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各种机器编制的毛衣琳琅满目,今天的孩子们也许很少穿父母编制的毛衣了。但是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年母亲请人为我和家人打毛衣的故事。记忆中的母亲勤劳、朴实、善良、耿直,性子有点急躁,话语不多。小时候我的家里经济并不是很好,爷爷奶奶都是农民。母亲嫁给父亲后夫唱妇随,任劳任怨,白天上课,下班后拉扯三个孩子,从早忙到晚。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我特别理解父母的辛劳和苦衷,所以吃饭不挑吃拣穿,干活也不拈轻怕重。母亲做饭烧菜,算是无师自通的行家里手,她做的那些美食,现在想来还是色香味俱全。因了这些美味佳肴,我们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也增添了无穷的趣味。由于外婆很早去世,也许是小时缺少母爱的熏陶和教诲,唯一遗憾的是能干的母亲一直不会打毛衣。
由于自己不会打毛衣,家里又有两个大人和三个孩子需要穿毛衣,所以一向好强的母亲也不得不低头从城里买上一些毛线请人帮忙打毛衣。当时,全官渡街上最会打毛衣的就是卫精方了。她是官渡乡广播站熊广播员的老婆,一张胖乎乎的圆脸,一双又黑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梳着两条麻花辫子。她人虽然胖了点,但是绝对的心灵手巧,更体现在女工上。从小到大,他们一家人穿的毛衣、鞋子,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和由衷的赞美。记得,寒冬暖阳里,街坊邻居的妇女们都喜欢坐在屋檐下,凳子随着太阳搬移,她们手拿针线,拉着家常。而卫精方绝对是这些妇女中的佼佼者,换句话说如果是在今天她肯定会有不少的粉丝。只见她灵巧地上下翻动着毛线钎子,轻轻巧巧地织毛衣、编袜子、手套、织帽子,动作是那么的熟稔,姿态是那么的自然。就像今天歌星们出场有点啥子出场费之类的,她用毛线和想象编织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她的作品受人青睐,也换来了困难岁月里一点合理的报酬。于是,我和小伙伴们大家都很羡慕熊莉有这样一个巧手会打毛衣的母亲,甚至我有点埋怨母亲不会打毛衣。
多年以前,父母因为长期的忙碌,很少见他们在一起谈笑风生。现在想来,对一个女人来说,不向丈夫倾诉该是一种痛苦。父亲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年轻时喜欢喝酒、打球,脾气本来就倔,家庭里的琐碎事他更是不会轻易承认错误。母亲性格好强,不爱多说话,即使有委屈也只会压抑在心里。现在想来,缺乏沟通交流的婚姻是多么可怕。而当时的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而今我也为人父母,方知母爱的无私,在与孩子共度的岁月里,成长自我,我突然才发现,是那么地怀念我的母亲,我有多少的心里话想对她说啊!看着当年能干的母亲悲哀地瘫坐在轮椅上多年,然后痛苦地去世,我的心里更是痛苦万分。
母亲,你辛苦了,说心里话,儿子其实从来就没有埋怨过你不会打毛衣。母爱,是最珍贵的情感,父母健在,就是儿女的福气,我们应尽量地孝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