿子还在襁褓之中,晋国的执政赵盾,就决定到秦国迎接公子雍继承君位。晋襄公的夫人穆嬴就抱着太子(晋灵公),每天在朝堂上哭泣,吵闹的赵盾实在没有办法,就立晋灵公为国君,一边派人去阻拦护送公子雍回国的秦军。两国军队,在令狐城这一代,发生了激烈战争,秦军大败。《左传》的这则记载中,还出现了一个地名:刳首。注释说:临猗地名。在那里?同样是不知道。但是,根据史料推测,应该在令狐城的西边。
郇国灭亡了,这块地方后来被晋国国君赏赐给大夫原黯,又称为郇(荀)叔。他的子孙以地名为姓,生息繁衍。《左传》中记载的,有荀林父。
郇姓,在历史上并不是大姓,但是,他们的后代有一个人,却是郇氏的佼佼者,他就是荀子。他继承了孔子和孟子的儒学衣钵,大力发扬儒学,他的两个学生,一个是法家代表的韩非,辩才无碍,写下了著名的《韩非子》,另一个是李斯,出身贫寒,但是后来辅佐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天下。
荀子出生在临猗哪里?成长的过程又有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这个老人,五十岁开始,游历天下,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来来到楚国,由于楚国春申君的举荐而任职兰陵令。最终老死在楚国。
假如要追本溯源,荀子,这个涑水河的儿子,应该是涑水河畔曾经的最强的文化代表。他的思辨,他的博学,他的儒学,他的法学,他的帝王学,都给后世里留下了厚重的精神财富。
县城北边,前几年修建了一个峨眉公园,我常常站在高处,极目远眺,远眺这块大地的厚重与苍茫。多少年来,就在这片土地,曾经有多少铁马金戈,有多少风云弥漫。风霜,抹去了所有的痕迹,岁月,把这些当年响彻一时的姓名,也逐渐掩埋在黄土之中。后人只有在阅读史书读到这些名字的时候,才不由得一阵阵心惊,一阵阵感慨,一阵阵叹息。
三
春秋末年,有一个人,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来到了涑水河畔的猗国故地。他是鲁国人,因为家境贫寒,不得已,跑出来,想寻找一些致富的门路。他曾经向陶朱公请教致富的方法,陶朱公告诉他,畜牧业就是很好的产业啊。
这个鲁国人,看到涑水河畔水草丰美,树林茂盛,于是就在此定居,以养牛羊作为主业。没有几年,他就富可敌国。他的财富达到什么程度?传说东到盐池,西到桑泉,南到中条山,北到峨眉岭的土地都是他的财富。他姓什么,不知道。只知道他的名字叫顿,因为在猗国发家致富,人们就称它为猗顿。猗顿,就是那个时代的比尔盖茨,以至于前年以后,人们提起有钱人,总把他和陶朱公并称作:陶朱猗顿之富。至于后来的邓通也好,石崇也罢,在他跟前,都是晚辈。何况,邓通是因为受到皇帝的宠幸而致富,石崇是因为巧取豪夺而积累财富,只有猗顿,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并且福泽一方。
正因为如此,猗顿,从此才被称为晋商的始祖。在临猗县王辽村的西头,还保存了一个猗顿庙。占地不大,中间是猗顿之墓,四周有回廊,回廊下有旧史故事。墓旁种植松柏,四周有新栽种的花草树木。墓是何时所建,没有记载,只能看出,除了坟墓之外的其余建筑,都是近年新建无疑。
墓园尚存清代道光年间墓碑一块,上面写道:若徒富而无功德可记者,则其富仅属一家,宜其名不过一时。何由像则祀之,墓则表之,县则名之?
人们总有一个错误印象,以为猗氏是因为猗顿而得名,其实,应该是猗顿因为猗国而得名。也就是说,先有猗国,后有猗顿。有了猗顿,当地的养殖业和种植业手工业才开始发打起来,逐渐,围绕着猗顿的养殖场,形成了一个聚居地。这个聚居地,到了汉代,就设立了县城。就称作猗顿城。猗顿城的设立,确实因为猗顿,若没有猗顿,古代的猗国早已经被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之中,有几人还能想到?还会提及?
