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的苍山里,隐隐地看到一处坐卧在山坡上的一幢幢楼宇,依稀的行人匆匆地行走在大街上。那个地方便是老县城,八大街就分布在老县城里。
赵云海年青的时候,可算得上个人物。老县城一带,你去打听打听,有谁不知道有个叫赵云海的人。老县城八大街,清末民国初年时有名的地方,那个时候可热闹了。赵云海八九岁,便出来混江湖。打一开始,就跟一个叫白爷的人混。你还不说,白爷人义气。八大街,你去问问,谁不知道他的。白爷立个规矩,再混,不能祸害百姓;再混,不能兔子吃窝边草。所以,八大街一带,百姓们没有说白爷的坏话,没有人说白爷的不是。跟白爷混的,不是一般人。白爷带徒弟,挑眼看人。他要是看不上的,天皇老子找他,都不理睬。赵云海是怎么跟上白爷的呢?这里头,可有讲究了。
话说赵云海在八大街混了有三年,也就是他十一岁那年,结识了白爷。这里有个机缘。原来,八月的一天,白爷家的大少爷出门,不小心,被街上一条疯狗给咬伤了。情急之下,是小赵先看见了。小赵顾不得许多,救人要紧,跑上去一个飞脚,那条疯狗被他这一脚,顿时踢得趴在地上,动弹不得。救下白爷的少爷,把他护送回家,才知是白爷的大少爷。其实,小赵早闻白爷大名。只是没见过此人。今日一见,小赵算是有幸。因小赵救少爷有功,白爷吩咐手下,好好款待。小赵被请为座上宾。从此,小赵不仅和大少爷相识,还和白爷结下不解之缘。在小赵的三番五次的请求下,白爷收他为徒。
赵云海成为白爷的徒弟,深感荣幸。在白爷的徒弟里,赵云海可算是最小的一个。赵云海和白爷的大少爷年龄相仿。在白爷身边为徒,赵云海有机会接触大少爷。救了大少爷,大少爷心里明白。俩人走到一起,好到穿一条裤子。赵云海家庭不是很好,有母亲一人在家。姐姐出嫁的早。父亲在他几岁时离开人间。母亲管不住他。赵云海打小不听话。母亲让他到东,他非到西。母亲拿他没办法,整日流泪,说自己命苦,搞这么一个不听话的儿子。他爸走得早,叫我以后还怎么过呀?赵云海在家听母亲唠叨,他也听够了。索性,离开家,跟村里一帮人去县城里混。这一混,竟混到了白爷身边。赵云海做梦都没想到。在白爷身边,有吃有喝,陪着大少爷读读书,陪着大少爷看看花,陪着大少爷聊聊天,反正没什么事。按理说,这可是一个好差事,但赵云海不这样想。为啥呢?赵云海认为,我不能在白家呆一辈子。白爷哪天不要我了,我可没了去处。我要学点东西,学点真本事。陪大少爷读书,我可学不到知识。他读书,我在旁看着。能看出什么名堂?等大少爷书读成了,我就成了一个傻瓜。不行,我得寻出路。赵云海瞅准机会,把心事跟白爷说了。白爷说,别看你人小,心眼倒还不少。不过呢,你考虑得对。人嘛,就得有志。白爷又说,你把心事说给我听听,打算干什么?赵云海说,暂时还没想好。噢,那就等你想好了再说吧。暂时,你就伺候大少爷。小赵点点头。白爷走开。
赵云海在白爷家呆了三年。十四岁的他,个头儿长了起来,细条条的。若不是娃娃脸,保准把他当成大人看。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浑浊。
赵云海变得有思想了。不再像一开始出来混的时候。那时候年龄小,搞一碗饭填饱肚子,就算完事。如今长大了,有力气了,一般的重活能干得动了,家里还有母亲,不能这一辈子就糊自己的口。赵云海想了很多,他想到了过去,还想到了今后。不知社会发展得如何?不管怎么样,自己有本事才算真有本事。干什么好呢?他也拿不定主意。