我们这里,至今流传着一个传说,说说猗顿当年如何带领三个儿子,王建、王辽,王景养殖牛马,贩卖池盐,发家致富,如何救济乡邻。后来三个儿子各自繁衍生息,后代逐渐形成了三个村落。这三个村落,就分别叫做王建、王辽、王景。
民间传说的真假虚实,不必过分较真。老百姓,总喜欢把美好的愿望写进美好的故事,把美好的故事记录下来,代代相传。
猗顿城,就是猗氏故城。从汉代建城,一直到唐朝,这里都是北方通往京城长安的必经之地,向南向东,又紧邻河东盐池,一直也是南来北往运输河东池盐和其他货物的通道,文化和经济,曾经一度繁荣。
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曾经在这一代隐居了很长时间。他为什么而来?为什么而留?又为什么最终离开?历史的迷雾,总是那样重重叠叠,叫人参悟不透。
北周武成元年,即公元559年,猗氏县城被北移到现在的位置。但是,曾经的猗顿城,依旧像从前一样,繁忙而热闹。
唐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有一个十九岁的河南人,行色匆匆来到这里。史册在这里,只记下了轻描淡写的一笔。这个年轻人曾经徜徉在猗顿故城还是新的县城?他在哪家铺子里饮过酒?曾经在哪条街道上散过步?无可置疑的是,他来到这郇瑕故地,一定在涑水河畔放声高歌过,一定在妙道寺的双塔前驻足过,他一定欣赏过涑水河畔的烟柳如画,一定欣赏过郇瑕大地上的落日残阳。西望长安,南望故园。他一定有过许多感慨,许多沉思。
他就是诗圣杜甫。年轻的诗人,为什么会把这里作为壮游天下的第一站?又在这里经历过哪些事?见过哪些人?写下了多少诗篇?一切,仍然是一个谜。
若是天气晴朗,站在涑水河畔,任意一处,不用登高,就可看见南边六十里外中条山清秀的身影,山体的脉络和山上的石块都历历可见。向北看三十里外的孤山,也是如此。所以,我司毫不怀疑,这块一望无际的坦荡平原,一定给了才进入郇瑕之地的年轻的杜甫极大的震撼!
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据河中反叛,河东节度使马燧帅兵平叛,猗氏故城也因为这次战争,被彻底毁于一旦。此后一千多年的风侵雨蚀,也就是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和墙边的野草杂树,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块遗址曾经的繁荣,曾经的悲喜。当年的车水马龙,当年的人声鼎沸,似乎就在一刹那,被定格在历史狭小的缝隙中。
四
其实,涑水河的扬名,不是因为晋文公,不是因为猗顿,不是因为荀子,也不是因为嵇康,更不是因为杜甫。而是因为宋代的史学家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运城夏县人。虽然他不是我们临猗人,但是他一样生长在同一条涑水河畔。司马光,是自荀子之后,涑水河畔的另一座文化高峰。当然,对他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观点,后人各有评论,我们在此不做论辩。但是,对于司马光编辑《资治通鉴》的贡献,没有人会作出批评,对司马光严谨方正的人品,当时以及后世,都给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有一则故事记载说,司马光晚年回夏县给家族扫墓,见到年近八十的兄长,还奉之如严父。从此可以看出司马光的严谨方正。
因为他的家乡在涑水河畔,所以后世称呼他为涑水先生。除了《资治通鉴》这部大部头的著作之外,司马光还有很多作品存世。其中的一本,就是用他老家的这条河来作为名字,叫作《涑水记闻》,这本书记载了从宋太祖开始,一直到宋神宗时代的时政和掌故。根据马端临的记载,司马光之所以写这本笔记体裁的著作,就是为了续写《资治通鉴》以后的历史而记录整理资料。这本笔记,虽然没有《资治通鉴》的系统严整,其实,却能够从细节上,反映出司马光的史学史识。
从司马光开始,后世的读书人,知道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河。他们甚至在作文中中就用涑水来代替司马光。
感谢司马光,因为有了他,涑水河从此不再无名,不再寂寞。它不再是隐藏在一部小小县志或者周围乡民口中的无名之河,它的名字,从此永远和司马光联系在一起。
司马光出生在河南,成年之后所有的政治活动,基本都集中在河南开封和洛阳一带。但是,他是地地道道的河东人,是纯粹的涑水河的儿子。他在死后,也被埋葬在故乡,前望涑水河,背倚鸣条岗。至今,陵墓和祠庙尚存。
夏县的涑水河多年来状况究竟如何,我没有实地考察过。五十步一百步,想来,情况也不会太好。
从前年开始,运城政府的目光开始投射到古老的涑水河,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始大力整顿涑水河流域的河道。我们县城,不仅加宽了经过县城这一段的河道,河道上还架起了典雅的河桥,桥上有供游人乘凉的凉亭,河道两边两边种植树木和绿竹,河水的北面还建造了一个占地八百多亩的公园。公园内,亭台轩榭,假山楼阁,彼此连缀,彼此呼应。公园内的人工湖水面达到二百亩,湖面上,铺设了三四座形状各异的石桥,围绕着湖面,绿树成荫,鲜花似锦。湖的北面,还有一个大的湿地公园,修长的水草,层层的睡莲花,游来游去的小鱼小虾,翩翩起舞的水鸟,更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机,几分乐趣。
我们的涑水河,越来越漂亮,不仅仅是临猗的,还有夏县的,还有整个涑水河。司马光,不,不仅仅是司马光,还有猗顿,还有嵇康,还有杜甫,还有千百年前,许许多多的涑水儿女,和南来北往的客人们,他们英灵若在,一定会像我现在一样,满心欢喜。我们的涑水河,终于不再是一条黄黑色的臭水河,我们的涑水河,终于又恢复到以前那么清澈,那么美丽。
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有很长的河段没有修整,还有好几家化工厂没有搬迁,以后可能还需要很多工作去做。我相信,一年之后,两年之后,十年之后,我们不仅可以重新看到史书中所记载的柳浪闻莺,十里荷花,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属于我们自己的更加美丽的景观。
啊,涑水河,我们的美丽的涑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